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今天,我們來聊白平衡~

色溫值在高低兩端產生的變化不太一樣,同樣是400k,
在低色溫時2800K 和3200k 差了400度,因此如果您用:

在3200K 設定下拍攝 2800K 的東西,畫面會明顯偏紅

在2800 設定下拍攝 3200K 的東西,畫面會稍微偏藍


在高色溫 5200k 和5600k也差了400度,但無論您用
在5200K 設定下拍攝 5600K 的或5600K下拍攝 5200K東西,
都不太有明顯差異....

更高區段更不明顯,8000k和9000K幾乎看不出差別....


在接觸進階的白平衡設定時,大家不要只考慮主要"直射"的光,也要考慮到"反射光"....

對新手而言,白平衡不是"玩"的,而是要去學習"控制",能左右現場光源時,就以控制現場光源環境
為主(如室內打光),如果現場光源無法掌控(自然外景),那就去調整機器來配合現場....當您能夠
控制白平衡時,才能夠嘗試去"玩"白平衡來創造效果....
jeanny兄的回答非常清楚又豐富,真是非常感謝

我DC除了PDA以外,都有"C:自設定模式"

而第三頁那兩張圖的手動,也是以"C:自設定模式"去調整的。

不過大家好像都沒這問題?是只有我那台相機太笨嗎...

這是他手動設定的畫面,按快門後調整。




------------

我自己看我PO的圖片,怎麼都是"按這裡檢視圖片"?是01的新方案嗎?
毛毛貓 wrote:
jeanny兄的回答...(恕刪)


回頭再提醒您一次,以"自設定模式"做對白,有一定的標準程序:

1,判斷出主體的主照明光源,在盡可能狀況下在主體的位置放一個白色參考體(如白紙),讓主光源盡可能平均分布白參考體上.
2,Zoom in到白色參考體上,盡可能占滿畫面.....
3,把光圈開成自動,把焦距調成模糊脫焦狀態....這兩樣步驟很重要!
4,按下啟動"對白"的鍵...至"ok" 或 出現"色溫值"....

某些DC 或 DV 的手動模式,仍有部分步驟是 auto 的,這種只能提供較簡單的"手動"功能....


說起來好玩....以前的機械相機什麼都要"手動",所以"自動"是一種很先進的"功能".....
現在的相機什麼都是全自動,結果"手動"變成一種"功能",還得高級的機型才有的....
每次在跟人談到 自動對焦,自動光圈,自動對白,自動音量平衡....等等時,都要解釋為什麼要貴的機器,才會有手動調整的"功能",而且愈貴需要手動的地方愈多.....
我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下拍一張白紙..也就是自己設定白平衡,可是顏色偏白...而且有雜訊..真是不明白.
satt_lam1984 wrote:
我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下...(恕刪)


色溫的偏差,通常只有偏紅(實際色溫低於設定值)及偏藍(實際色溫高於設定值)....偏白色代表....您曝光過度啦!!!!
jeanny wrote:
回頭再提醒您一次,以...(恕刪)

請問,

> 1,判斷出主體的主照明光源,在盡可能狀況下在主體的位置放一個白色參考體(如白紙),讓主光源盡可能平均分布白參考體上.
室內舞台進行表演時通常是台下暗暗的,而台上很明亮。這時在台下如要使用白平衡濾鏡做校正,應該是鏡頭朝光亮的舞台還是跑到台上對著投射舞台的燈光作校正??

> 3,把光圈開成自動,把焦距調成模糊脫焦狀態....
把自動對焦改成手動並調成無限遠的意思嗎?光圈開成自動的意思是?


感謝~
利用"現場光源"的反射光來給相機白色的基準。
(白話的說法就是拿相機拍白紙啦! 拍滿整個畫面就是了~)

這個舉動在電視台攝影師到外面去都會做,
助手會舉一塊大白板給攝影機對
叫做對白

其實我個人認為白平衡怎麼設,
就看你要什麼感覺的照片,沒有一定
想要與實物的顏色一致,
就先對白後再用Auot照嚕
另外,人工光源重疊時要用的是加光法
與調色不同,調色只會越調越暗,
供參考
無論怎樣都 Made in Taiwan
由於白平衡濾鏡是掛在鏡頭上,那也就是說要跑到台上對著投射舞台的主要燈源作校正囉?如果是使用白紙或灰卡,也是要跑到台上利用台上的光源反射在白紙或灰卡上做校正嗎?

白平衡濾鏡是掛在鏡頭上時,難道不能就在台下對著舞台方向進行白平衡校正嗎?

望請前輩高人解惑也,感恩~
winlhc 的問題我是著回答看看

想拍明亮的大堆頭
你應該是站在觀眾席,要燈光師將所有面光與頂光都打開,
此時是最亮的時候,顏色最多,
我記得色溫還會比舞台鹵素燈原先的色溫要高,
這時在著舞台上舉起白板對白

因為許多場景都會使用色溫色紙,營造暖或冷的氣氛,
先前提過加光法,故要全開顏色相加才會是最終版本

一般而言,觀眾席正上方給的面光有一半都是不上色紙的,
也就是單純鹵素燈的色溫,
所以拍人物的臉,要以面光的顏色為主
拍場景,以你要拍出的效果來校色
(好比說,場景是冬天,你要以上過色溫紙的燈照在舞臺上之後的結果來校色)

jeanny wrote:
餐廳落地窗外反射進的陽光可能是7000K,前台櫃台有 5000K的日光燈,吧台前的投射燈是3200k,更內部稍暗的包廂桌上的燭光,可能只有1800k....這時候,您必須選擇了,您肉眼所見是一切色彩均正常,因為您的肉眼算是有一種極高效率的自動白平衡系統,可以瞬間在各種不同色溫值間判斷,甚至主動調整局部差異,因此您可以同時看見陽光,日光燈,投射燈,燭光,而且完全分辨出它們本身以及被它們照明的東西各自該有的色彩....但...機器沒辦法,它在一個畫面中,只能由您去定義一個值,即使自動白平衡也是選一個中間值.....結果,您可能發現窗外反射進的陽光是藍色的,投射燈有些過紅,而燭光下的人整個呈現不對的紅色系.....而且您會發現, 只要您想同時表達這四個不同光源,總是會有不對的....(恕刪)


請問當這四種光源總有不對的時候, 有什麼技巧能作最佳還原嗎? 由光線最多的當作主光源?
還是選一個光線混合的地方校正?

另外.....有時覺得同一張照片中, 靠近紅色的地方, 白色好像不是那麼的白
但是離紅色比較遠的地方, 卻又不會有這種感覺, 同樣也是色溫的問題嗎?

這篇主題真的是太經典了, 看了令人茅塞頓開, 感謝 ^^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