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答應拍攝了,就請做到,不要臨時跳票了.....

逸竹 wrote:
1.紅包當付外拍費用,把喜宴當作是婚紗約拍
2.計劃在幾場後開始收費,朋友的喜宴當作練習,順便看看婚攝怎麼拍,偷學一下
3.吃喜酒沒帶DSLR手會癢
4.只要拿出DSLR,同桌女生總是發出一聲驚呼,是把妹的很好工具
5.......


前三項個人都讚同
因為確實是一個很好練習的題材

但第四項.............就以個人的經驗......並沒有發出驚呼.....也沒有比較好把妹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逸竹 wrote:
題外話~~有沒有那種...(恕刪)

這就是在練技術啦~~~
你沒多拍一些東西及一些好的作品給人家看
人家怎麼會要你去拍照呢~~~
不說什麼~~~當你技術純熟到出神入化~~~
怎麼拍就怎麼好看的時候~~~
那時候你就會被一堆人包圍要你幫他們拍照~~~
而且說不定因為你的技術而讓你多了一筆不錯的外快~~


至於答應拍攝了,就請做到,不要臨時跳票了.....
我是覺得有些時候是因為盛情難卻~~~
有些人就是沒辦法拒絕別人的請求
而且人家家裡有事也不是他願意的~~
你總不可能要人家放著家裡的事不管去幫你拍照吧
我想如果要省下請專業拍照的錢的話..那就要多找幾各可以幫你拍照的人
畢竟你要預防人家臨時有事~~~
逸竹 wrote:
婚攝的團體照變成有人看別的地方


對啊~
有時團體照還真難搞!
DSLR五年前大概可以把妹
現在喔.....

今天去西門町吃飯
捷運西門站出口附近的廣場
隨便數一數就六台
To Tony大大

別搞婚攝了啦!呵呵~
看你的年紀應該也不小了~市場又已經被搞爛~乾脆都給年輕人去玩吧!

走純商業路線吧~
起碼市場穩定價格都有一定水準
最重要的~那種被尊重的立場......都是你在控場子
而且每次的內容與題材還有遇到每次都不同要突破的拍攝過程
應該是較容易滿足~

純商業也較不用一直在尬器材不是嗎!~
To 拿相機殺人的人大大:

這個婚攝工作,老早就想放手了,從四年前就已經開始規劃,也漸漸的布局在其它的方面上面
去年就下定決心要真的放手,而我有的不說,只有一些經驗,
所以在去年也才去辦了兩次研討會,讓自己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去分享
也是希望剛入門婚攝這行的,別踏上了我們以前犯過的錯,減少糾紛,對新人,對婚攝都好
今年跟那兩個婚禮網站不再續約之後,整個才算是真正的放下
目前也只接過去新人介紹來的,很多是新人的家人朋友,平常大家也聊熟了,不接,有點說不過去
我也很想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去走,所以現在是當雜工的日子,一直接各種不同的拍攝工作

原本也有考慮過去數字週刊看看,薪水不低,收入滿穩定的
只不過,我不是那種聽到八卦就可以當內幕的人,所以不適合去那邊上班的
現在我算是已經是在某些程度上接觸了一些商業路線的案子
還不錯,這些,比較可以是加入自我元素去與客戶討論,比起婚攝,都是以考慮新人角度去拍,是不同的
市場價格也真的是有一定的水準,但是相對的,客戶也多是對攝影有一定的水準,也不是隨便就能交差了事的
也真的是每每都需要去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說起來,也是另一種不同於婚攝的成就感

器材..不過就是一個工具,拿對了工具比拿了貴死人的工具,用起來更輕鬆自在
只是很怪異的,滿多人喜歡拿我的器材做文章,我又不是喜歡沒事去血拼換器材的
我也從不客戶強調我用什麼器材,我只會問客戶,看過我的作品沒有,還沒看的請去看清楚再來談
這樣對我來說,客戶清楚我的定位在哪,我好做事的多了,至少不會因為事後落差太大被念

網路上,到處都是那種文章看一半的,話聽一半的
別人喜歡爭排名,搶知名度,那就留給他們去搶
還好我不是大師,只是一個小角色,沒有什麼好去爭的,要爭,也還輪不到我
我現在玩商業這塊,已經玩的很高興了,只是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去改進我的一些技術
當然,這塊市場,我也算是剛接觸兩三年,還有很多地方要去注意的,
但再怎樣,比起婚攝要去瞭解數不完的傳統禮俗,要算是輕鬆的多了

希望未來也能跟你們這些商業前輩多點學習研究的機會
但願不要嫌棄我這個半桶水就好了..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呵呵~剛剛才結束一個通告回到電腦前

是啦!該放掉了~除非一場婚禮你收得到US$:2000~

最多也是把一些您在過去累積的一些不管是被抱怨!被讚賞的一些傳承給需要的年輕人吧~畢竟!再面對中西方甚至其他區域的一些禮節、習俗、甚至忌諱~這些都是學問……起碼對我而言是一件難事~呵呵!總不能啥都不注意的最後因為拍上床才出名……那就難堪了~(和所有媒體朋友的共識是……新聞一爆真的變知名攝影師了~呵呵!)

至於數字周刊……算了吧!我想你年紀應該是不小了~你沒那個體力啦!不過跑線的都只知八卦的皮毛~在媒體……背機器是生態最底層~別去啦!除非你進電子媒體上編輯台或是有能力控前製後製組……不然都是底層是不會知道八卦真相的(相信我!我控過這2組)~日前一堆人在小弟家樓下等那檢察官搜索外交掮客的家~我在樓上抱著小孩吃思樂冰~他們從下午苦守到晚上連飯都還沒吃……你還有那個體力嗎!

至於器材喔~小弟粗淺的經驗是從沒人問過我用啥器材!因為配合媒體的影像應用來選擇用甚麼規格的器材才是正確的吧!!!沒有人怨過我用甚麼器材也沒有人對我的器材驚艷過~因為能將畫面拍出來較重要,那才是換得五斗米的關鍵~

回台灣後我曾對助理說一個笑話~關於商業影像
在一個生態保護區裡的一個古堡中,有這一場世紀婚禮&時尚Party~整合禮服的SHOW,有美食,時尚名模雲集……而主人更利用現場發佈其企業合作夥伴以及最新研發的創新產品!而負責的攝影團隊因為現場與會的人士不可能一一赴全球各處去定CUT,被要求在現場直接將一切搞定並提供出事後發所有稿件的影像……!重點是客戶指定攝影師!

試問~這是甚麼攝影!婚紗?生態?活動?美食?時尚?產品?建築?而若是您~您可以說您是婚攝其他不拍嗎?還是說您是拍婚紗~拍產品~拍生態~而其他不拍嗎!~答案是不行……基於你想繼續在市場存活~你必須去面對!而這一切就完全建立在您的文化基礎上~如何在現場訂出合適的Tone……是關鍵!這一切沒有所謂的制式公式可背~拍甚麼要用時麼相機用甚麼鏡頭還家甚麼濾鏡!然後拍人要站甚麼角度要仰角甚至臉要如何佈光……產品要帶壓克力或是玻璃襯底~誰理你!一切看現場作決定!事實上有收錢就是商業影像~別想太多用你的文化素養去用畫面表現出來~

一個成功的商業影像是否能在第一時間觸動消費契機!這是關鍵~這是人類腦細胞重複多重運算下的結果~不管哪種類別!消費者看到的是視覺的合理性、順暢度、到引起共鳴~最後達到消費目的……這才是一個成功的影像。並非我們在生活中觸目可及夜市或大賣場量販店的型錄甚至是充斥整個網路世界的美女相本~那是粗暴的視覺擄掠行為(雖然很多人都愛看)。這一切都必須在平常做好所謂的Marketing Survey~~『文化』~自己一定要用功!這是嚴謹作業的第一步~因為不管今天拍甚麼......那都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一個成功的商業影像是否能在第一時間觸動消費契機!這是關鍵~這是人類腦細胞重複多重運算下的結果~不管哪種類別!消費者看到的是視覺的合理性、順暢度、到引起共鳴~最後達到消費目的……這才是一個成功的影像。並非我們在生活中觸目可及夜市或大賣場量販店的型錄甚至是充斥整個網路世界的美女相本~那是粗暴的視覺擄掠行為(雖然很多人都愛看)。這一切都必須在平常做好所謂的Marketing Survey~~『文化』~自己一定要用功!這是嚴謹作業的第一步~因為不管今天拍甚麼......那都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這一切沒有公式可套用!你要存活就要面對!
沒人管你用啥機器與鏡頭~你只有在印刷打樣與出牆面大圖時被淘汰或肯定~
而這時就是直接考驗你是否得以繼續存活在市場上的依據了~尤其當你拍完一個段落客戶就直接把檔轉出帶走(這是作業常態所以我們都只在意機器有無TIFF直出)~這是過去讓你進暗房動手腳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是常態~至於網路上~笑笑就好!太多拿著相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走到那都有……台灣密度較高而已~這部分笑笑就好!


對了~我不是前輩啦……市場上還有太多的先進前輩在,小弟只能戰戰兢兢的面對每一個案子盡本分就好~1990到現在一直在搞商業影像~說實話真要重來過………我應該還是選這條路~有機會Tony大哥您不嫌棄找天一起喝杯咖啡再詳聊吧!

以上
這幾天看了您最後的留言,讓我深思了幾天
的確,很多事是得深入考量的,而且不同的行業,有它本身不同的定位點
我不是大師,當然就不可能去定出那種高到嚇人的價格,但也不可能去定出不符合自己經濟成本的價位
我想還有很多事,是需要去好好用心去做的
現在手上還有幾個婚禮的案子還沒拍,還是得心的去做好,等都結束了,就可以好好的去做我想做的一些事了
我也將這幾天我所思考的心得與您分享一下,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歡迎您提出來共同討論
對於廣告,我所碰觸到的還很淺,就以我比較瞭解的婚禮攝影來解說我的看法:

很多時候,很多人把<<專業>>這兩個字定義的很簡單,只要是專門從事於某一個行業時,就是專業了。尤其最近遇到一些算是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往往是自大而非自信,不斷的把專業掛在嘴上,但是所做的,卻可能是十分之一不到

有時要成為該行業的頂尖專業者,除了後天的努力,還有天生的一些天賦條件。每一個行業都有其不同的特性要求。以前當過音響喇叭的測試員,一大群的員工裡,就只有兩個人可以去擔任這個職務,因為不但要能具備比一般人能聽到更大的音頻範圍外,還要能聽出每一個區段的音質表現。這是先天條件,後天的努力是無法去彌補不足的。但還是有很多行業,是可以用後天的努力去補足那不足的地方。

不同的攝影分類,也有不同的專業需求。新聞記者要有更靈敏的新聞嗅覺,室內見建築攝影需要更多的光源控制能力,以我自身經驗最多的婚禮攝影來說,需要超乎常人的體力。這些都是在先天上要有的一些條件,但是也是可以靠著後天的努力去訓練調整上來的。

很多初入這個婚禮攝影行業的攝影人,在拍攝了幾場婚禮之後,當自認為拍的不錯時,就開始志得意滿了。有些人就開始自大了起來,認為自己能比別人拍的更好,就認定自己是專業,更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大師就是唯一了。對於很多的經驗評論,也不能接受了。當有評論不是他所能接受時,就會跳出來反駁。如果能夠拿出證明的話,那是討論,不過很多只是靠著一張嘴拍好照片,真要拿出作品,那是心虛的。我認為當自身處於一個行業越久,深入瞭解一個行業的時候,就會越覺得自己的不足。

婚禮攝影是我最近幾年比較投入的行業,對婚禮攝影的瞭解比跟其它的人像攝影或是建築攝影,我算是瞭解的多一些,經驗也多一些。
初拍的幾年,也曾經認為婚禮攝影是件簡單的工作,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直到近幾年真正的全心投入之後,也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幾年後跟新人的聊天下,找到了更新的看法。

<<專業婚攝>>這幾個字,對我來說,慢慢的有了新的定義。
1、 技術:技術是第一所見的條件,不只是要會按快門,更要清楚何時按下快門,以及如何安排快門下的結果。攝影器材的普及化是好事,但並不能讓人瞬間成為好的攝影師。用心於按下快門,是首要的條件。如果只是按按快門,只能拿出幾張精華的照片唬人的話,總有一天會是被淘汰的。見過很多婚禮攝影師,都是號稱<<全輯作品>>、<<完整作品>>,但是點下去一看,裡面只有幾十張照片,我不相信一整場婚禮就只能拍到這些,如果真是只有這些照片,我相信那不是技術不好就是不夠用心。這個部份,真的只要看過每一場全部的作品時,馬上就可以知道我所說的問題點了。

2、 服務:一個攝影師至少都有好幾十場的經驗以上,才能夠稱之為攝影師,也正因此,面對婚禮中的各個細節會遠比新人清楚,在有必要的時候,要能夠適時的做必要的協助安排,而不是站在一邊如果一根石柱。有時在不同的宴會場合上,我可以看到不同的攝影師。有的很主動的會去拍攝,有的卻是得跟他提醒拍攝才拍攝,如果今天服務的不夠努力,我想沒人會為你介紹客戶,一輩子就只能在那邊不斷的去開發新的客戶,永遠沒人會去推薦你的。

3、 態度:這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今天是新人花錢請攝影師來拍,應該是以新人為重,留下讓新人滿意且能不斷再去回憶的影像為要點 。在不收費的情形下,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攝,怎麼拍都好,新人也不會因為拍不好就碎碎念。但是進入了職業了,就要轉變,不是為自己拍照,而是要為新人而拍,新人要看到的影像,就是我們要拍的影像。這時就不會是<<攝影大師>>>>藝術家>>這些稱號了,這些都不再適合了。職業與業餘的最大差別,一個是要用心為客戶拍攝,一個卻是為自己而攝影,這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我很重視現場的服務態度,我認為這是要進入職業攝影師的第一首要要件。為了最佳的影像,要能放下身段,就算是趴在地上也要趴下去。

4、 研究:每一個行業都有其不同的規矩或是規定。有些是有明文的規範,有些則是大家共同的心證規範。華人的婚禮是由很多傳統禮俗所組成的,很多事物、動作、言詞、位置、方向、色彩等等,都有其不同的意義存在。身為一個職業的攝影師,絕對不能自視過高,不去遵守這些傳統。今天參加一場婚禮,隨時都可能遇到不曾遇過的禮俗,這時,就得入境隨俗。而非自因自我認為就不管這些禮俗,一個職業者,要比新人更熟悉這些規定,甚至要去瞭解原由,如果遇到了有問題時,還可以臨場應變,自然的,會成為一位很好的婚禮攝影師。但是如果不去瞭解,一味的自我抗拒,那就不可能成為好的婚禮攝影師了,因為不懂這些禮俗,如何去掌握到每個禮俗間的精華涵意。我舉個例子,新娘子為何古時是穿大紅花袍,現在穿的是白色婚紗,那可以穿不同顏色的婚紗嗎?有多是這類的例子可以舉用,我也不需要講的太多。我建議那些<<大師>>,多去瞭解一下,免得哪邊因為不懂,結果去觸犯到新人家的禁忌,那就是很尷尬的事情了。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對了, 我六月份空的很,可以跟您約時間喝喝咖啡,我們見面再來討論更多吧
也期待能從您身上學到更多,感謝了....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我想這些婚攝是..要說明
別壓低價格破壞市場行情

新人很多搞不清楚行情
而且一生一次,大家都沒經驗

有些親朋好友義務幫忙
雖說比不上專業,但新人真正花了多少錢?
不用4000吧,但拍的有模有樣的也很多阿..
相信很多非職業的攝影同好或先進一定也常出這種公差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這跟$$無關..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