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在我看來,這樣拍不出好照片

認同你的看法, 重點還是要思考反饋, 同一個構圖可能以包圍曝光模式可以協助事後的檢討, 而不必重新回到現場在重來一次. 至於後製我絕得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嚴謹的構圖與數位化是兩碼事,不需把數位化給妖魔化 ...

如前面大大所說,大師為何再拍 120 前會用 DSLR 預拍? 想過嗎? 因為可以預灠加上成本低阿...

或許會因為數位化而多按快門,但把數位化當成污名,小弟不太認同,這是拍攝者的態度問題 ...
因為有許多絕佳的照片只存在那一瞬間。若要在那一瞬間,照出最好的照片,就必須在平時訓練出百發百中的功力。因為感人的場景可能一輩子再也遇不到了。

用亂槍打鳥方式拍照回來再挑,不可能練就那身本事。換句話說,沒有機會拍出那種眾人讚嘆的照片。

要不要這麼做,當然在於每位攝影者的抉擇。
敗家怪醫 wrote:
我現在限制自己一個角度只能按三張,就是包圍曝光的三張 (買了5D之後真的後製能力大退步,只好用 bracket 來代替後製),其他狂拍也是浪費電而已,這樣雖然還是不免濫拍,但是總還是可以學到一點東西,培養一點眼光


感謝提供這方法, 下次可試試看
回家在看哪一種場合,哪一種曝光最好

不過有趣的是
你的大頭像, 應該是你兒子吧
很明顯曝光不足啊...
怎麼不選一個清楚的曝光 來當大頭像啊...
你不是拍三種曝光嗎? 總有一種清楚的啊

kenchen_1226 wrote:
你的大頭像, 應該是你兒子吧
很明顯曝光不足啊...
怎麼不選一個清楚的曝光 來當大頭像啊...


事實上,這是我女兒,而且這頭像是她選的,還不能改 Orz
初小一年生選圖的智慧,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不過我還參不透就是
這個臉還可以看已經很厲害了,當時是大中午,我站在車外朝車裡面的人照,要不是 A-100 有 DR+ 這個臉就黑到底了

另外 bracketing 主要是因應測光可能有的誤差,因為在 DSLR 上面,非常奇怪,明明只是 1/2 EV 的小變動都會讓照片顏色變的詭異,所以用包圍曝光讓測光盡可能的準確,免得還要後製拉半天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uglycat wrote:
用亂槍打鳥方式拍照回來再挑,不可能練就那身本事。換句話說,沒有機會拍出那種眾人讚嘆的照片。


這也要看場合吧? 有的場景稍縱即逝, 如小孩或動物的拍照, 不是每個瞬間都能讓你
老神在在架好腳架, 測光並想好該對應的光圈和快門組合, 連拍的功能不就是因此而設計的
嗎?

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大師, 或是有必要成為大師, 能夠在隨意間拍下自己想捕捉的那一刻,
就很足夠了, 為何一定要拘泥是否能讓人感動呢?
clchen12 wrote:
問題不在於按快門次數的多寡,
而是在拍攝之前,有沒有用心構思設計每一張照片,事後是否有檢討。
每張照片的優點在那裡? 缺點在那裡? 怎麼改進?
拍攝當時的情境如何? 事前可以做什麼準備?

不經大腦的狂按快門,拍十年也不會進步。


同意+1,

一般人最可能狂拍照片的場合是什麼?
例如: 遊行人像, 海豚表演....etc.
但其實這種照片, 事後回來, 你會覺得很沒意義...
(像我爸他老人家去京都看和服秀, 狂拍一票..害我看照片看到睡著..)
有了數位相機, 帶給人的不一定是更多的回憶,
某時候只是想說: 疑~這個可以拍..然後就狂拍下去了...
事後想想, 其實倒不如當時好好的看表演, 感受氣氛,
而不是只是透過觀景窗或LCD看秀...

剛拿到DSLR時, 也會覺得拼快門聲真是很爽的一件事...
隨便去玩一天都能拍個一兩百張...
但回家之後, 只是多佔了硬碟空間, 跟花許多時間整理跟篩選...

後來開始玩手動鏡的時候, 整個感覺都改變了..
因為很難對焦, 我會開始仔細的考慮構圖
因為測光不準, 我會開始觀察光圈快門的變化, 推估EV的加減..
從原本的一兩百張, 到現在一天下來, 我甚至拍不到50張...
照片變少了, 但覺得好照片的數量卻增加了..

數位化並不是不好, 他大大低縮短了學習曲線.
但生活紀錄跟好照片中間的距離, 並沒有因此縮短...
敝人覺得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或許他提供了我們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情.

就以學習圍棋這件事來說,

若非網路的興起, 讓下棋變成這麼方便的事 (就如同攝影數位化變的更方變),

圍棋人口不會增加這麼快,

圍棋的進步也變快,

有時候在您經驗還不足時,

您並不知道怎麼下才好(如同怎麼拍才好),

但因為方便了所以就可以試下看看(如同試拍看看),

等棋局結束再回過頭來思考每一步(如同拍完再回來看每一張).

數位化是有許多好處的,

端看怎麼應用它!

自從開始用傳統底片、手動對焦鏡頭20多年來,我認為數位攝影有不少優點,像是可以個別調整ISO、個別調整白平衡這些優勢,這比傳統底片要方便多了,我會加以善用,但我不會拿到DSLR就不用大腦、亂槍打鳥。

傳統攝影會讓人思考?數位攝影卻讓人只會亂槍打鳥嗎?這兩種說法,仔細釐清一下,到頭來都是人的問題而已,不是工具的問題。

銀牙烈虎 wrote:
到頭來都是人的問題而已,不是工具的問題...(恕刪)


這點認同
有一部分攝影人的觀念:「攝影工具影響攝影作品」
但實際上是:「攝影工具」影響「人」,「人」影響「攝影作品」
而我們必須做到:「人」影響「攝影工具」,「攝影工具」影響「攝影作品」

所以有些人拼命Upgrade「攝影工具」,但忘記Upgrade「人」
結論:不是「器材不重要」,而是「器材不是關鍵」,攝影的關鍵還是在於人
http://ironman.idv.tw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