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判斷力但接收的訊息不正確的話,
往往也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 ...
我們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引起大家的討論,
當大家劈頭雞哩瓜啦討論一堆看法後,
後來才發覺那新聞根本是個烏龍,
當下大夥還討論的跟真的一樣 ...
> 我想在此論壇不乏電腦攝影高手.我不懷疑您是高手.不過高手也會失手吧!
我可不是高手, 我只是個雞婆的人 ...
沒有人不會做錯事,
但好與不好往往就在於做對的事多, 做錯的事少 ...
> 我只是提供一個經驗觀念見解讓各位朋友做參考而已.
行啊, but 上了論壇, 自然就會招來各方的意見,
大家不也都是提出各自的經驗和見解, 不是麼?
所以就針對問題的細節來討論,
到底問題是怎麼發生的,
要怎麼去處理,
有問題的解決問題,
還沒問題的瞭解到怎麼避免問題,
不也就也是這麼一回事麼 ??
不然何苦拿出來討論 ...
風雅之狂 wrote:
難道沒有人告訴過你只...(恕刪)
有證據才有真相.我已經提供了攝影術發明者達蓋爾於1844年所拍攝的照片證明了它至少可以保存一百五十幾年以上.這是經過考驗的事實.數位影像呢?至少我三十幾年前拍的第一捲底片至今完在.而幾年來保存的數位影像檔已經毀損不知凡幾.底片我也沒刻意做任何防潮處理.....我只是個攝影紀錄者.不是電腦工程師.只要求如何很簡單容易的.讓我的影像紀錄能長久保存而已........我只是將攝影機當成為紀錄影像工具.不想將它當為影像娛樂的玩具而已....
tsai_cc wrote:
那麼拷貝已經是『拷貝...(恕刪)
不想離題太多,音樂CD算是一個例外
當初紅皮書制定的時候,關於音樂CD的部份機製作得不是很好
音樂CD紀錄的方式是用音軌紀錄,和一般一個一個檔案不一樣
所以音樂CD其實每次聽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耳力和器材夠好的話
很簡單的證明就是你直接用檔案管理員方式開啟音樂CD
看到的只是音軌資料,大小才幾KB吧
但是今天你將音軌及取出來轉成mp3
mp3就是一種檔案了,那麼不管你怎麼燒錄備份
只要資料沒有掛掉,它的大小都會一樣的
想了解更深入的話可以看網友 LukeLo 的「漫談數位音樂」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