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求助]去法國義大利所要帶的鏡頭

大家的實在拍的太好了~
在經過這幾天參考大家給的意見

PO一下整個心路歷程:
1.一開始打算要堅守預算~所以看到各位的廣角照片後,決定要買Sigma 17-70 + 10-20

2.後來看到isaac7818兄的18-200有著如此高的紀實能力,決定只買18-200VR, 畢竟18端望後退幾步應該夠用
(畢竟我50都拿了兩個月了,那一次不是用雙腳變焦)

3.大家的廣角鏡照片實在太美了,想一想,還是先敗入廣角,然後敗Sigma17-50, 回來後在脫手

4.心理轉來轉去,其實VR和F2.8給的效果,在夜間拍攝上面,理論上,都是可以降低安全快門
而且50-200端在紀錄當地的人文,也是很有效低(好啦!我承認我想拍外國妹)
所以還是全都給他入手吧!

最後決定勒緊褲帶,先斬後奏
先敗入18-200 VR + CPL + UV
後敗入Tokina 12-24 + CPL + UV
(有好長一陣子要吃泡麵了!)
======================================
感謝各位朋友提供的意見
如果上面兩個鏡頭順利入手,小弟的配備藍圖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還差腳架和SB-800)
攝影上的問題,以後也請大家指教

ps.大家有超美的義大利、法國照片,也請繼續來po吧!!!
太漂亮了~全加分!
小慎泉 wrote:
請問原因何在呢?不能...(恕刪)


因為著作財產權,你拍了就不會買他們製的明信片或畫冊,

不過羅浮宮真不錯,除了三大鎮館寶外,其他都可以自由的拍。

(還是根本不能拍,我會錯意了???大家都有做啊~)

不過基於保護文物的立場,盡量不要開閃光,以免毀損。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
想請教一下怪醫...SIGMA 12-24可以用偏光鏡嗎?
會不會出現暗角阿?還是只有用在FF上面才會..
如果可以是用多少口徑的呢?....因為我看原廠規格是寫後置 (膠片濾鏡)
如果可以用的話就太好啦~
Sigma 12-24 的濾鏡是 82mm,要裝到他的鏡頭蓋上面
原廠的鏡頭蓋本身就是濾鏡環 + 蓋子的結合
不過這樣套上去一定有暗角,而且 82mm 的 CPL 對小朋友很不友善

我的做法是找一個 77mm 的軟質遮光罩,把接環端切下來塞到遮光罩和鏡片中間,這樣又可以上保護鏡又可以上 CPL 還不會有暗角,而且 77mm 便宜多了
請問大家一下
都說在室內用大光圈+高iso可以解決暗光的問題
但是大家都會用多少的光圈在拍呢? f2.8 ? f4? or?

若是用f2.8, 那麼教堂那麼大的空間
不是很容易就散掉了?
若為了確保全景都清楚, 光圈應該至少都要在f4.5以下吧?

還是說用大光圈的鏡頭的好處是
可以直接使用到4~5.6這段畫質最佳的工作光圈來拍照
也好過最大光圈就落在f4的鏡頭?

masterpiece wrote:
請問大家一下都說在室...(恕刪)


大光圈的短焦鏡頭吧
即使是光圈F2.8也會有大部分都是清晰的

例如20F2.8之類的

另外低光環境下,如果還要縮光圈請仰賴AS/IS/VR/OS等等
如果是N家的話只有一隻18-200可以選
--
大光圈,高ISO???
其實AS/VR/IS有用多了
大光圈鏡頭在此多為F2.8,高ISO加上去也沒多少
以N家的18-200來說的話起跳應該是F3.5.但是VR可以延長的曝光時間比起和F2.8的半格差距就多很多摟

當然,有大光圈,高ISO+防手震是最好的

Andy84 wrote:
不過羅浮宮真不錯,除了三大鎮館寶外,其他都可以自由的拍。


羅浮宮好像沒有東西不能拍的
以前蒙那麗莎不能拍,現在也可以了,不過一堆人擠在那裡,還要先玩一下三國無雙才拍的到

masterpiece wrote:
若是用f2.8, 那麼教堂那麼大的空間
不是很容易就散掉了?
若為了確保全景都清楚, 光圈應該至少都要在f4.5以下吧?


教堂裡面應該都是用大廣角照,變焦超廣角鏡頭絕大多數光圈都是 f4 以上,除了 Canon EF-S 10-22,所以這個不用擔心,除了變焦之外定焦的確光圈可以很大,但是應該很少人帶 20/2.8 或是 21/2 這種廣角吸光鏡的,會帶的人自己應該有本事去克服景深的問題。

至於 IS ...恩這個很重要,所以大概就是 Canon 推出 17-55/2.8 IS USM 的原因了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17-55/2.8 IS USM
這顆鏡頭改天叫我朋友去敗入
上次初買350D
居然就衝了一支10-22
還來不及叫他不要衝動

=====以上為題外話

話說,CPL是偏光鏡,那有沒有某個角度,他是可以讓所有的光線都通過?(就變成普通保護鏡一樣)
小弟沒用過CPL
lifaung wrote:
大光圈鏡頭在此多為F2.8,高ISO加上去也沒多少
以N家的18-200來說的話起跳應該是F3.5.但是VR可以延長的曝光時間比起和F2.8的半格差距就多很多摟


請問高iso加上去沒多少是指和多少作基準來比? iso100?
若能上到iso800或iso1600那EV不是就差了3~4級了
這樣效果應該有明顯差異了吧?

另外, 有IS/VR..等快門是不是也可以再慢上約2~3格?
所以若鏡頭有此功能,則光圈少個2級之內,其實應該是剛好balance回來囉?

那這時我想請教一下各位有經驗的前輩
假設沒有防手振系統的廣角鏡 (一般應該都沒有)
iso大約會用到多少? 800?
光圈呢? F4 ? (假設) (其實與F2.8也只差一級)
那麼快門大都會用多少較保險? 1/30?
如果這樣,此時相機的曝光值應該約為 12
在室少若非為了拍攝玻璃內的展示品應該都不會上CPL
所以應該不用因此而修正EV了吧? 還是會再作EV補償?

所以若以一般較普遍的室內暗光情況
是否大家都是約以上的拍攝條件來加減?

masterpiece wrote:
那這時我想請教一下各位有經驗的前輩
假設沒有防手振系統的廣角鏡 (一般應該都沒有)
iso大約會用到多少? 800?
光圈呢? F4 ? (假設) (其實與F2.8也只差一級)
那麼快門大都會用多少較保險? 1/30?
如果這樣,此時相機的曝光值應該約為 12
在室少若非為了拍攝玻璃內的展示品應該都不會上CPL
所以應該不用因此而修正EV了吧? 還是會再作EV補償?


這張是...
iso 1600. f4.5, 1/13 (我的無防手震極限....),轉 RAW 再加 1.5 EV,所以應該是 iso1600, f4.5, 1/8 左右,在暗處拍攝,開 M mode 比較保險
聖母院裡面真的是太暗了....跟看歌劇没兩樣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