兼想像之新構造

文章關鍵字 構造
小弟認為
這樣的設計體積小不了多少,都一樣要有一個反光鏡室
但反光鏡的機構設計會變得很複雜->成本高,容易壞,或不準(反光鏡投射到CCD的角度歪個0.1度畫質就bye了)
最重要的是成像光路多經過一片反射鏡的反射面,畫質又被剝了一層皮(反光鏡入塵也會影響成像)

小弟現在心目中的終極攝影組合還是
Leica M8.2的機身+5DII的感光元件(liveview,HD 錄影)
Canon阿Canon 趕快跟Cosina買福輪達一樣把Leica買下來吧

devilnd wrote:
小弟認為這樣的設計體...(恕刪)

再加一項
canon 1D的性能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答

小弟認為

M43系統對我來說

充其量只是能換鏡頭的DC罷了(無意引戰,若有不妥,請告知)

再加上小弟的觀念

我覺得用LCD取景相當耗電

OVF才是王道

對減少體積問題

還是有一點點的助益啦
樓主是想把原本放置後方的CCD或CMOS改在下方!

一般反光鏡下方是AF對焦模組,那這樣下方 面積會變像恨大!

就體積來說改不了不多少,只是相當把原本後面改在下方。
另外還有其他光學問題,像是光線在CCD和反光鏡反射可能搞到完全照不清楚影像、偏離光軸影像投影問題、反光鏡精密度問題、高速快門問題。

可以說是問題重重,其實是可建議樓主先閱讀一些書籍再來思索,這樣獲得之創意比較不會繞路而行。
照這樣設計,成像會變成跟現實相反的影像....(就像在照鏡子一樣)
我不會希望最後的影像有透過鏡子來反射後成像...多了一個影響畫質的變因
零 舞衣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回答小...(恕刪)


誰說m4/3沒有OVF

本來就有可外接的OVF, 而且還是很"普普通通""沒什麼用"的OVF

先試著把以下東西重新排列組合一下
而且最後要是一台可以用, 功能正常的相機喔:

反光鏡, 對焦Sensor, 快門簾, CCD/CMOS+機板, 對焦屏+五面鏡/五菱鏡,
超音波除塵系統, 機身馬達, LCD , OVF, 電池室, 大大小小的排線和機板.....有好多東西啊

您一定會成功.


結構再改一下

像這樣




也謝謝basicline大的支持

及其他大大的建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