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PS-C愛好者來簽名吧

iamina wrote:
也就是那本雜誌上面寫...(恕刪)

這我就不知道了耶
原先也在猶豫要打APS還是APSC

我說的雜誌很多錯誤但也大部分都是對的阿
Nikon D80+Sigma 18-50 f2.8 MACRO+Tokina 50-135 f2.8+Nikon SB-600+Nikon FM
這真的是支持嗎?

先定義aps-c就是要乘上1.6的小尺寸CCD或CMOS。

好。

當有一天,全幅跟APS-C一樣大、一樣重時,你選哪一個?價錢一樣時?你選哪一個?

老實說我並不是喜好APS-C,而是只能選它。不是支持。

你呢??
kevin628 wrote:
當有一天,全幅跟APS-C一樣大、一樣重時,你選哪一個?價錢一樣...(恕刪)


FX 鏡頭,要做得跟相同規格的 DX 鏡頭一樣小 (或一樣輕) 是有點難啦。FX 機身的五棱鏡,也不可能比 DX 機身的五棱鏡還小。所以 FX 機要做得比 DX 機還來得小 (或做得一樣小) 有其無法突破物理限制。

當然如果 FX 機學 Micro 4/3 系統,放棄 "單眼反射式" 的設計 (也就是去掉五棱鏡與反射鏡),它鏡頭與機身才有辦法有意義的縮小。但是嚴格說起來,這樣的相機就不能稱做為 "單眼相機" 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js-studio
本來也很哈FF
後來想想其實沒什麼必要上去

主要原因在於:
1.比較便宜
2.比較輕巧
3.機身性能和畫質已可滿足
4.即使留在最低階機身能力還是會不斷進步

不過就如同前面所說
其實有一半以上的重量都是在鏡頭上
所以還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更輕便的鏡頭可以搭配
(像我手上的D40就有一堆鏡頭都沒辦法吃)
kevin628 wrote:
當有一天,全幅跟APS-C一樣大、一樣重時,你選哪一個?價錢一樣時?你選哪一個?(恕刪)


先了解 APS-C 先天上就是會比 FF 便宜且輕,先刻意忽略這個條件就是不合邏輯的,
這也是我支持 APS-C 的原因,

在畫質已經可以讓我滿意的情況下,鏡頭有機會可以變小,尤其是高倍率鏡頭。
景深對我來說也比較好控制,不會全都是淺景深,
我不會砸錢在 FF 上 -- 只因為他看起來好像比較好或比較貴,或更單純的爽度高。

反過來問,APS-C 如果高 ISO 跟 FF 表現一樣,不用轉換倍率,
你選哪一個?這同樣是不成立的假設。
frankw wrote:
先了解 APS-C ...(恕刪)


抱歉,大概我說不清楚。

我的立場是,支持aps-c是因為它的ccd/cmos小才支持的?還是因為它輕?

當aps-c要做得跟ff一樣大時,要做得一樣重時,還要支持aps-c嗎?

輕巧不能當做是aps-c的特點,消費相機更輕巧。

我不支持aps-c,我會買它,純粹是我只買得起它。
kevin628 wrote:
輕巧不能當做是aps-c的特點,消費相機更輕巧。(恕刪)


你講到一個重點,但目前的消費相機 CCD 過小有個致命缺點,
就是景深…,很難在需要時表現出淺景深效果。

如果這個問題是可克服的,在往後能出現消費相機大小的 CCD,
畫質也能接近 APS-C,又可換鏡頭…,
我只能說:鬼才要去買那個 FF 相機咧,半價我也不要。

目前 APS-C 或 4/3 系統是比較適中的解決方案。
更營養 wrote:

這我就不知道了耶
...(恕刪)


APS三種規格(H、C、P)- 指感光元件:

APS-H,16:9
APS-C,3:2
APS-P,3:1
re2concept wrote:
FX 鏡頭,要做得跟相同規格的 DX 鏡頭一樣小 (或一樣輕) 是有點難啦。FX 機身的五棱鏡,也不可能比 DX 機身的五棱鏡還小。所以 FX 機要做得比 DX 機還來得小 (或做得一樣小) 有其無法突破物理限制。


FX鏡頭要做的跟規格的DX鏡鏡一樣小是有可能的(可以參考Leica R系統的鏡頭,同樣規格上有些鏡頭設計的比日系廠商的鏡頭還要小,M系統更不用說更小顆,但是在設計大小與產品價格上要如何取得平衡)

FX機要比DX機要小也早就實現了(請參照canonEOS 300系列底片機,其大小就相當於目前canon百位數機身等級DSLR相機),各家入門級的SLR都很小巧


另外講到五陵鏡,通常只會出現在高階的機身上使用,五面鏡的使用比較普及
秀蓮 wrote:
小弟也欣賞APSC輕...(恕刪)


對啊~
如果1D3的功能篇幅可以塞到450D裡面應該就更輕便了~
不過到時候拿在手上目視的爽度,和拿在手上的爽度,應該就會蕩然無存了吧~
應該還是很多人喜歡~數大便是美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