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報導】旅遊記者的相機/敗家經驗談

helice wrote:
鬥士們,咱們白革命了...(恕刪)

先連結一個友版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66590
真的很羨慕美國的購物環境,
連車這種價昂折舊高的東西都可以一換再換,
在台灣呢?
是處女情節太嚴重了嗎?
記者中肯的說出消費者的心酸,
確有許多消費者熱愛這種心酸,
還不只在M01,在其他攝影討論版也充斥這種調調,
真的是很
沒錯!小弟也不想買到被一堆人用過的,
但前提是用新品的價錢買到展示很久的,
只要價錢合理,二手品也是一堆人買阿?
不然Y拍上那一堆鏡頭是怎麼回事?
只要沒有明顯使用痕跡,除了店家之外,
有誰知道那是新品,還是上週的展示品,
應該也有一些前輩老手們跟店家交情不錯,
但每一次進去看機玩鏡之後都一定會買嗎?
那那些相機鏡頭都跑那裡去了,
還不是那些『那我要一個新的』的人買去,沒錯吧!
小弟也幹過看了很久卻到別家買,
為什麼,價錢相差太懸殊,或是服務不得我心,
一顆4萬的鏡頭有多少人會為了100元跑大老遠去買,
一定會有,但也不多吧!
小弟唸書時會為了一張CD而把員林的山海山、龍之海、光南都跑遍了,
只為了看看能不能便宜10元,
現在呢?光停車就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油錢停車費,怎麼可能還幹這種事,
只要明昌的價錢小弟覺得可以接受,就懶得再跑其他家,
有時明知道明昌比較貴一點,
還是會跟他買,因為要買他的服務嘛!(小弟是M家的)
小弟沒在博漢區買過東西,
但博漢區店家的態度如何小弟絕對可以想像,
因為那是台灣社會的縮影,
包含明昌也是一樣、手機行也是一樣
有多少手機行只提供展示機了,
沒要求每一顆鏡頭都有展示品,
但起碼熱門的應該有吧!
真的有客人上門來要看C家的1200MM也不會有店家有準備展示品,
那準備個50MM85MM真的有那麼難,
無意針對發文支持店家的大大們,
但消費者的權益不應該就這麼沒了,
有大大說如果把消費者權益無限上綱的話........
羊毛就一定出在羊身上嗎?
小弟怎麼覺得美國的東西比較便宜,
而且消費者的權益比台灣好多了,
那是他們的消費者爭取來的啊!
並沒有要大家盲目的、民粹的、『顧客永遠是對的』無限上綱爭取自己的權益,
但絕對有必要為自己爭取,
不用為商家太過擔憂,『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當遊戲盜版太嚴重,在遊戲本身賺不到錢,
就會有人發明線上遊戲收月費的模式,
當線上遊戲太多不見得每一款都能出線,
就會有人發明免月費賺道具、服務的商業模式,
當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正視自己的權益,
向店家要求試機試鏡,自然會有店家願意提供,
『不管他們是自掏腰包、向上游廠商凹、還是買二手的、、、、』
增加來客率、提高留客率的模式是店家要去傷腦筋,
不是消費者,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看法,給諸君做個參考!

eason wrot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恕刪)


有想過,這個日後就是店家便宜出清的展示機,
Sharp LCD TV 這類高價電器都有展示機了,
想不出來相機/鏡頭為什麼不能有
看了這個討論之後實在有點感觸,卻不知提出之後是否會引起其同好們不同的觀感!
有位友人是經營一家器材行,他早有歇業的打算,因為從傳統演變到數位的重大改變,現金進貨的商品一但有新型號推出就得賠售;再者網路的發達,大家競相在網路查詢比價,卻往往在店家試玩後,只為了區區二、三百元的價差,然後連個謝謝都沒有就掉頭就走人的,他還得陪著笑臉打哈哈,這是我在他店裡實際碰過幾次的經驗!試想每個店家銷貨成本都有他的租金、人事成本、進貨時間數量、現金或票期等變數,做生意不外是將本求利,易地而處如果你是老闆會作何感想?
換個角度想,像eWhat等以網路行銷為主的店家,租金、人事成本等應該會比博漢特區的店家低,售價便宜一點也不足為奇。再者客人都要求測試,相對的就是店內很少有沒被測試過的新品!我想要說的是以客為尊的理念並不等同於某些人花錢就是大爺的不正常心態!某些以販售水貨為主﹝尤其是自行進貨﹞者,通常都有從日本採購的管道,而熟悉日本市場的人,應該都知道日本進貨有大量購買折價優惠或者以八折左右購進新同品的管道,如果我有足夠的資金,我大可以以此方式經營一個店家,既可以滿足目前這種消費型態,獲利也絕對比傳統經營的店家好上許多,而那些貪小便宜的消費者恐怕吃了悶虧還沾沾自喜甚或競相走告呢!
由於很多朋友知道我有位經營器材行的友人,以前常會要我代為購買,我幾次代買交付之後卻聽到怎麼比別家還貴的回應甚至連個道謝都沒有,我先行墊錢花時間跑去代購,連車馬費都倒貼了卻好像私下賺了多少似的,後來學乖了敬謝不敏!現在連代為詢價都懶了,十之八九問完之後都是網購,再下去恐怕連朋友都沒得做了!
有些人經常抱怨公司貨比水貨貴上多少,卻都沒想過代理商需要負擔維修人力與零件備料的成本,以我這種從事攝影工作者,攝影器材不過是一種工具﹝吃飯的傢伙﹞,熟識的朋友絕少會為了幾百甚或千把塊的價差而斤斤計較的,要求的不外乎器材的穩定與完整售後服務,相機一有問題要求代理商再最短時間修復而不是排隊待修,也必然已經付出相對的代價!反觀有些為了些許價差卻斤斤計較,一但相機有問題店家代為寄回日本維修卻未上網抱怨發牢騷的,不知又要麼說呢!
小弟之前也曾在博漢區遇過跟這位記者大哥有過相同的購物經驗,所以也發了一次有關的討論,想聽聽網友們的意見,由於小弟因為在日曾待過10年的時間,深知日本國內的那種服務態度在台灣不太可能會出現,所以在探討時,從不提說為什麼日本可以,台灣不行的論點,沒想到講到最後完全被扭曲解讀說成是沒做功課 真的是讓人提笑皆非 有沒有做功課 跟博漢區那種有確定要買才給試的不成文規定有關嗎?
服務不好的原因也很多吧,據我自己與日本人相處的觀察,日本人然鮮少殺價,出手大方,且他們有願意多花一些錢享受好的保固以及售後服務,但是台灣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喜歡貪找最便宜的店家,一方面卻又希望有好的保固以及售後服務!俗話說,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那有這種道理。台灣的整體服務升級不只是要靠店家要提升,消費者也該提升,我個人認為不要因為多個兩三百就掉頭走人,如果店家的售前後服務好,那是三五百都買不到的!
光去店家理論的車費可能就不止三五百!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