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單眼相機之選購用於登山

看來大家除了..喜歡拍照外..還有許多人也喜歡爬山...
我岳父真的是爬山狂..往往是整個禮拜都不見人...
行程都排得滿滿的...看來E1幾乎是大家比較認同的機種..
可是小弟是覺得畫素稍微低一點...不知是否近期會有後續機種..小弟可以等等..
也很謝謝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及給予不錯的建議..
小弟沒說數位機不好,只是純粹分享小弟目前使用的經驗
我推薦120底片相機,用正片拍!
Mamiya 7II 加上鏡頭還不到1.5Kg
常在登山攝影的人都在用120拍吧,
不過Mamiya這台比起哈蘇要輕,便宜,而且還是6x7片幅喔!
登山當然是輕鬆為優先~~~爬個山還帶大三元帶腳架~~不累死才怪!!!推高階小DC~~
怎麼感覺討論有點變成傳統單眼與數位單眼的戰爭,其實前面一些post說的都是機械式相機與電子式相機在山上的使用狀況,所謂機械式相機是指幾乎所有的連動機構都是純機械式的,不靠馬達帶動,主要是快門、底片捲片等都是手動機械方式的連動,所以不會有在低溫下電子元件或電池失效的問題,即使測光表需要電池提供電力,但是如果真的在低溫下電池也失效,還是可以憑經驗、憑感覺設定適當的光圈大小與快門速度,所以機械式相機在低溫下怎麼樣都是可以使用的,其實就算平常在平地使用機械式相機,偶爾也會發生測光表電池沒電的情形,但是這時相機還是可以使用,不用太擔心沒電的問題,頂多是無法測光不方便而已。而電子式相機由於至少需要馬達做驅動快門或捲片的動作,萬一電池或電子元件在低溫下失效,那就完全沒輒了,所以才會有在山上將相機放在懷中取暖加溫的情況發生。而現代的數位相機在連動機構上基本上都是電子式的相機,也就繼承了上述所說的問題,所以不是傳統與數位單眼的爭論,而是機械式相機與電子式相機的討論,而這個問題似乎也只有在山上才會比較明顯。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我在山上常用的是機械式的FM2,我還是想試試數位單眼相機,只是不知上述的低溫是否仍然是使用電子式相機的問題,所以板上各位大哥能否提供在山上使用數位單眼相機的一些經驗(廠牌型號),尤其是在秋冬清晨拍日出的條件下,“冬天”、“三千公尺高”、“稜線上”、的“清晨”、加上“風寒效應”,我想這大概是非常惡劣的情況了,這些數位單眼的操作情形,如果仍然可以操作,小弟也想買一台數位單眼相機來試試,謝謝。
建議

普通一點的就用Nikon FM2

好一點的就用Leica MP

更好的就用哈蘇(但大了一點)

強列建議用好一點的那種,因為,山岳攝影+正片=天啊,人生就應該這樣的感覺~

PS:前題是要懂一點攝影的技巧會較好,不然很難會有感動的作品~
我愛01
lubie wrote:
“冬天”、“三千公尺高”、“稜線上”、的“清晨”、加上“風寒效應”

我也想知道能應付的DSLR要到怎樣的等級, 大概高階機種配外接電池盒吧?

其實若負重能力許可, 底片數位雙機是很棒的搭配, 接環相同更好
★機械SLR或RF + 超廣角定焦(不打折的超廣視野)
★DSLR + 廣角至標準變焦

這樣, 若數位罷工仍有底片機可用.
我上山都是用電子式的像機, 從早期F90X到現在D50, 各種季節都爬過, 還沒有遇到真正當機的時候, 不管起大霧, 下雨或是低溫, 也都還能順利帶回照片.

若是說到真的有狀況, 只有一次去爬奇萊南峰, 同隊友人的像機在山頂當機無法開啟, 我的則是電池忽然從滿格調到一半, 那次真的很冷, 凌晨登頂的路上路邊的水塘都是冰塊, 不過大部分都是因為電池低溫效應, 才造成所謂當機現象.

其實樓主的岳父不知道對像機熟不熟, 我是看到大家一股腦推薦機械式, 又說沒電光圈可以憑經驗, 萬一他對光圈快門不熟呢? 又或是用傳統像機照完回家發現手震動到, 取景不對或是等等因素, 那可是會對單眼產生排斥感, 相對的用數位可以減少部分發生狀況, 免的下山回家才在懊惱.

台灣的高山沒那麼誇張, 數位像機上山好像全都掛, 不妨去看看友站一些作品發表, 有多少人是在高山下雪時用數位傻瓜或是數位單眼拍的, 看來樓主的岳父只是想上山順便留下山上的美景, 不是專門為了拍照而去爬山, 竟然還有推薦120相機的人??? 那為了好畫面, 乾脆背45上山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畫質.

我還是建議樓主帶你的岳父去參考DSLR就好, 至於品牌機型, 相信都有一定的品質, 不至於上山後敗興而回啦, 還是我原本的建議, 長焦鏡頭可免, 廣角是必需品啊, 能買多廣就多廣, 我上山從沒遺憾長焦不夠遠, 只遺憾廣角不夠廣, 每次下山就是另一個敗家的開始..........
大大說的也是...主要是爬山重於攝影啦..
畢竟我岳父他並不是攝影專家..雖然玩過幾年單眼相機...我看應該也都還回去了吧!!
因此小弟應該決定買一台評價不錯的數位單眼..
可是E-1好像都沒有了..
不知有大大可否推薦一下機身...
並連同鏡頭與爬山所需配備..列各表給小弟當採購時的清單...
真是麻煩大家了...

其實我自己都是一台GR1s(或是一台T3)就上了。

SLR的話其實看個人喜好啦,以前我用minolta 800si的時候,低到-5度也是正常運作。
DSLR目前的技術水準,耐受性應該都愈來愈高了。低溫當機的狀況應該會變少吧。

當然初階的耐受性肯定就沒那麼好,不然相機也不需要分等級了。

以前比較勤勞的時候,我都會帶一台機械相機備用。就算不是機械的,也帶個手動的。
手動的電子相機電力主要就是負責測光跟快門開啟之類的工作,其實不太會失靈。
像MINOLTA X700這類的就很可靠。

現在DSLR,我想中高階的上山大概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電池不足了。畢竟DSLR再怎
麼省電,耗電量還是不小。記憶卡這部份倒很方便,若覺得記憶卡不夠大,現在很多
隨身硬碟都能解決這問題。這樣就不用帶個30卷底片上山。

不過說真的,拍這種重要的,我還是喜歡底片的,會讓自己更小心處理每個畫面。
DSLR用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反正拍不好刪掉就好了,但經常好景稍縱即逝....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