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很討厭聽到總是講"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比較重要"..之類的話

ininin1654 wrote:
很討厭聽到總是講"鏡...(恕刪)


我看就是免費送你一台d3x也用不得其所
啟發蘇格拉底的格言“認識你自己” 正好指出正確的心態
有優良可靠的器材加持當然事半工倍
我投身攝影世界時間並不長 但亦意識到高檔器材為拍攝時所帶來的便利性
要不然小黑三 300mmf4 也不會進駐我的器材箱
但日子久了 愈會感到即使在神鏡加持之下 自己在技術的突破少了 在樽頸卡住了
不比初時 只有一夥50mm手動老鏡的日子 有限制的視角 有限制的性能 卻擠出了無限的創意
“認識你自己” 很重要 不要被所謂神級器材主導你的意念

會說腦袋更重要的人多半會了解到自己並不能完全駕馭精良的器材
發揮不出先進器材應有的水準就是浪費掉
只有從中不斷的學習才是出路 盲目追求器材對我來說是種辱沒
一山還有一山高 路還迢迢遠啊

看到一位香港師兄在國外的攝影遊記
我羞愧得快要把手上的器材出清 不自認愛攝影了
他就拿一部Lx3拍下這些感動人的瞬間
http://www.wretch.cc/blog/khc926/11896170
你可以說「你活的比郭董快樂」.......但我們都知道你一定沒有郭董有錢

那相機後面的頭重不重要.........說實在你爽就好.........別人說重要那也不關你的事....那麼在意幹麻
+1
這句話只適宜自己對自己說
別人說出來認識的就算,不認識的你更覺得別人是在炫耀....
聽你這麼說以前攝影大師拍出的精采照片都是不好的囉?
我是覺得你太以偏概全了,
我當然相信小DC也能拍出好照片,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小DC也是有它的極限的。

或許對你說這些話的人還帶有其他涵義,
但是也別這麼以偏概全吧。
不懂為何有些人總是引用某某人用哪款相機來證實技術技巧多好等等?????
拍照本來就是拍得你爽就好了,何必要強加某人的作品來凸顯你所謂的技巧。
我也很討厭人家總是講"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比較重要"..之類的話

就算我拿40D全程切自動來拍,用L鏡來拍,回家看圖既爽快又滿足。
他聰明、我樂的輕鬆
拍得快快樂樂的,不要跟我說一大堆攝影知識,聽的都長繭了。

器材先決有何不對
不是每個人都想當攝影大師,想學更多技巧的人也知道自己要常拍、多觀摩、多學習。

不要老是嘴邊常掛著
1、人家用副廠也可以拍出不輸給L鏡頭的畫質。(那為何不乾脆價錢也定的跟L頭一樣好了)
2、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比較重要。(這句話給人有種天高皇帝遠,帶有自傲的心態以及說教成分的意味,就像以前稱日本為倭寇一樣)
3、主戰頭腦先決的人會有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去看待主張器材先決的人,而且會認為器材先決的人總是技術笨頭笨腦似的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自認為這種想法是普遍一般人的價值,可悲。

裝備哪個等級就與哪個等級的同好切磋
越級打怪一點意義都沒有啊
該不會原PO已經在自己器材的使用者中是TOP的位置了吧
milton wrote:
裝備哪個等級就與哪個...(恕刪)

越級打怪很好玩滴...

等級很低的時候拿超高級裝備...去打高等怪
連續升級..XD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ininin1654 wrote:
很討厭聽到總是講"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比較重要"..之類的話...(恕刪)

我是覺得這句話沒說錯,不過從某些人的嘴裡說出來就是沒說服力,完全只是拾人牙慧
其實你可以觀察看看喔,在這版上會一直拿這句話說嘴的人啊,八成都是半桶水
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有些真功夫的

我先承認我連半桶水都不到,所以這句話我連提都不會提
如果您對我的照片有興趣的話,就請多逛逛我的相簿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8884105@N05/
dcs wrote:
器材先決有何不對
不是每個人都想當攝影大師,想學更多技巧的人也知道自己要常拍、多觀摩、多學習。

不要老是嘴邊常掛著
1、人家用副廠也可以拍出不輸給L鏡頭的畫質。(那為何不乾脆價錢也定的跟L頭一樣好了)
2、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比較重要。(這句話給人有種天高皇帝遠,帶有自傲的心態以及說教成分的意味,就像以前稱日本為倭寇一樣)
3、主戰頭腦先決的人會有一種很不以為然的態度去看待主張器材先決的人,而且會認為器材先決的人總是技術笨頭笨腦似的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自認為這種想法是普遍一般人的價值,可悲。
...(恕刪)


這位仁兄說的好 !
PO了說兩家婚紗店同樣報價9萬 , 攝影師同樣技術 ,
但是一位用D40另一位用D3拍 ,
您會選哪位幫拍婚紗照?
說"鏡頭後面那個頭比較重要" 的人似乎都不願正面回答這問題 ??
E100000001 wrote:
他說,他拍到50歲以後,才知道"腦袋與腿真的比氣才重要"...(恕刪)


對喔, 我們這人些都年輕沒想到腿的問題揑, 那應是腦袋和健康一樣重要!
其實有時想想這樣的場景是很好笑的:(模仿某寫作格式修改的, 博君一笑)

夏天, 曬了一整天的水泥地, 正把熱氣吐了出來, 已是晚上七點了, 還是悶熱得可以.
正是當爸媽或爺爺奶奶的人在家中與子女和小孫兒共享天倫之樂的時間,
而徘徊在淡水情人橋久久不去的納伯, 今年六十有幾了, 大家都說他身體硬朗,
背著D3 + 14-24mm + 24-70 + 70-200mm VR, 天天出現在此,
在太陽下山夜幕披上後, 他總是一個人在黑暗中按著碩大的D3機背的LCD,
要不就是給廖廖無幾的新手看他的D3照片攀談,
在黑暗中, LCD照片一張一張閃過, 像天上的星星般突隱突現,
是什麼原因讓納伯願可不回家含飴弄孫, 卻勤奮用姆指在轉盤上來回飛梭呢?

「年輕人要明白, 好的器材才能拍到精彩的照片啊!」
每當我經過時, 納伯總是這樣緩緩說著, 若在冬天, 口中還會冒著熱氣, 甚至聲音有點發抖.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在這個靠投機就能獲利的M型社會,
事實上窮人和富人只隔一線, 加上這兩年股市不景氣, 伴隨而來的低價好股,
敢不敢出手一博更是由貧轉富的最主要理由
往往只要賭對了, 不只是D3, 連D3x都能隨時入袋, 根本不會擠壓到養小孩的錢呢
就是有一群人, 稟持著"拍照一定要用機皇和鏡皇", 胸腔燃燒著 "器材比腦袋重要" 的重要哲思,
不斷在各論壇勸敗和開箱, 雖然一些網友笑為 "器材先決論",
但在這個不景氣的時代, 這不也是一種刺激消費的新道德和救人救己運動嗎?

「擁有了機皇鏡皇, 你的照片更能捕抓瞬間, 化時間為不朽!」
納伯, 像電視廣告般熱情, 跟他身旁二十出頭摸相機才半年的年輕人說道.
「想當年, 我用D70只有五點對焦, 堪用iso只到400, 少年A, 你知我錯失了多少孫兒成長的畫面嗎?」
說著說著, D3機背LCD不時照亮了納伯的臉, 看, 他眼中似乎閃著淚光?
「如今孫子已十歲了, 他乖乖聽話擺pose的歲月已過去了, 我再也拍不到五年七年前的他了! 當我領會到這點, 我寧願夜夜寒風吹襲, 也要告訴未來的新手父母, 敗吧, D3, 九連拍, 長曝三十分鐘無雜噪, 和可用的ISO 6400, 是你人生一定要有的一台相機啊!」

夏天的熱氣不因月亮升起而稍降, 納伯說得實在太多了, 拿起剛在7-11買的冰拿鐵, 緩緩吸了一口, 繼續按著轉盤秀出照片.

事實上, 當年的DSLR是很陽春的, 除了D70要價近四萬外, 只有五個對焦點, 而且外閃同步只到1/500s, 很多孫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都在小光圈kit鏡的拉風箱隨風而逝了. 家人的不諒解, 甚至媳婦的抱怨更是時有所聞.
此外, Canon 也比Nikon早出全片幅的5D, 畫質好高iso乾淨, 景深更是淺到人在台北或泰北都分不清了,
不只C家常來嘲笑N家, 連n家自家人都痛在心扉, 多次開罵, 甚至有人當起了nikon CEO預測n家走向,
我們都可以看出, 其實, 器材真的非常重要. 平日不拍夜景不拍宴會的大也開始響往N家能有一台全片幅可用iso能提昇到6400的機種出現, 平日不拍星軌的人, 也開始躂伐CCD不如CMOS.

然而, 在各論壇總會每月出現, 甚至每周出現批判 "器材先決論" 者的文章.
「他們不了解我們的心聲, 常在討論區嘲笑我們.」
「新手也需要D3, 一台相機, 一世奇蹟!」
「我們甚至被嘲笑腦袋滿水泥, 被嘲笑技術不好!」

納伯再度嘟起嘴巴, 往冰拿鐵的吸管靠過去, 這次因回顧了一段器材史, 和大力辯護器材=好照片, 口較乾而用力吸了一大口. 隨著冰涼拿鐵入肚後, 納伯長長發出一聲 "啊~~~", 似乎在這段大風浪的器材批判史後, 他還是挺了過來, 他還是能享受身上僅有的100元所買到的中杯冰拿, 只要, 他目光出現D3, 出現眼突得嚇人, 發著綠光的14-24mm, 就像望到了他的孫子, 他總覺得心寬許多.

「我們不是說技術不重要, 只是對於新手來說, 沒有機皇, 他就不能享受到拍照的樂趣, 他不能握著重如泰山, man得像軍艦的機皇, 他也不能體驗什麼叫做爽脆的快門聲, 他也沒機會玩到九連拍甚至十一連拍的暴力美學, 他, 說白一點, 就是不會懂得相機, 不會懂得攝影!」
納伯這次總算秀完了今晚摃龜, 地物太暗, 或天空過曝的照片, 用姆指把一滴因說得太激動而噴在D3軍艦的咖啡奶抹去, 眼中流露出他曾撫摸自己孫子般的溫柔眼神, 一邊嘴角微微上場.
「孔子不是說過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嗎? 如果布列松現在可以選相機的話, 他一定選D3, 如果牛頓在世的話, 他也一定讚嘆N鍍膜的發明! 如今, 我們追求的只是古人沒得追求的, 如今, 我們只要敢投資自己, 只要敢背水一戰, 投資三十幾萬下去, 保證你的作品連布列松也要大嘆不如啊!」

望著星空, 納伯有了思古的幽情, 似乎, 桌上的D3讓他和布列松搭起了一段跨時空的大師相會, 一段布列松也會讚同的友情.
「我們器材論者的想法非常簡單, 攝影, 就是捕抓影像, 所謂捕抓, 就是要定住真實, 要拍得真實就拍得利, 拍得色階完整, 拍得發色飽滿, 拍得沒有耀光沒有變形沒有象差沒有色偏沒有......」這次納伯又激動了起來, 好幾滴冷鐵又放肆占據在D3的軍艦上, 甚至從突眼14-24mm上溜了下來, 可是納伯他忘我了.
這位年輕人由於和女友約好了八點吃飯, 所以望了望錶, 暗示納伯他必須走了~ 納伯再怎麼說也是在商場混過四十幾年的老將了, 是明白年輕人的意思的.
「好啦, 少年A, 快去和女朋友約會啦, 啊, 你手上拿的是D80喔? 二年前的東西了, 晚上幫女友拍照雜訊多她臉上一點一點的, 不要被她罵喔! 以後你們去夜市啊, 不用腳架也可以拍夜景了啦~ 記得啊, 不要變成腦袋論者, 不然永遠會被反嘲笑你們腦袋論者是窮不是節儉, 是酸葡萄不是物盡其用, 納伯給你忠告啦, 錢喔, 可以再賺啦, 敢敢用信用卡分期敗一台D3啦, 包你拍出的照片女友攏說讚啦!」
年輕人趕時間頭也不回匆促離去, 只留下一句 「再見啦, 納伯! 我平常都沒在拍夜景的啦~」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