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五萬以下的入門DSLR選擇


前一陣子勸敗一台D50,一台istD。
看著DSLR平價化,該買哪一台DSLR的發問已經變成月經題了......
所以,就小弟我現有的看法和經驗,說說我對於「預算型」消費者選購DSLR的看法。

也許很多人覺得現在買一套DSLR的系統根本不需要花到五萬,
但就我觀察,大部分的人入手DSLR後半年到一年間都會達到這樣的消費!

首先要說明我是用Pentax系統的。先買了istDS,然後才入手MZ-3拍正片。
而且,我所題的建議是針對沒有鏡頭包袱的人。(有鏡頭包袱的人最好不要隨便換系統)

以下是我對於「預算型」消費者選購DSLR的建議,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我是由整個系統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我覺得機身功能都是次要的。
舉例來說,很多人很在意沒有點測光,但是300D/350D就拍不出好照片嗎?!
有人連+-EV都搞不清楚,曝光幾格概念都很模糊,那有啥資格去評判沒有點測光?
有人在意連拍速度,但有多少人真正常常用到連拍?
其實大部分的人東西買回家之後都不會把說明書從頭到尾看一遍。
由期限在DSLR隨拍即看,大家對於測光的觀念更是薄弱,
真要嫌相機功能不佳,有沒有檢討過自己的功力不足?
要用五萬的預算買DSLR,能夠選擇的機身只有350D,D70S,D50,E300,E500,istDS2,istDL,D5D
這個等級的機身一定都有缺點,只是每家不同,沒啥好挑剔的.......

機身是一時的,買了只會跌價。
鏡頭才是永遠的,鏡頭的光學素質不好,機身再好也是白費.......
不過我不建議買副廠鏡,雖然Sigma/Tamron有不少鏡頭都解析度都很高,但.......
鏡頭的解析度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Sigma/Tamron的鏡頭解析度都不差,但是飽和度高,對比低.....
在拍人像時,這樣的鏡頭沒什麼不好,解析度夠高就好了!
但是拍風景時就會發現拍出來的照片沒有層次感.......
Tokina的鏡頭顏色清淡,層次感不錯,但是見光死........
所以基本上我都不太建議買副廠鏡,而且副廠鏡折價高,要買的話也是檢二手就好了!


Canon
五萬的預算要進入Canon系統,實在有點勉強....
我覺得Canon系統的標準變焦鏡是17-40/4L,
進入Canon系統,很少人會沒有L鏡情節,當然EF-S 17-85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價錢也實在不低。
不相信上上各大相機討論區,只要問到Canon用廣角變焦鏡,幾乎只有兩個結論17-40 or 16-35...
當有預算買望遠鏡時,幾乎大家又是一面倒的建議小小白....
預算在七萬左右進入Canon系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所以真的想進入Canon系統,一定要先買17-40/4L,不然到時候換鏡頭又要承受轉手的損失....


Nikon
一般而言,我是比較建議買Nikon系統的。
首先,D70S的kit鏡DX18-70算是不錯的入門鏡,而且還有剩餘預算買一支DX50-200稱著用。
另外AF24-85/2.8D或AF-S 24-105 也都是很好的選擇,價錢也還不差。
重點是,當未來可以追加預算時,Nikon還有各系統中最便宜的望遠大光圈鏡頭---小黑三。
不過機身實在不建議買D50,很多人喜歡那樣討喜的色彩,但那是軟體做出來了....
之前PFC上有人po出D50+DX17-55 VS DS+S18-50,
結果DS+18-50在解析度和對比方面都勝過D50+DX17-55。
DX17-55有那麼差嗎?!絕對沒有!!!看過D2X+DX17-55的人都知道DX17-55是支非常好的鏡頭!
但是D50機身後製過頭,將鏡頭的調性完全掩蓋掉了。
D50這樣的機身特性,會讓狗鏡變好,讓好鏡頭變差.......
我相信如果D70S+DX17-55 VS DS+S18-50一定會大勝的....D50糟蹋了好鏡頭....
不過我說過,機身是一時的,鏡頭才是永遠的,所以我才會建議朋友買D50。


Pentax
Pentax算是個小眾品牌,所以對於攝影不夠熱誠的人我不會推薦。
因為小眾,所以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蒐集自己想要的資料。
但是Pentax卻確有著五萬以下CP值最高的組合。
DA16-45/4這支鏡頭,其成像不輸Canon17-40/4L,但只要一萬出頭一點點,
若配上DA 50-200,加上機身,不到五萬湊齊一機兩鏡,16-200的焦段。
其他系統若要在五萬內湊齊16(18)~200這樣的焦段,其素質絕對比不過Pentax!
但畢竟是小眾品牌,就好像用一般PC,有問題時可以很容易的獲取各種資料、資訊,
但是用MAC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Olympus
基本上,除非將來預算充足,否則完全不建議Olympus系統。
4/3系統的平價鏡頭太少,表現也不突出,
一旦要升級,就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
不過看看那些E-1加高階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真是漂亮.......


Minolta
對這個系統不熟,也不太建議。
首先Minolta對於機身的開發似乎比鏡頭更專注。
新出來的幾支鏡頭,所有的規格都和Tamron相同,雖然原廠沒說,
但是在鏡頭構成,重量大小都相同的狀況下,幾乎可以推斷這些鏡頭都是Tamorn ODM的.....
另外D5D機身對於相片加料太誇張了!
上DCWatch看看D5D的照片,已經銳畫到不自然的程度了...比D50還誇張不少.....
任何好鏡上到這樣的機身都會完全失去其應有的特性.....



以上就是我一點小小的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2005-10-07 16:34 發佈
非常贊同大大的說法
昨天和公司外聘來拍建築物的攝影師,聊了一下目前dslr的發展...
但也提到,鏡頭的好壞才是影響成像的重點

張小偉 wrote:
機身是一時的,買了只會跌價。
鏡頭才是永遠的,鏡頭的光學素質不好,機身再好也是白費.......

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平安
除了鏡頭之外
在選購機身的時候也是很有學問的

就拿各家入門的機子來說好了
為了壓低售價
通常機身都已經改用塑料材質
除了E-300有用到少部分合金 D70s也有 但不確定

再來
依照每個人手的大小的不同
選擇一部適合自己手掌大小的機子也是很重要的

就拿我自己當例子
在購入Ds前 我也把玩過各家入門的機種
在這些機種裡面
Ds給我的整體重量 平衡感...等感覺是最好的
手掌可以完全掌握住機身
使用3號電池的Ds也不會因為使用長鏡頭而導致頭重腳輕的狀況

所以在新手購入DSLR前
除了花點時間在需要的鏡頭上做功課外
最好也到現場把玩看看
所選的機身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對我來說...買DSLR,我會先看我自己的需求。
多少像素不重要。

但是我要的功能一定要有。

我大概購買D70s前,看了1年的討論,也問過很多事情。
一年前低價的DSLR有幾台可以選,分別是300D跟D70還有istDs

不過日子久了,機器也開始更新。
當然不能用舊的資料去看,也要看新的資料。

我就慢慢的縮小範圍,最後鎖定canon跟nikon這兩家。
然後在稍微看一下鏡頭...發現雖然canon鏡頭多...但是好鏡頭真的很貴,尤其是L鏡。
nikon雖然好鏡頭就那幾隻,不過成像似乎都還不錯。

這點就讓我在縮小範圍,決定使用nikon。

然後好死不死的又剛好發表D50...

這時候我就卡在D70, D70s, D50這三台...

後來發現D50雖然有許多好的地方,但是我想可能會有點不夠我使用。

就剩下D70跟D70s兩台。

最後考慮到公司貨...兩台價錢差別不大,就選擇D70s了...

購買前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認真的去爬文問事情?

3個月...

我承認買DSLR比DC還難...雖然DSLR選擇性比DC少,但是也提高了選擇上的困難度。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張小偉 wrote:
但是D50機身後製過頭,將鏡頭的調性完全掩蓋掉了。
D50這樣的機身特性,會讓狗鏡變好,讓好鏡頭變差.......

請問這樣的特性在RAW上還會有嗎??
對於RAW的性質還不是很熟
用觀景窗看見幸福的瞬間~ 用相機紀錄幸福的瞬間
哇,相比采昕大,我買ist Ds真是草率呀,
我就是用過SONY的P2,一台燒CD的prosumer,然後P100。。。P100掛點後就覺得想要好好學學photography,就決定買DSLR,又覺得ist Ds的外錶小巧功能又齊全,就買了。。。不過還好,ist Ds目前還讓我不覺得後悔,

另外想請教下樓主意見。。。我現在在用kit DA18-55mm∕f3.5-5.6和DA50-200mm∕f4-5.6,想請問您覺得DA16-45mm∕f4對於人像的錶現有比18-55mm好很多嗎?
Gear Up!
在底片機時代
鏡頭的確是影像畫值的主因
但在DSLR的時代
機身是很重要的了
看看300D vs 20D vs 1Ds MkII
再看看樓主說的D50 vs D2X
在我買300D之前,我本以為機身都差不多,像素不重要
現在我才覺的,像素對我是不太重要,但機身等級差很多
可是1Ds MkII與D2X這樣的機身實在負擔不起
還是乖乖用底片機, 300D就當隨身快速DC用了
覺得文章有小幫助請不吝給分吧!
tokina的鏡頭很多人都說見光死~
但是在很多篇使用者的照片中他們在背光下還是拍出相當清晰的照片
並且證明tokina 見光一定死的錯誤觀念~
我想這點也是我在後來爬文中了解到的

副廠的鏡頭的確是相當不錯,特別是在預算相當有限的狀況下是好選擇
價位上來說比原廠的低很多,但是我想要去要求他水準達到原廠這是相當苛責的,畢竟價位低很多啊。
另外其實有幾隻副廠的鏡頭做的比原廠還好也是公認的。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阿鑫兄,我說的相片加料過頭都是指jpeg,拍RAW就沒差啦!
只是當你需要一天拍超過一百張時,RAW的處理就很麻煩,而且記憶卡要夠大....

ALFF兄,16-45的解析度比18-55好,所以拍人像方面好一點點,
但真的要把人像拍好,便宜一點的選擇有Tamron A09,Sigma 24-70/2.8 EX
這兩支鏡頭都是大光圈,而且解析度超高!
但既然進入P家了,那就存錢買77LE吧!

ODDIE兄,您指的是機身畫質問題吧!!......唉........
就算是1D MKII or D2X那種皇機等級,也只是比較接近正片而已。
更不用談低階的機身...........
也就是這樣,我才會在買了DSLR之後,又去買底片機來拍正片。
我所指的機身無所謂,是指在低階DSLR的範圍內。
常常有人喜歡強調Canon對焦快,D70/D70S功能強,istD/DS觀景窗大,有十一點對焦
我覺得這些都無所謂........
除非真的必須要打鳥、拍高速運動,那只能買Canon。
但要拍上述兩項,其預算不超過十萬很難拍的好........
所以很多人去比較這一票低階DSLR機身的性能,我覺得毫無意義.....
相機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好好運用,低階機身也可以拍出好作品,也可以輕鬆使喚。

至於batjames兄所提的握感問題.......以某個角度來看真的是蠻重要的!
DS握感真的很好,可能是這樣,所以我比較沒注意到這樣的問題。
不過其他幾台低階DSLR握感也不會太差,除了350D之外...........
350D對於一般男生的手而言,真的是小了一點........



別叫我牛肉~ wrote:
tokina的鏡頭很多人都說見光死~
但是在很多篇使用者的照片中他們在背光下還是拍出相當清晰的照片
並且證明tokina 見光一定死的錯誤觀念~
我想這點也是我在後來爬文中了解到的

副廠的鏡頭的確是相當不錯,特別是在預算相當有限的狀況下是好選擇
價位上來說比原廠的低很多,但是我想要去要求他水準達到原廠這是相當苛責的,畢竟價位低很多啊。
另外其實有幾隻副廠的鏡頭做的比原廠還好也是公認的。


普遍而言,副場鏡頭的抗耀光都比較差一點。
尤其對於Pentax用家來說更能明顯感受到這一點,Pentax的SMC真的是很強!!

我很少拍人像,所以對於鏡頭解析度要求不高,對於對比比較注重。
我的第一支鏡頭就是Sigma的。對比低,拍風景真的很吃虧.......
原廠鏡頭拍樹林是有層次感的,Sigma的鏡頭拍出來是平面的....Orz
不過Sigma/Tamron有些鏡頭真的是有夠銳利!拍人像真的很棒!

Tokina的鏡頭,調性和Nikon很像。聽說Tokina是Nikon的工程師跳出去開的!
色調清淡,拍人像略微吃虧。但是對比不錯,拍風景不差!
我手上就有Tokina SL17這支鏡頭,17mm 103度的視角,層次感又好,
上底片機拍風景、建築超棒!!

但是,買副場鏡還是建議買二手,以免要脫手時損失太大!
大部分能夠跟著主人常常久久的鏡頭,都是一些原廠銘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