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相機板無敵金句

"最重要的是鏡頭後的東西"這句話真是酸啊! 酸到有一段時間開箱文都消失了。

您看有5D的同好不少可是有誰敢寫個5D開箱文。 這句話已經讓這個分享討論空間變質了。
這算是"一般"的鳥照片吧。前面貼的是一點趣味性強的。

Camera: Canon EOS 5D
Exposure: 0.013 sec (1/80)
Aperture: f/6.3
Focal Length: 280 mm

鏡頭本來就有天生的特性,這點是絕對的。
追焦準讓你省下IS/VR的錢、白平衡準讓你一開機就拍、色彩漂亮回家立刻上傳免後製、會構圖讓照片不用切就極有味道,所以技術當然也是有高低之別。
對於一個主題,一個想法,一種感覺,想透過照片說出來,那是每個人對"美"的感覺不同,說故事能力的不同,當然,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但是能夠只用這三個要素(鏡頭特性、技術、美感)之一,去質問別人為何如此如此 ,是很好的嗎?
比方說有朋友想要買50F1.0L大光圈定焦,立刻有人跳出來說 50F1.8也很不錯,"XX頭比較重要"
比方說有朋友分享器材介紹,又有人說構圖如果如何如何、光線如何如何,"唉,XX頭比較重要"

沒有合適的鏡頭拍不同的題材,一則是很特別,二則是很辛苦(就像前面拍鳥,有望遠很好拍,沒望遠就拼好運氣--那天是雛鳥,幾乎不怕我,所以是貼上去拍的。至於拍微距,如果沒微距鏡幾乎拍不成)。

沒有好技術,自然用器材可以增加成功率(手振、補光、高ISO、連拍),但是這難道是器材的錯?器材進步本來就是應該的,善用器材解決自己拍照的問題也是應該的。至於發揮到極限之類的說法,基本上是認同,但是並不全部。我能接受的是手上有什麼鏡頭就要努力的去用它,用它在不同的場合去拍去體會不同鏡頭的感覺。但是有玩RPG的朋友都知道,沒有一個主角在打魔王時還是拿一出場長老送他的小刀吧?沒有朋友在學會開車之後還是只靠雙腳(走路去紐約?忠孝東路走九遍?)吧?莫非這也是沒有善用器材?沒有發揮極限?
像蟑兄(or姐)拿出來的照片就讓我想很多,先想了第一個答案,但在猜錯之後,覺得或許是追焦,只是在之前從來不知追焦也可以這樣玩,就想要來練習用用看再說。從這種角度來看,除了器材本身之外,也完全同意對器材的掌握度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美感,其實拍起來會很辛苦,我總是拍家庭生活照,反正就是殺記憶卡,2機3鏡合計13G的CF又只拍JPG其實很難拍到滿(連999以下都見不到),反正就是覺得很有意思,相機就拿出來拍了,反正拍完了又不怕HD被放到滿。所以如果沒有美感,頂多就是後製剪裁掉不要的成份,以及去臨摹別人作品(構圖取景角度之類的),只要對拍照有興趣有學習,遲早會進步的。

所以,真的是XX頭比較重要嗎?器材與人其實都一樣重要,缺一不可,未來在版上有先進在說這句話之前,只希望您能多告訴我們這些後輩"為什麼"你會說出這句話,畢竟交流才是成長的開始,朋友間學習才會讓彼此成長,


但若沒有這樣的交流只想當十五字大師,那可以至DxVi....,那邊蠻多的大師
呼~

我一直對自己說「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這句話~我沒記錯的話,我很少對他人提到。

我會這麼說,其實是因為我自己並沒有非常大的預算買器材
然而真正開始拍照,也才兩年左右
手邊的器材始終沒有更新~(Nikon F80, Nikkor 28-70/3.5-5.6D, Nikkor 70-300/4-5.6G)


如果,A鏡頭B機身可以滿足你~
那麼這就是你的機皇與鏡皇

"拍照本應當是開心的"


"攝影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補捉/創造心中的那份感動"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我常會檢討自己到底技術有沒有進步,也很認同那句什麼頭的金言,
只是不能認同三天兩頭就衝出來放砲的那些人...

不過本樓有些大大提到的用語我就覺得還好,
有許多人會在後面加上"滿15字沒?"或是"您的.......15........."
一方面的確是在湊字數, 一方面也諷刺這個規定吧...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十分認同發言人的感覺而發表附和,
其實湊湊熱鬧也好(而且他想回應的東西說不定前面的人都講完了),
至少讓發言的人或是開樓的人知道,
他的觀念或是他所遇到的狀況, 是不是很多人都遇過...
所以湊字數的文章我個人抱持著贊成的態度,
當然, 版規有他的道理, 就不便評論了...

另一個常見的,"直上"...
我也覺得還好,
因為那也是一些用戶的經驗,
比方說某些產品分三個等級,
最高等級與中間等級差價不大, 但有些功能可能差很多...
(像 SB600 跟 SB800, 很多用家都說要"直上", 一定有他的道理)
很多人就建議"直上"囉...
不過或許對短時間經濟情況比較差的網友來說(希望大部分經濟情況不好的網友,在長時間以後都變成有錢人),
這句話或許就聽起來比較...(該說刺耳嗎?)

總之, 我覺得只要不是出來教訓人的文章, 我都抱持著贊同的態度去看的...
(個人有一個偏見, 就是, 就算你是大師級人物, 你也沒有資格教訓我, 因為你不是我爸, 也不是我老師, 也不是我前輩[因為我根本不是"攝影界"的人, 你奈我如何?]...更何況, 真正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的人, 必定有他的修養與氣度, 其他的...充其量只能算是比較會用器具的人而已)
這些出來"教訓人"的人, 本身 EQ 應該低到爆,
想想你與朋友, 同學, 同事或是客戶溝通時,
如果意見相左, 你會用 "教訓" 的語氣嗎?
或許該說, 用 "教訓" 的語氣會得到好的效果嗎?
就算人家沒 "頂" 你, 我想也在背後罵你吧!
(喔, 對了, 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他們家裡有錢有勢, 不需讀書工作, 所以沒有同學同事, 也不需要面對客戶, 所以他們不懂得什麼叫 EQ, 真是抱歉...)

我很欣賞樓主的勇氣...當場就加了5分,
在這層樓建起來之前, 很少有人敢站出來說這些, 包括我在內,
(被人家講了, 還要心不甘情不願的道歉...還有一個傢伙說過"你這什麼態度阿?"的話哩...我實在很想回, 你是什麼東西阿?! 但為了版的和諧, 只好吞下去)
(奇怪了, 我看 D200 就只為了貪圖他的畫素, 又怎樣? 是錯的嗎? 一定要為了對焦快, 對焦點多才是對的喔?!套用一句周星馳電影的常用語, 吃屎吧你!)

樓主, 加油!
其實我覺得換、買器材,除了有得用之外,最重要的是得到一個”爽”字以一般使用者來看,買來真的是要拍出驚天動的照片嗎?買來爽的成份居多吧。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大大們才來PO開箱分享文囉,但總是會有些人要用自己的觀點去酸一下(或說建議一下好了)”頭比較重要”
我就不相信這些人只有一隻鏡頭,如果只有一隻鏡頭,那我就會說為什麼用小DC就好,因為)”頭比較重要”,如果是用小DC我就會說為什麼不用手機照就好......以此類推
插嘴一下, 在這板上真正靠相機吃飯的人應該不多,而是對攝影或相機有興趣的發燒友或者像我一樣是假日時偶爾想拍拍照的比較多才對(我猜。。)
既然只是興趣, 那要用什麼方法, 什麼相機, 什麼鏡頭, 什麼閃燈, 什麼底片, 沒有一定的標準吧
只要自己照的高興, 那就可以了, 管別人用什麼配備呢
君不見路上一堆小妹妹, 用手機拍自己,自己的皮包, 吊飾, 指甲, 還擠眉弄眼,
不要說是布列松或宋坦的理論, 她們恐怕連一般攝影的概念也沒有,
然而卻可以拍的很高興, 然後傳給朋友們欣賞
我想, 這才是攝影的樂趣所在吧
不講了, 免得又被貼上標籤。。。。。
不過我還是很好奇,
那張西門丁空無一人的照片是怎麼弄的, 我到現在還是想不出來。。。。。




士多啤梨踢皮球
其實會提到"拍照時,最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那顆腦袋",
主要的目的無非是要提醒攝影人,器材雖然是功能強大,
不過,如果一直在換器材,一直在玩器材,
或汲汲營營地在追求器材的完美,
最後只會變成攝影的工匠,或器材的專家,
可是,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您賞玩器材間流逝了~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一天24小時,
如果您花很多時間在比較那個器材比較好,那家鏡頭比較差,
那請問您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去拍照?
或者在拍照時,還能真正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要如何用自己的心中的想法或拍攝的風格去表達眼前的事物,

或者您是屬於猛按快門,其他的回家後製再說~

希望喜愛攝影的人共勉之~
當然啦,善用器材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與建議,但不可否認的有些族群是玩器材的成就大於拍出來照片的成就。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以後的高階DC,會具備拍照支援系統,
不論構圖、採光…,只要離標準差太多,
就會在左上角提示一個『X』,
這樣一來,連傻瓜都能拍出好照片,
醬鏡頭後面那顆頭就可以癈掉了…哈哈。
活了三十年才開始敗家 我是不是很失敗丫
Bu11dog wrote:
最重要的是鏡頭後的東西

這話沒錯啊,沒機身怎麼拍?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