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俺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二手的...
四萬的預算...可以買俺的400D組...
真的建議,朋友的話可以聽,但真的要聽聽自己的心聲
俺老EOS10QD底片機,拍的不怎樣,還是可以得到很多自己要的感覺
老EOS10QD
Hobo流
是利用器材的最大原則
當你不確定自己該往什麼方向投資時
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一套中規中矩的器材
在自己所能負擔的限界下
進行拍攝動作
然後進一步省視自己創造的影像
哪些可以完全切合拍攝出發點
哪些可能是因為器材限制而無法突破
哪些則是在技術面與觀念上需作修正
一步一步累積對於器材的需求性
這是最好的方法
市場當下合理的基本機身加KIT鏡頭
普遍來說價格大約是25000
如果是二手行情的話,就更低廉了
所有在數位普遍下受影響而想入門的朋友們
都可以從這個基礎點上來消費
進而了解自己對於器材的需求程度在哪裡
傳統的單眼相機在底片耗材限制下
往往需要比數位器材投入更多拍攝動機與技巧
試想操作一部全機械相機
當機器只能幫助你完成測光動作時
光圈、快門間的配合完全取決於個人運用手法
這當然是訓練控制這些變因的一種好教材
如果連測光都沒有的話呢...
相信拍攝時對於光線掌握的能力勢必要更準確
拍攝者是否具備這些技能在現今數位自動相機浪潮下
或許不被重視
但可以理解的是
這些都是攝影最基本,也最紮實的觀念
想拍,是一件好是
從這個點慢慢擴大想拍什麼、怎麼拍、用什麼拍等
才是走在這條路上最艱辛的課題
許多有經驗的攝影者都會建議進入這領域的朋友們
先以嚴謹的技法以及清晰呈現的主題為訓練方式
當你可以完全掌握器材,並且熟析各項環境的拍攝條件時
融入具體的個人意念才會更加有意義
這也是"製造"與"創造"間的差別所在
小小心得,與你分享
scotthsiao wrote:
有了DSLR 之後,手感一直不對,拍出來的效果也不太對 ........(恕刪)
我也是用慣傳統相機, 數位的好像怎麼拿都會震動到, 很不習慣. 因為很少拍了, 所以舊機將就著用, 反正相館會燒光碟給我.
DC相機或許不用洗底片, 好像很划算, 但是我所知道的電子相機, 好像都是用個3年就差不多了, 如果把這個算進來, 對少拍的人來說並不划算. 一台傳統相機可以用很久.
每洗一捲4*6, 底片+沖片+相片大概要300元. 如果花3萬買個DC, 3年內拍不到100捲, 都算浪費.
現在DC的效果真的還不錯, 剛入門練習一定會拍大量的照片, 所以用DC練習是很不錯的選擇. 至於CCD色彩失真問題, 底片也有, 那是它的特性, 要去適應它, 不要去怪那種東西. 如果覺得有妨礙, 換用底片也不錯.
初學者其實不需要太貴的東西, 真的. 等你把眼光練好, 自然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個人是建議您先買台2手的入門級的DSLR不管是C家或是N家的產品都可以.
鏡頭搭配副廠旅遊鏡18~200mm.這樣一來預算應該在你的範圍之內.
因為18-200這樣的焦段足以應付各種場景了.這是省錢的作法.
買DSLR要有個認知.就是機身是消耗品.功能與畫數需求不大.即使是低階入門機
也是可以用上個5年.若真的覺得不夠再來進階中階機身.因為
5年後出產的低階機種已經比現在的低階機身強上不知多少倍了!
鏡頭是一種長期投資.(一種長期盤跌的投資.除非是絕版銘鏡價格還可翻漲).
好的鏡頭至少可以用上15-20年.(好好使用保養.鏡片不刮傷.長霉).
買了DSLR之後.自己也要多做功課.各種白平衡(什麼樣的場景.光線該設何種白平衡.)
都要知悉.參數要如何設定.可以多爬文章多問別人.即使是低階入門單眼數位也可以拍出好的影像.只要白平衡參數設定正確部會比底片機差到哪去.
最後祝你領略到攝影的樂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