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討論]SLR對DSLR的優勢到底是甚麼?

superhbin wrote:
小弟最近自己做過實驗...(恕刪)


多謝你提供的資料。個人意見:

1. 底片經過快速數位沖印機的底片掃瞄,解析度不夠高,喪失的細節太多,無法在
螢幕上呈現出來。因為商家為追求速度與效率,只會以「你要求放大的尺寸」去設
定掃瞄參數。洗4x6的照片,掃出來的圖檔尺寸其實很小(可能只有200多萬像素
而已),實體的照片本身也有解析度的限制,一般來說廠商都設定300 dpi(每英吋
300點),因此,底片被放大至4x6吋的數位照片,店家過掃瞄器時,只會掃至
1200 x 1800左右而已。

要在螢幕上逼出底片的細節來比較,建議使用解析度和濃度值都更高的「專業滾筒
掃瞄機」,要掃多少乘多少像素?就看你最終輸出尺寸而定,但要掃出超越目前
DSLR的像素並不難。

2. 比較方式可以再多一個:把DSLR所拍攝的圖檔,和底片各自以沖印形式放大至
4x6或5x7等實體照片來比較(不過這其中仍有變數未被控制,僅供參考而已)。

富士400(Xtra 400?)我常用,負片粒子其實並不粗(曝光值適當的話),表現
其實很不錯的,放到大尺寸(20吋)也很OK喔,參考一下。
canister wrote:
底片消失是遲早的事情...(恕刪)



底片會消失嗎?
這句話講太早了喔~~
根據富士、科達等軟片的大廠今年度的銷售統計,
今年各軟片廠的銷售量都大幅超過去年,
也就是說,即使數位相機年年以百萬相素的等級在進步,
但是傳統底片還是生存下來了,
數位產品的快速與更捷是一回事,
但是攝影本來就是藝術性的,
底片就和紙和筆一樣,仍有他存在的價值,
難道有了相機,就沒有人拿鉛筆就速寫寫生了嗎?
水彩、油畫還是一樣是人們補捉永恒的方法,
底片也是方法之一,不會消失的啦~~~
數位的代價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成了消費性的電子產品,
三、五年之後,數位產品就要淘汰,又換上一批。
可以肯定的是,更新的數位相機會取代現有的數位相機,
但屬於舊規格的底片機,還是存在的,而且至少還要存在幾十年,
現在的底片不是要和數位競爭的,
成了藝術與文化的一部分的東西,
理論上會永遠在的,
就和毛筆一樣,
連鋼筆也沒取他呀~~
更別說是數位的滑鼠和繪圖板了。
阿男的空白筆記本 http://nick621116.blogspot.com/ 一個屬於大家的園地
我比較喜歡SLR拍出來的唯一性,跟後續的變化.

就算再怎麼翻拍,原底片也只有一件,雖然會因歲月而腿色,
但這就是人生呀.

DSLR反而像泡了馬福林,放了一百年(假設光碟不會壞),還是那個樣子,
今天拍的美女,一百年後看起來還是那麼漂亮..可是被拍的人呢?
淡淡 wrote:
我比較喜歡SLR拍出來的唯一性,跟後續的變化.

就算再怎麼翻拍,原底片也只有一件,雖然會因歲月而腿色,
但這就是人生呀.

DSLR反而像泡了馬福林,放了一百年(假設光碟不會壞),還是那個樣子,
今天拍的美女,一百年後看起來還是那麼漂亮..可是被拍的人呢?

把 DSLR 拍的都洗成照片..不就如您所願了..
不過通常人家把底片收藏在防潮箱..為的就是希望能保持久一點..
您的觀點還真特別.. 能把 DSLR 優點講成缺點..小弟真是佩服!!

PS:難道您用底片拍的美女.. 一百年後就也變老了嗎?
小弟也很想知道

小弟玩DSLR快兩年了

每次出去拍都遇到傳統的

小弟也很想拍拍看

不過總是怕失敗

所以來了解一下
科學上有一種說法"不同的實驗設計導致不同的結論"

底片的高感光度(ISO 400)通常是用大的溴化銀顆粒去感光的,顆粒變大,解析度降低,理所當然.
CCD是高感光度是放大CCD D/A訊號,但訊號小,放大後誤差的,形成雜點,但解析度不變.
所以---> SLR K.O. DSLR

那噪點,色階連續度,色彩精確度呢.

反過來說一般感光度(ISO 100)的普通底片以150lp/mm計算約19.4M pixel,也只有少少幾台高階DSLR可以相提並論,況且這捲36張底片還不到100圓.

Fuji X-Tra 400查一下資料解析度約為 100~149lp/mm,以最低解度 100lp/mm 換算約8.64M pixel,應該比Pentax SLR *ist DL的6M pixel好一點才對啊.

打個比方F1賽車(如底片)是設計在高速賽道用的,把它放一般道路怎麼跑也不會比BMW(如CCD),
但很少人會懷疑F1賽車是(如底片)創造極致速度(完美影像)的機器.

其實由底片的高解析度和高畫質,要拍出好照片反而不如容易,因為鏡頭好壞,會很容易反應在成像品質上.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