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玩器材的劍宗派沒啥不對.....因為那是一個攝影玩家必經的歷程......
我也認為一個苦學技藝的氣宗派高手沒啥可高傲的.....因為會這些技藝的高手比比皆是....
真正的高手...是能兼具劍宗的知識及氣宗的技藝..........(不管這高手是不是”專業”)
玩器材之人..在器材這個知識領域中....能夠將他多年的心得與他人分享...甚至能夠給他人指引或是非常好的參考....
苦修技藝之人..在技術的這個項目中...能透將他多年所學與他人分享...甚至能夠指導他人或是非常好的參考.....
攝影為何?...照相為何?....啥不一樣?
射擊為何?...狙擊又為何?....又是哪不一樣?
攝影器材只是工具….能夠幫你記錄眼前事物的工具…..
很多人狂追逐銘機銘鏡….卻無法將他擁有的器材能夠得心應手的發揮….
攝影在國外是一門專業的技術..有專門的學校與科系….
所以攝影要學習的專業知識有很多……
走過太多攝影的網站….看過太多劍宗派氣宗派玩家各自表述自己的看法與立場…
我有時心想….為何攝影的這個領域中….充斥著這麼多的迷思?......
讓我大不解…….
許多人認為沒必要去學習攝影的基本概念或者專業的概念或是技術..
反正只是對著景物按下快門而已…..
反正只是旅遊的紀錄或是生活的紀錄而已….
幹麻要去學構圖?幹麻要去學光跡控制的理論?幹麻要去學色彩管理?
如果這些都不重要的話…試問此人能夠將眼前的美景能夠按照他心中想要表達的方式完美的紀錄並呈現?....還是像某些人所說PhotoShop後製一陣猛修就好?
如果這些不重要…那買高檔高價銘機銘鏡或是機皇鏡皇幹麻….反正只是旅遊嘛反正只是生活嘛花那麼多錢卻拍不出用不到銘機銘鏡所能表達的境界..”黔驢技窮”這句成語在形容啥樣的窘況呢?
相信各位都看過國家攝影精技這系列的書吧…..相信很多大大都看過Nikon..Canon..Contax..Leica…哈蘇…等各攝影器材大廠老廠每年所出版的年鑑或型錄吧….
這些書中的攝影作品…和我們在台灣這個土地上所知道的所看到的攝影作品有啥不同呢?
在台灣…PhotoShop已被濫用到那種亂七八糟的程度了…….
看到某幾位台灣攝影界的”名人”所"做出來”的攝影作品……
坦白說我想哭也想笑……..
“夜景”…..那種又藍又紫又紅的夜景……..
從一個忠實的紀錄被調整被狂修狂改到變成那種顏色的夜景…….
試問全世界有哪個國家夜景的天空是那樣的紫…那樣的的藍…那樣的紅?
告訴我….誰能告訴我…我一定去定居那裡….
積非已成是….還在”北部晨昏XXXXX”..書中教導讀者去把相片修成這副德性
我不是在批判…..各位大大去比對國外的攝影作品…..看看別人如何去呈現色彩..PS修圖會修到這樣的程度嗎?
一昧的追逐大光圈的”散景”…反正除了風景以外都是用大光圈來拍…
手札有網兄去淡水天元宮拍櫻花..MM還穿和服洌…櫻花樹下櫻花樹前除了那個女人以外啥都糊到不行…簡直糊到慘不忍睹….還被其他網兄消遣揶瑜連版主都跳出來說這樣拍不行要修正…..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器材所造成的?.....還是拍照那人的思想所造成的?....
我佩服2位攝影業餘玩家…….非常的佩服…..
這2個玩家多年前在”TOS忍者屋攝影會”這個攝影網站中相當活躍…
在那個玩Fuji S602s …Sony F717 的年代中…
這兩位玩家能用S602S…F717拍出讓網友驚艷,感動,佩服的作品…..
這兩人擅長光的控制及變化….擅長閃燈的應用…擅長他們自己想要表達的方式能夠呈現在拍出的作品中…..
也佩服另一位在那時還是師大的學生…啥都不懂啥都不會只會打屁灌水的窮學生…..
他用F717…粉羨慕用DSLR的網友…..
他努力的問努力的拍…..2年過去了….
所拍出的夜景所拍出生態(動植物昆蟲及鳥類)….就非常的有水準…有內涵..
在那個他能力所不能及買不起DSLR的年代中…他修習攝影的技法及觀念然後用他手中的器材來嘗試表現或是紀錄….
跟2年前剛玩相機時所拍出的作品…真的差距很大很大……
多少人拍的比他久..多少人相機用的比他好….卻還是有多少人拍不出他那樣的作品…..
寫這些….真的有感而發….絕無針對任何人或是某件事….
也絕非自我表彰我是多厲害多有經驗的玩家….
請各位大大別誤解……..
我所知道的..是各個領域中都必須要去學習基礎學及進階的技術或是觀念…..
音樂是如此….樂器是如此….繪畫是如此…..書法是如此….模型是如此….廚藝是如此….全部都是如此……
攝影呢?....攝影也是如此嗎?........
我想說的…..是要表達我自己的看法….
我玩了30幾年的相機….曾經走過荒唐路….曾經幹過糊塗事…..
幾十部機身外加幾十顆上百顆鏡頭……那又怎樣…..
出門去照像又能帶幾部機身幾顆鏡頭?
鏡皇又怎樣?….我能拍的自己滿意嗎?我能夠完全的駕馭這部機身這顆鏡頭然後完美的紀錄我所想要表現的嗎?
我喜歡打球…喜歡打小白球……
我在5年內從一個新手到考上職業PGA…
這5年內從早上6點打到晚上10點…不管是在練習場或是球場….
為了求好..一小時800元台幣的教練費每天不知要付多少小時…..
用的是名牌球桿……穿的是名牌服飾……
卻因為一件事情讓我震驚….從此改變我的想法….
故事開始….
台北北區某練習場有一位工讀生..高中生姓賴…..大家都叫他小賴..
窮學生愛打球…買不起球具…….只能拿公桿練習…..
這個小賴跟我很好….私底下好像哥兒們…
他非常想學打小白球..但家中經濟情況不好是事實….
他常跟我聊到他的心事與他的理想與抱負…..
我有一位球友換球桿..我將那整套球桿要到送給小賴..他那種興奮我能感受的到..
我有用不完球場的公關票免費卷…所以我跟教練去球場時順便帶小賴去..反正不用錢..
在練習場中..老球友老隊友都在虧小賴..都在嘲笑小賴的球桿濫裝備差….
(打小白球的董事長老闆員外阿舍很多…那種等級的球桿他們怎可能會認同)
小賴聽了也只能笑一笑然後去忙他該做的事…
我聽了火大…於是就下戰帖…也就是賭一把…..
那些董事長老闆員外阿舍當然嗤之以鼻…他們說自己打球打幾十年怎可能會輸一個高中生..於是乎有9位接受挑戰…
每月球隊的月賽開打..我因為身分不能參賽…所以只能當裁判當觀眾…
18洞結束..小賴用被人家嘲笑的台製爛球桿打出高於標準桿4桿的76桿成績擊敗所有的對手….所有人傻眼..只有我偷笑(我偷笑的原因是因為我不用賠錢啦)
願賭服輸….一位球友買了一套高價的球桿送他…其他人也都默認服輸..幾十萬的賭金我拿給小賴叫他交給母親貼補家用..
我有鑑於此..將小賴轉介紹給球場成為球場儲備球員順便工讀…後來小賴成為台灣PGA的一員
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10幾年過去了有時還會想起那一幕……..
我真正的希望..攝影的新人(老手勿論..老手除外)…
在剛接觸攝影開始玩相機時…能夠真實的認知自己想幹什麼想從事怎樣的攝影方式….
在有那個能力購買使用銘機銘鏡的同時….也多花一些時間去學習攝影的觀念及技術..
在有那個能力購買或是把玩器材時..除了器材的知識以外..也能夠去學習攝影這個領域中所應該認知的觀念與應該了解的技術..
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成為一位”劍氣雙修”的優秀玩家….不管他是職業還是業餘..
也不管它是旅遊還是生活還是其他種類的攝影…..
網兄的文章中曾經提到…管他玩攝影還是玩器材…快樂就好….
這句話真的很重要……本人也是這樣的感受
我也是一位曾經狂買器材的人….我後來自己問了自己一句話..
“當想買的銘機銘機都擁有的時候…接下來我要幹什麼?..接下來我能幹什麼?”
“除了把玩器材狂按快門殺底片外我是否該去了解什麼我是否該去學些什麼?”
所以原本滿足器材的”快樂”又沒了….
“觀景窗後面的這一顆腦袋”語出何處..坦白說我不知道我也不了解…..
但我相信說出這句話的人…其出發點是善意的……
我相信說出這句話或是闡述這樣觀點的人….
其目的應該是鼓勵要讓從事攝影這樣興趣或是嗜好的同好..能夠多去了解多去學習…
這不是特質..也不是特異功能..
我認為這是經驗…要靠經驗的累積…….
一位劍道高手..他也是要從9級到1級然後一段二段三段這樣一路的昇上去吧
學樂器要學樂理..甚至還要記作曲家的生平或是年表,甚至還要背譜…..真的辛苦..
既然要學樂器..樂理就一定要學…..再痛苦再不願意也是要學要會要懂….
既然攝影為一個專門領域或可稱為一項特殊的嗜好..
既然所有相關的學校所有都的書籍所有的文章都在說構圖都在說光都在說色彩都在強調其重要性….
我們既然玩了這項的東西..既然玩了相機…
花點時間去學習去研究理論與基礎對自己有益無害…..
只要願意去搞懂..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相信那成果一定是會是美麗的….
找各種理由各種原因去反對去排斥或是抗拒…或是不服或是不屑….
幾年過後….一比便知…..程度的差距高下立判….
難道..幾年過後..還是旅遊攝影還是生活攝影…還是跟當年一樣沒有進步?
當我們文章中可以寫出要散景…要跳燈..要飽和要銳利的當下..其實已經是在述說攝影的觀念及技巧了…..不是嗎?
真的…玩相機快樂就好….玩任何的東西快樂就好…..
各個網站中爬文…我發現真正快樂的很少……
有這樣又想買那樣….然後縮衣節食甚至家庭革命也是要買….
買不起還沒預算每天在那裡想每天在那裡盼…..在那裡一直夢….
這樣會快樂嗎…..我不知道….至少我自己不快樂….至少我自己曾經很不快樂過…
問我問何會不快樂?
“買了一堆器材每次都得跟老婆保證發誓到最後還是買了又買”
“好機銘鏡在手拍出來的卻無法讓自己滿意…換句話說我的技術或是觀念無法將我想得到的結果呈現出來”……..
所以我很不快樂….相對的我老婆她更不快樂…..呵呵
有一次攝友網聚…有位攝友問我一個問題…題目是”鏡頭是幾隻才夠用”?
我的回答是…
“10支不夠用”…..
“1支太多了”……
日本劍道界有一句名言…
“千刀法萬刀法終歸一刀法”……
這個最後的一刀…不是兵器…而是技藝….
繼續潛水…..小弟我甚少發言….因為時日無多…..
如有失言之處….請各位老大能夠大恩大德饒小弟一馬…
小弟不再出現便是……
Good Day!!!
小弟的淺見 (我想大部分的網兄 應該也會認同) 器材跟技巧都很重要 彼此是相輔相成的 舉例來說前陣子 有篇文章 標題是 “無緣無故買了d2x“ 結果樓主好像被很多網兄奚落了一陣 由此就可證明 這個板上大家的“主流民意“吧 板上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沒有所謂器材派跟技術派之分 ........最後謝謝大大花了那麼多時間寫的長文 給我的教誨
ADOLF CHANG wrote:
劍宗派跟氣宗派的理論...(恕刪)
完全理解 大大的想法,就像我們買工廠的設備, 一億的德國設備和六千萬的西班牙設備所得出的成果並沒有顯注的差異,最重要還是製程的管理,用攝影的角度來說就是攝影的基本功,我也打了十年多的小白球(差點5),球具也是日新月益(以前也是袋子又少一支的桿狂),但又如何,一兩周沒打可能馬上差個5,6桿.
最近小弟也開始學攝影,看了很多了照片,我很佩服許多大大的功力,無論是基本功或後製功力,但是很少能發現有照片能帶給你感動, 震撼甚至幸福,快樂的感覺,倒是看到很多大光圈淺景深及強力後製的照片,沒有什麼好不好,可能是年紀大了要的東西及看法角度不同吧!
Willy Yang from Taipei
ADOLF CHANG wrote:
一昧的追逐大光圈的”散景”…反正除了風景以外都是用大光圈來拍…
手札有網兄去淡水天元宮拍櫻花..MM還穿和服洌…櫻花樹下櫻花樹前除了那個女人以外啥都糊到不行…簡直糊到慘不忍睹….還被其他網兄消遣揶瑜連版主都跳出來說這樣拍不行要修正…..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器材所造成的?.....還是拍照那人的思想所造成的?....
...(恕刪)
其他說的不錯
但這段我不是很認同
1.這樣說很不尊重model
2.既然你不是當事人,當天又不在場,怎知大光圈不是最好的拍攝方式呢?
難道mm後面出現路人甲會比較好看嗎
3.就算是只照到mm跟花,作者認定大光圈突顯mm是比較好的,那旁人也只能說也許縮光圈會更好
這樣批評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作品未免有些偏頗了
ADOLF CHANG wrote:
劍宗派跟氣宗派的理論..
我有一位球友換球桿..我將那整套球桿要到送給小賴..他那種興奮我能感受的到..
我有用不完球場的公關票免費卷…所以我跟教練去球場時順便帶小賴去..反正不用錢..
在練習場中..老球友老隊友都在虧小賴..都在嘲笑小賴的球桿濫裝備差….
(打小白球的董事長老闆員外阿舍很多…那種等級的球桿他們怎可能會認同)
.(恕刪)
這跟相機比較無關, 但是大大的這段文字小弟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為何同樣一組球杆 妳球友用的時候不會被笑 結果整組球竿 送給小賴 妳的球友們就在笑那組球桿爛 這樣你那個送他那組球桿的朋友會不會很沒尷尬?還是他送給小賴以後也跟著笑
殘念......................................

sunshiny wrote:ADOLF CHANG wrote:
一昧的追逐大光圈的”散景”…反正除了風景以外都是用大光圈來拍…
手札有網兄去淡水天元宮拍櫻花..MM還穿和服洌…櫻花樹下櫻花樹前除了那個女人以外啥都糊到不行…簡直糊到慘不忍睹….還被其他網兄消遣揶瑜連版主都跳出來說這樣拍不行要修正…..
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器材所造成的?.....還是拍照那人的思想所造成的?....
...(恕刪)
其他說的不錯
但這段我不是很認同
1.這樣說很不尊重model
2.既然你不是當事人,當天又不在場,怎知大光圈不是最好的拍攝方式呢?
難道mm後面出現路人甲會比較好看嗎
3.就算是只照到mm跟花,作者認定大光圈突顯mm是比較好的,那旁人也只能說也許縮光圈會更好
這樣批評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作品未免有些偏頗了
嗯...
我只覺得, 主觀地對自己無法理解的行為, 就採用批判的方式, 的確是不妥.
就像我常常翻家中那本"張照堂"的書, 常常不知道所謂他的好作品應該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我也不會批評他拍得不好, 反而去思考是不是我缺乏了那敏銳的觸覺.
原作中, 對於PS的部份也是過於誇大... 那只是數位時代而容易被凸顯的部份, 原汁原味嗎? 自從攝影存在以來, 這一回事就沒被實現過, 眾多前輩暗房玩出來的作品, 可是不勝枚舉, 還不分海內外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