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奇摩購物中心.因為它只會買熱門的東西.所以可以稍微比較一下各家的功能.外型.等選定後價錢在心中自動減個3~4千就是正常價格.
(2).去奇摩拍賣.看各網路店家所賣的新品價錢大概在哪裡.基本上不會差幾百塊.二手貨的價差比較大.
(3).去億華Y拍上看水貨的低標價錢在哪裡.
等做完上述事項.再去博漢區一家一家問.價格可以接受再坐下來談.驗貨沒問題.付錢走人...
只有幾家每次問每次貴.所以久了就不會再進去了.但正陽還是可以問問看啦.「怪給西」比較多.
有時候多問幾家可能還會問到比億華還便宜的價錢.如果你沒那麼確定要買什麼.就不要怪店家對你遊說.
如樓主所述.我覺得博漢區還是有不少好的店家.但沒有一家絕對什麼都好啦.要看買什麼而定.
打的比方,我在大陸工作,因為長期在這哩,所以需要一輛車代步
一開始看中 "馬二" 於是就去經銷商看車了,我老婆說輪子太小了不好看
回家繼續上網查查大約價位的車款,於是又看中了鈴木SX4,話說貴了
4000RMB,但是 馬二:1500CC
SX4:1600CC
馬二:175胎面(還是185忘了)
SX4:205胎面
馬二:一顆氣球
SX4:六顆氣球
以上許許多多都顯示出SX4的優勢,但這也是因為我做過功課才能比較的出的
相機也是一樣,我在網上注意5D2已經許久了,69000單機身,Kit套件106900
這樣的價位相信都已經是公開的,如果在博漢區買相機還能比這價位貴上許多,
試問您還會買嗎?當然,大陸有個廣告說"用良心做事業"這也是店家該秉持的態度
1個銅板敲不響,多點用心就不會有這些問題啦~~~~~~

因為跟老闆娘比較熟了,所以他都用很實在的價格報價給我,當然,有時老闆娘不在,因為其他店員不認識我(也或許他沒降價或者報低價格的權限),通常價格就沒這麼漂亮。
總之,要買到便宜的價格,還是要自己先做功課,先知道行情價,也很誠實的跟店家說明所看到的價格,如果合則來,不合則去歐!
題外話,我覺得台北車站漢博區,無論是買音響或者相機,如果不熟那邊生態的人,一定要找朋友一同前往(有經驗者)。
我到現在還很清楚記得大一時,一直憧憬有一架好的擴大機可以聽音樂,當時還不懂甚麼主動被動的,就到某間漢博區的音響店,想說試聽看看。
當時老闆給我試聽一架SANSUI的綜擴,聽一聽也順便問一些音響的知識,諸如線怎麼接種種的。當時那架擴大機要價6500元,我想說回去考慮看看!
當我這麼一說後,老闆竟然臉色大變,用閩南語很兇的用審問的語氣說:你來這邊問東問西,試聽了又不買,你是想怎麼樣?
此時,我看到本來在外頭抽菸的兩個黑衣店員兇神惡煞的也跑過來湊熱鬧,當時真的怕到,我就說我身上沒這麼多錢,我要去提錢。
老闆就說:你要先留一千塊,才讓我去提錢。
我當時真的傻傻的就留了一千塊,去提了我當時將近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出來,然後交給老闆。到時器材已經裝箱好,試聽架上面就少了之前試聽的機器。我跟老闆說:可不可以給我全新的,老闆很隨口的就說:就是剩這一台,已經幫你把保證卡蓋好了.....。
我默默的把錢交了出去,然後再問老闆最後一個,到現在我還很生氣的問題,我說我現在用的是電腦喇叭,要怎麼去接擴大機(描述一下電腦喇叭的頭是3.5mm的,擴大機是裸線的)。
老闆回答:你就用尖嘴鉗把線撥開,然後把兩條線分別接到擴大機那邊(指接喇叭線的地方)就好了。
很傻,對不對。不過十三年前的我,剛從花蓮上來的大一新生,第一次來到繁華的台北都市,就這麼被"教育"了一頓,我已經記不起店名,但是那種被脅迫購買的經驗,卻是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理。
你說我還會不會上漢博區買東西,跟大家說,我還是會買(因為我不是有錢人,我還是想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所以我在購買前會做足功課,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甚麼黑店白店的都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不否認有網路寫手的存在),價格也很透明。因此,我不買我不知道均價的東西,我去逛就代表我對那產品在價格與知識上有一定層度的了解,如果老闆要推薦我某樣東西,除非那老闆是我信賴,熟的,不然我一律不接受。
廢話講了一堆,男人玩音響、玩攝影,漢博區免不了是要去體驗的,我還是衷心期望各位能夠以理想的價位在漢博區買到心儀的器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