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suki wrote:
技術上應該可行了 但...(恕刪)
同意hitsuki的說法
會拿 DSLR 出來拍照的人都是為了它的高畫質
高畫質的來源來自 DSLR 有很大片的 CCD 或 CMOS
感光元件越大畫質越好
這麼大片的感光元件一直開著
是很耗電、很熱、燥點也會很多的
Sony R1應該是這樣取消錄影功能
- - - - - - - - - - - - 我是分隔線 - - - - - - - - - - - -
拿Live view的CCD拿來錄影
應該是比較可能的方法
只是因為架構的關係
Live view 經過了很多反光鏡
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應該很不好
拿著這麼大台的機器
拍出的效果不如小小的DC
我相信這個功能應該沒人會拿來用
機械的層面遲早可以被克服,但是會不會影響成像品質?
DSLR就讓他走專業路線不是更好,為什麼一定要加入攝影、錄音等功能呢?
到頭來是不是也順便將電話跟PDA功能一併加入啊?
功能區隔的部分在電話、DC上面已經漸漸模糊掉,如果又讓DSLR重複這個區塊,我想壓縮的不僅是產品的生存空間,『是不是必要性』與『價格』才是消費者關心的焦點吧。
一點個人的觀點!!
DC(Dslr)講求的是"相片"的成相畫質.
有做動態攝影沒啥不好....會用的人就是用的很開心..
不會用的人也只是個雞肋的功能..只要不因為多加這功能.影響了相機的壽命、品質或是變成天價
廠商要不要加是他的事情.要不要買就是消費者個人喜好的問題了...
DC(Dslr)的動態錄影畫質不可能做的比DV還好...DV的拍照品質也不可能比DC(Dslr)還優
多個功能只是多個方便.以單眼來說Live view的確是很方便的設計.至於錄影會不會受到單眼玩家的青睞
就看廠商自己去做市場分析決定要不要做囉!!
話說回來...Olympus實現Live View又怎麼樣..這並不算是在DSLR上的突破..
Canon的20Da(20D的兄弟)就加入了Live View功能.以及一些特殊技術..主打天文攝影用戶的機種..
只是比較少人知道.技術原理也有些不同!!而台灣也沒代理進口..
攝影~就是一種感覺!
稍微解釋一下消費型數位相機跟單眼型數位相機的不同好了
市面上絕大部分的消費型數位相機的 "機械快門" 都是保持在常開的狀態
只有在拍照的時候機械快門才會關閉擋住外面的光線
平常LCD上面顯示的 Liveview 畫面 他的曝光其實大部分是靠"電子快門" (嚴格來講 還有光圈 以及所謂的 A/D Gain)來控制
因為機械快門是常開的 所以要做錄影的時候只需要把原本該在 liveview 送到 LCD 去顯示的資料 經過處理之後寫到記憶裝置就好了(當然也包括聲音的處理)
但是單眼相機的構造上
基本上機械快門是長關的, 只有在拍照的時候打開 讓後面的感光元件曝光
所以單眼相機可以說沒辦法使用主要的感光元件來做錄影(或是LCD Liveview)
這也就是絕大部分的DSLR沒辦法做 Liveview 主要的原因
變通的辦法是像 Olympus 提出來的方式一樣
在光路上分出一部份的光線給次要的感光元件來用
這樣就可以避開機械快門長關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 只要可以做 LCD Liveview 的機種
不管是消費型或是單眼型
要加上錄影的功能都是很簡單的
甚至可以說不用錢的, 因為其實只是軟體的修改 (先排除聲音的部份)
廠商評估市場狀況之後決定要不要加上這個功能的立場
我覺得才是關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