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cpu幹麻一直出4核心6核心的~~以前p3的處理器就夠啦~當你從事需要大量運算時~就有它的市場存在~~能夠縮短運算時間提升更多效能~~~而這個市場不是你眼中所見的~只是上上網下載一些影片的個人市場~所以你現在搞懂了嗎~為什么要買超過2000萬像素的單眼~~當這過2000萬像素的單眼或更高階像素變成由商業市場上的主流~~那就不只是商業的單眼市場~最後一定會變成全體市場~那所帶動的相關影像輸出~勢必得跟著腳步提升~~
當然拉樓主說~[不是靠拍照吃飯,買A900或5D2真的不需要!用次一個等級的相機,例如A700或是EOS 40D/50D,是不是會死掉?是不是會很跟不上潮流?]~~~[請大家醒一醒,不要再給廠商牽著鼻子走,或是繼續自我感覺良好,600萬像素、1000萬像素、1200萬像素一樣可以拍照]~~~說實在的~pentium133的cpu一樣可以上網阿~4倍速光碟機一樣可以聽音樂阿~一條32M的記憶體一樣夠用阿~15吋螢幕影片還是照看~~樓主能想像這樣的配備在當年算是高級配備了~動輒也要好幾萬~一樣可以上網一樣可以下載影片檔案~現在請你用這樣的配備你忍受的了嗎??是不是會死掉?是不是會很跟不上潮流?~
所以當樓主說[不要再給廠商牽著鼻子走,或是繼續自我感覺良好]時~不如自省不要對科技進步有所排斥~~
當大家都一窩瘋的在討論數位機身的同時,可能已經忘記底片時代!
135底片在幾十年間也是不斷的再進步,
感光元件的像素,如果將他同等於底片的顆粒,
早期的底片顆粒之大,就當他是300萬像素;
後期的普通負片顆粒稍細,當他是500萬像素;
再來又出現reala這種等級的負片,算他是800萬畫素好了;
正片我們直接歸類為1000萬畫素來想,
當然!以上就以ISO只有100來舉例....
ISO越高的底片我們也知道顆粒越粗,把這當雜訊的一種吧!
這樣的比較就讓各位來慢慢體會吧!相信應該多少會有點感覺...
至於有沒有裁圖的必要性,以前洗相片很多相館的師傅多多少少都會自行幫客人處理,
好讓客人覺得每次拍完去那邊洗都會比較漂亮點!
現在數位化時代DIY的機率自然變高,這部份就見仁見智啦!
單眼的觀景窗放大率以及可視率都不是100%,我想,即使每張照片多少裁圖也不是太過分啦!
只是還沒習慣看到的與實際拍到的不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