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 存放數位相片有更萬無一失的方法了嗎?

oyc4388 wrote:
JPEG的圖檔目前當...(恕刪)


目前的 jpeg 應該是指開放格式的jpeg 吧。
並不是特定某一家或某個軟體專屬的格式。
我想這邊是指實際儲存的格式,而不是附檔名。

寫得有點亂。希望能順利溝通。

TIFF 的資料:
標籤圖像文件格式(Tagged Image File Format,簡寫為TIFF)是一種主要用來存儲包括照片和藝術圖在內的圖像的文件格式。
Adobe 公司現在控制著 TIFF 規範。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TIFF

另外,從該頁也可看出,TIFF 有不同的版本。

這讓我想到 doc 格式,ms office 之前,就有doc 的副檔名,後來ms office 流行了,其他軟體都避開這個副檔名了,因為 ms office 已把這個副檔名綁架了。

而即使都是ms office 在不同版本的 doc ,還是有不同。

不清楚 你所碰到的是否也是不同版本之間的問題?

當文件格式被單獨的一家公司控制,他要改版就改版,可能很常改版,跟被標準組織控制的 應該說差異很大。

而後來的 open office 能讀 doc ,但是不能完全支援,一個可能原因是因為 ms具有專利,另一個可能原因是ms 要改版就改版,格式變得很複雜。

另外,愈被廣泛使用、廣泛支援的格式,消失的時程應該會拉愈長。

以上淺見,若有說錯的地方,歡迎指正。

MP2500+ wrote:
我目前只找到 SyncBackSE裡面有檔案驗證的功能
可以確保A→B的過程中不會出錯...(恕刪)

其實最簡單的方式...

xcopy /v


囧的是磁帶跟打孔紙雖沒被蟲蛀掉,但用磁帶機讀出來的檔案,現代的OS不認識。
更別提要去哪找可以讀打孔帶的機器(獨棟雞?)

最後解決方式是找一堆人(訓練有素的猴子?)把之前列印出來的報表用人工再key in一次。


最起碼還有解,只差在手動與自動
甚致,如果資料量多,而且重要,那麼 NASA 重新訂製一部新的讀 "洞" 機,也不為過


不過這也彰顯了 "實體" 與 虛擬 在後續處理的差異


二十年前的卡片,也許今天找不適合的讀取設備,但
二十年前的壓縮格式 LZH/ARJ,存在硬碟中,一樣用 WinRAR 解得出來 !!


至於圖檔格式,一般人根本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
圖檔格式的轉變,不會是一夕之間全面翻盤,而是漸漸的轉變,
大多數常用的格式,在那種世代交替的時間,多半會有好心人寫出轉檔程式,
除非採用的了太特殊格式,或是隔了二、三十年才又想起來,
不然,一般人,真的不用太擔心檔案格式的問題

正如樓上所說
daggerlin wrote:
愈被廣泛使用、廣泛支援的格式,消失的時程應該會拉愈長。


一般人,真的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這幾天
在01的廣告欄處
發現了
Eee Storage
這間公司好像asus開的
一年的年費好像是49.99美元
官網上有寫著
他們保証檔案的完整
所以想請問大哥、前輩們有使用過這間的服務嗎

如果是真的499.99美元說實在,並不算貴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