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今天,我們來聊白平衡~

我常常喜歡手動白平衡

有些問題:

1.手動跟自動條件應該一樣(我沒特意拿白色物品)
但為何總覺得手動比較真實?

2.國際FX01有誰也在用嗎?
他要調手動白平衡有點麻煩耶...要按大概6~7下才會OK,有沒有快一點的方法呢?

3.為什麼準備拍時看螢幕很漂亮,拍後的照片卻嚴重偏暗?室內,未開閃光燈,試過很多模式都一樣。


粉棒的文章分享...小弟又增長見識了
常懷一顆攝影"心",處處都是攝影"眼"
謝謝講解,讓我又補充一點攝影的知識。
這麼詳細的解說
如果在聽不懂
真的該打屁股了...
毛毛貓 wrote:
1.手動跟自動條件應該一樣(我沒特意拿白色物品)但為何總覺得手動比較真實?
2.國際FX01有誰也在用嗎?
他要調手動白平衡有點麻煩耶...要按大概6~7下才會OK,有沒有快一點的方法呢?
3.為什麼準備拍時看螢幕很漂亮,拍後的照片卻嚴重偏暗?室內,未開閃光燈,試過很多模式都一樣。

1.自訂白平衡與自動白平衡基本上應該不會是一樣的,畢竟DC上的白平衡並不是相當聰明;再者,自訂白平衡如果不拿白色為基準,那也沒太大意義。

2.panasonic的自訂白平衡是必須進menu操作的,而一般DC也幾乎是如此。(DC的訴求是輕巧方便,自訂與手動掰咖是很正常的)

3.根據我的經驗,panasonic的lcd色澤通常比較飽滿、亮麗,所以說你回到電腦上看會認為偏暗是正常的。(這時你可以考慮將lcd亮度減低)



jc02140 wrote:
如果在聽不懂
真的該打屁股了...
我也差點要打我妹的屁股了!!!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感謝版主回答


能不能再追根究底問一下:為什麼自動跟手動效果要不一樣阿?是不是手動的效果會較耗時間,所以自動若採取此效果,會跟不上畫面變動?


另外,拍出來較暗是在相機的LCD上,是我沒說清楚。
而這問題,我把慢速快門從1/8秒調到1秒,就OK了。
毛毛貓 wrote:
能不能再追根究底問一下:為什麼自動跟手動效果要不一樣阿?是不是手動的效果會較耗時間,所以自動若採取此效果,會跟不上畫面變動?


另外,拍出來較暗是在相機的LCD上,是我沒說清楚。
而這問題,我把慢速快門從1/8秒調到1秒,就OK了。
...(恕刪)


"自動白平衡"是採取平均式測量,以相機目前畫面中的"進光"狀況,取平均值....

而手動白平衡,則是以您在設定時選擇的那個畫面為主...

兩個看起來很像,但後者有您可以"主控"的地方...您可以Zoom in到某一點,
以那個點為基準測量,這樣可以得到一個"固定"的色溫值....在拍攝多色溫環境時,
這點很重要....

無論相機或電腦的LCD,都不適合當做相片色彩及明度的依據....只能當參考.

jeanny wrote:
看到我數年前整理的"...(恕刪)


看了大大的解釋,真的是很用心的說明了"為什麼要做白平衡設定"?
可惜新手不能加分,不然我就一定加滿分,但至少鼓掌是一定要的啦!!!

所謂的基礎光,應該是目前舞台燈具鎢絲光燈泡的色溫--3200K
舞台上還有使用一些高溫高亮度的燈具(少數),早期拍電影如要模擬白天場景
就會加上"昇溫色片"把色溫提升到5600K左右,晚上也可以拍白天的場景(軋戲沒辦法)
為了亮度的足夠,我還看過一個燈具10KW(約等於27W省電燈泡370顆)當主光(Key Light)

以上所言有點廢話,切回白平衡的討論:
就實務上來說,白平衡對Video的攝影,就顯得非常重要,特別是多機的時候
當只有一機拍攝時,因為無從比較,所以基本設定值只要不是偏差太離譜
也不會有明顯的不妥,但是多機同時作業時,因為導播必須同時在不同機器擷取畫面
這個時候不同機器拍攝的畫面,如果造成太大差異,那導播可能就run不下去(翻臉)
所以不管在什麼場景(Day or Night / In or Out),對白就是一定要完成的準備工作
目的就是讓各機器的畫面呈現儘量趨於一致,在切換畫面時才不致產生困擾
電視台的標準作業還有一個工作人員,專門追蹤/調整每一機的畫面差異(術語為CCU)

jeanny wrote:
平常市面上買到的是5600k的日光片,3200K的燈光片通常得到專門的店面才買得到.....(恕刪)


以前如果買普通膠捲拍舞台演出,送洗時如未與相館申明"去黃",那就很慘了!

eason wrote:
自訂白平衡如果不拿白色為基準,那也沒太大意義。
.....(恕刪)


這句話不能說錯,倒也不全然對,當然有純白色當基準來校正是理想
一般業餘玩家可能就不會隨身準備了,所以才會有ExpoDisc白平衡濾鏡

PS:新手發言如有錯誤或誤導,請指正

最後再提醒想拍舞台的網友,如果現場有追蹤燈(Follow Spot),一定要以它來設定白平衡
因為追蹤燈的色溫通常為5600K(未做昇降溫),如果有現場攝影編組,為了配合作業多半會降溫(變數)
所以演出前以追蹤燈來對白,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通常打在主角上)


jeanny wrote:
"自動白平衡"是採取平均式測量,以相機目前畫面中的"進光"狀況,取平均值....

而手動白平衡,則是以您在設定時選擇的那個畫面為主...

兩個看起來很像,但後者有您可以"主控"的地方...您可以Zoom in到某一點,
以那個點為基準測量,這樣可以得到一個"固定"的色溫值....在拍攝多色溫環境時,
這點很重要....

謝謝~
我想打破沙鍋問到底...因為這問題困擾我好久了

這是自動





這是手動



(卡西歐s2拍攝,中午十二點二十,日光加上省電燈泡)

兩者拍攝時間、取景、縮放等等完全一模一樣(當然也沒Zoom in到某一點測量),為什麼會有差異?
這兩張個人覺得手動較真實,而通常自動與手動會有明顯差別是發生在室內。
自動那張偏黃,中午12點"直射"的陽光下才是5400K,但這裡的陽光是反射進來再反射,因此進入到室內成為照明主光的"反射日光",因為光譜中的紅系波較易在折射時被吸收,因此會變成留下色溫較高的藍系波....此時主光色溫應在6500k以上....

圖中並未看到省電燈泡有打開....因此這裡應是單純反射日光為主的環境....

手動那張,光以牆壁顏色來說是較接近真實色彩,但有些微偏向藍調....

==================================================
以上只是針對照片粗略評估,現場實際狀況不清楚,所以未必正確....

至於兩者拍攝時間、取景、縮放等等完全一模一樣,也沒Zoom in到某一點測量,為什麼會有差異?


這部分必須回歸到照相機本身的測光系統來討論,與現場如何的關係不大....因為您的機器的白平衡運作方式我不了解,只能用猜的....另外,對您所謂"手動"的定義我不是很清楚,我們再來重新界定一下:

一般DC及DSLR白平衡系統有三種模式:

A:自動模式....就是AUTO

B:預設模式....通常分成 陰天,日光,閃光燈,螢光燈,鎢絲燈等等幾種選擇,有的以符號表示,有的以數字表示,這些數值是固定的....

C:自設定模式...在Nikon dslr 中是 PRE 設定,調到此模式時要儘量找一被主要光源照明到的白色體,將之占滿畫面後執行"對白"步驟; 在CANON dslr 中,是選擇任一預設模式拍攝一張照片,然後在MENU中設定以這張當做參考(所以最好也是拍一張占滿畫面的白色物體),接昔要拍攝時把白平衡轉到"自設定"模式....Olympus DSLR方式接近N....canon 較進階的20D 及以上,另有一個自定色溫值的模式,直接可調整機器要對應多少色溫值,以100k為單位調整.....

以上,B及C 都是被習慣稱為"手動白平衡"....其實只有C才可以稱為"對白",因為這種模式下才有啟動機器的"對白系統",B應稱之"預設白平衡"....

通常是較進階的DC才會提供"自設定模式",消費級DC應該只有"預設模式"...

因此,我想像您的手動是用"預設模式",設定在"晴朗太陽"大約5600K左右,因此拍攝約6500K的反射光時,會稍稍偏藍....

至於自動為什麼偏紅?那就是機器本身自動測光問題了,它測到了最高色溫....

不過,也可以想像一下,自動測光是抓"平均光",假設現場有"直射","反射"及"再反射"三種光各1/3,那麼可能測到 (5600 + 6500 + 9000)/3= 7033k....以7000K來拍這張照片,當然會偏紅,因為現場能呈現最接近原色的色溫值應在 5500~6500 之間....

測量色溫的感應器和測量亮度的並不太一樣,特別是色溫值高的光,在亮度上並不明顯,但會影響感應器測量的值....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