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PS-c 的解析度(畫素)極限

meridian wrote:
photograph...(恕刪)


我的意思倒不是說DC幹掉DSLR啦 (雖然有時候真的差不多)


如果兩者影像解析力相同的話
在像素相接近的狀況. 目前DC的感光元件大小幾乎只有APS的1/6或更小

所以DC鏡頭本身的解析力是超過135 DSLR鏡頭不少.
唉,我想太多高手懶的回這種文了,其實大家找一找本站內的文章就夠多了,
不過,誰才是對的呢??文多的就是對嗎?看的人自行判斷了.
消費機為什麼比不上DSLR?此文多有討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719528&p=2
試想,從體積,重量,用料,價格,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DC的鏡頭比DSLR的定焦鏡還要好,有道理嗎?

從第二樓就嚇我一跳

大家言之鑿鑿
不信都不行

你相信那種說法呢?

alberalber wrote:
從體積,重量,用料,價格,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DC的鏡頭比DSLR的定焦鏡還要好,有道理嗎?


DC鏡頭用料不見得差到哪裡去喔

同樣S100FS
http://fujifilm.jp/personal/digitalcamera/finepixs100fs/feature003.html
FinePix S100FSに専用に設計された10群13枚構成の28mm~400mmズームレンズには、非球面レンズと異常分散レンズを採用。非球面レンズは、歪曲収差を抑え、光を効率よく一点に集める理想の曲面をもち、少ない枚数のレンズで高い光学性能が得られます。さらに異常分散レンズが色収差を良好に補正し、望遠撮影時にありがちな輪郭部の色ずれや色にじみなどを低減。ズームの全焦点距離で高い解像力と優れた描写力を発揮します。また、複層コーティングすることでレンズ鏡胴内の不要な反射光を抑え、ゴーストやフレアを徹底的に排除した抜けのよいクリアな画質を実現しました。

有非球面鏡片. 有低色散鏡片. 全鏡組一共13枚鏡片. 含防手震機構
而且與機身一體式. 可以針對感光元件最佳化設計
(正好olympus版現在也在討論光路直進問題. 在DC上就完全不必擔心這問題)

但因為感光元件小. (2/3型約APS的1/4大). 體積小很多.
加上大量生產.
所以價格自然不會像135 SLR鏡頭那麼貴.



ps.DC鏡頭解析力高. 並不等於DC所拍攝影像解析力會比DSLR高. 因為要考慮片幅的影響.
文包 wrote:
DC鏡頭解析力高...(恕刪)

我只問,用什麼東西,去量這鏡頭的解析力?
肉眼、感光元件?

那量DC鏡頭的,跟量SLR鏡頭的感光元件有沒有一致?
量測工具的基準,先抓好,再來說吧……

阿如果,片幅、成像大小不一樣,那哪來的基準說DC鏡頭解析力高?
xwing wrote:
阿如果,片幅、成像大小不一樣,那哪來的基準說DC鏡頭解析力高?


前面已經有引圖了. 單位是空間周波數(線/mm)
單位是一致的
且空間周波數與片幅並無關聯
這是鏡頭本身的性能指標

至於相機拍攝影像的解析力. 則直接看Dpreview的iso12233測試結果.
單位是L/PH(總線數/邊長)
這個邊長就跟片幅有關係


剛剛順便看到G10的測試結果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g10/page23.asp

好高 真的假的....
DC需求的鏡頭解像力的確是比DSLR來得高許多, 主要是由於其感光元件的單位pixel size都比DSLR來得小(1.75micron or smaller), DSLR的pixel size約落在4.x(50D)~8.xmicron(全幅千萬畫素)左右...
DSLR鏡頭會粉貴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因為感光元件大, 鏡片設計大, 成本高, 而且鏡片加工良率低, 因此整體價格較高....
文包 wrote:
前面已經有引圖了. 單位是空間周波數(線/mm)
單位是一致的. ...(恕刪)

對啦~我知道,那是〝物〞,不是〝像〞,前面那個物是一樣的,MTF那些線條是固定的,我知道啦!
我現在說的是,鏡頭成像,後面的那個〝像〞!
測量〝像〞的標準在哪?

你拿,DSLR用它原本的CMOS,DC用它原來的CCD,
然後拿來比較〝鏡頭〞解像力?說DC的鏡頭解像力較高?
兩個感光元件是一致的嗎?感光像素一樣嗎?有沒有經過校正?

還有,你給的那鏈結,那比較的不是〝鏡頭〞解像力,那是相機整體解像力!
包含鏡頭、機身、感光元件及運算處理器,更何況如果真的要客觀,量測幾次?拍照時,光源的穩定性?……等等。
alberalber wrote:
唉,我想太多高手懶的...(恕刪)

一篇blog的文章就是對的嗎?
DC的鏡頭當然能比的上DSLR鏡頭
這是因為DC鏡片小, defect能控制在更少的水準

別的不說, 你看做半導體用的曝光機為什麼要從stepper變成scanner ?
吃飽太閒把自己搞那麼累, 改成scanner沒事要多出一堆dynamic problem
只有蔡司在爽, 別人在累? 這樣有道理嗎? (如果是canon, nikon的話, 就變成只有光學部門在爽, 其他部門在累)

why scan?
你進半導體廠一定都會看到這樣的解說:
scanner可以有較大的field size, 可以做到26x33mm
stepper只能做到22x27.4mm
scanner可以有更好的cd uniformity

why scan? 說穿了其實就只有一個理由, 面對越來越小的製程, 所需大且高品質的鏡片做不出來
用scanner, 鏡片只會用到大約100x30mm這麼大的範圍, 就能曝出26x33mm這麼大的field
用stepper, 需要110x135mm的鏡片可用區域才能曝出22x27.4mm的field

如果DSLR的鏡片能做到DC鏡片的quality, 解像力一定更上一層樓
有人提出有趣的想法...
不然同樣讓DC鏡頭,跟DSLR鏡頭對DC的感光元件成像來看看怎樣的解像能力好?

不知道有沒有高手能夠有那個財力挖開來測,小弟期待中並且認為"花比較少錢完成的DC鏡頭"配合DC感光元件取得的品質就能比花更多錢的DSLR鏡頭配上DC感光元件還要好(其實不用想,了解成像原理就可以理解了)

英國BBC上次搞了Film vs Dslr,咱這話題炒熱點,搞不好他們就能搞出DC vs DSLR@MTFPS(mtf per price?)

話說回來...某A的機身贏D,感光元件也贏D,運算機能也贏D,最後結果卻輸了...那結論不是某A的鏡頭輸D嗎

再多虎爛一點,不管到哪個車討論區,一定會有人拿小cc引擎的每單位排氣量馬力來上訴大cc引擎的威能,其實對動力設計有sense的就知道小cc引擎確實可以輕易得到較好的馬力/排氣量比,但這並不表示大cc引擎完全沒價值...而且事實上就是大cc引擎的車型往往都賣的比較貴!反過來看DC跟DSLR的狀況,其實還算得上有點類似

然後這個部份可以停住了嘛

想多看點高手解釋一下APS-c的畫素極限的定義,跟鏡頭/感光元件/晶片運算之間的關係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