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了幾年下來,我也開始注意到它的盲點
Reviews 做多了,系統化有出來
但問題就出在 過度" 統一的評估項目",以及十分傾向所謂 "可直接觀察的客觀評估項目"
有時候客觀的數據與具體的裁圖,並不是因為這樣「最能」直接詮釋實際生活的表現,只是因為它們「最容易用來溝通」
最方便溝通、最方便呈現的評估項目,會被用得最廣泛,這是無可厚非的,
不過讀者在詮釋資訊時,要很小心不要讓「方便溝通的評估項目變成唯一指標」
雖然筆者都會在結尾有主觀性描述(所謂實際應用面),
但大家潛意識地只看裁圖跟數字居多
然後看完前面的裁圖與數據,文字部份通常只讀跟圖片或數據有關的部份
沒有透過裁圖跟數字來評估,而筆者透過文字表達的主觀使用感受
基本上大部分的讀者可以說是視而不見,或認為不重要
其實這樣是有盲點的,因為這些 「方便呈現、方便溝通」的評測項目
是否就是決定一台好相機的適切項目?是否就是決定好相機的所有項目?
都還有討論空間
但不諱言的
對新手入門來說,這樣的reviews 是一個好參考
畢竟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先透過一個比較 普遍存在的標準 來參考吧,至少不會買到一台「離譜的爛機」
但若要進一步問:是否就是最適合你的機子?
那也要你先知道
1. 自己在照相上需要什麼
2. 網站提供了什麼資訊
然後靠自己的需求,去詮釋網站提供的資訊,得到自己的判斷
但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基本的攝影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經驗來回答
而卻是新入門者正缺的
==
以樓主的需求
恐怕選擇 LX2 會是比較安全的決定
LX2 的目標客群比較大眾口味,比較不那極端化
覺得您選 GR D 比較有風險的原因,絕不是 LX2 在相機的本質上勝出
只是 GR D 針對的族群比較小眾,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那樣的強項
當然 GR D 也有小小的機率,會適合您
只是LX2的目標客群看起來比較接近您的情況,這是「是否能命中您期待的機率問題」
==
想針對所謂「畫質」為 GR D 講幾句話
GR D 比其他兩者都更專注於「照相工具」
網路上透過 GR D 得到的好相片,多不勝數,因為它是非常好的工具
這是dpreview裡面的評測項目沒有呈現的
他對光影、色階的還原能力我主觀的認為是勝出的,
鏡片的加持,還有必須要Ricoh致敬的:機內後製的調校拿捏真是太棒了
下面兩張這樣調調的照片,透過 GR D 以 JPG 直出,唾手可得
我在其他隨身機裡面還找不到的效果呈現


既然變焦會犧牲畫質,既然CCD再大,機體會超過方便大小,所以不得不被Ricoh捨棄了
這都是「專心的代價」,也因此有些場合它會力有未逮
但其他場合,卻比別人有更好的效果呈現
所以我說它比較極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