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有夠誇張的攝影師...

hao0915 wrote:
有嗎在幾樓,不要亂說。

曝光對比調的跟攝影師差不多,色階圖不就很像,之前就有調過,不仔細看,嘴砲


你把原檔的曲線PO出來就知道啦自己的曝光對不對了,何必要拉什麼曲線

1. 一開始你貼圖想笑人家攝影師的照片,結果自己號稱"無後製"的照片的確比攝影師的照片遜色

2. 矛頭指向照片品質,又被powerslide震撼教育:相機DR範圍大很好,但是請用在要表達的主體上
我看到樓主的"團體照"把後面佛像拍的真漂亮,果然佛就在你我之中

3. 現在又說"曲線拉一拉就跟攝影師的一樣啦",廢話,花了兩百多樓你才知道要把DR用在適當的主體上,你還不承認你比攝影師差?


不是拿5DII就厲害,也不是拿120厲害,是人家攝影師厲害。一碼規一碼,你先是嫌人家相機舊,又嫌人家120"拍一張以後就沒調過設定也沒有拍,再嫌人家拿小DC拍。現在事實證明你錯,阿你是在掰啥東西呀?

2/100張是怎樣? 你觀念不對拍一千張我看最清楚顯眼的還是佛像吧...

在這邊嘴砲立場應該不夠了,建議你不爽直接找消保官申訴,一定比在01乾嚎有效

flickr.com/photos/henrie/
是誰說佛像一定要黑黑的,佛像是有打燈。很多人沒去過卻說的像真的,放三張當初測試時不同曝光的照片

很多人就是為反對而反對,一個說拍人不是拍佛像,佛像幹嘛拍的那麼清楚,一堆人就開始炒作。怎不說動態範圍高,所以人跟佛像都可以拍的很清楚。照片縮的很小我說過有人不想被看見,隱私權。這樣也能說是後製。

不希望再吵啦,讓這帖沉吧。




cedric8tpe wrote:
他交給您的照片百分之...(恕刪)


這邊我也算是見識到了

就是有人買碗陽春麵要求裡面不但要有牛肉~~還要大塊多汁的那種


然後才來這取暖說自己煮的麵比較好吃

真是..........(消音)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ankochiu wrote:
這邊我也算是見識到了
就是有人買碗陽春麵要求裡面不但要有牛肉~~還要大塊多汁的那種
然後才來這取暖...(恕刪)

見識到了 +1
現在要當職業的攝影師很可憐的
1) Dynamic range 不是從histogram中的兩個波峰算的. 更白一些, histogram 只是某一張圖的階調分佈. 跟camera 的absolute dynamic range 沒有關係, 階調分佈是可經由後製改變的, 最簡單的gamma curve 調整就可以讓分佈有重大的改變. 但攝影器材的max. dynamic range 則是絕對值, 不會改變.

2) 雖然dynamic range 無法由histogram 回推. 但相同場景不同器材產生的histogram 卻會透露器材的dynamic range 差異. 以96樓兩張histogram為例. 那張"類"120的histogram中兩波峰集中在兩側, 而且非常陡, 這表示照片有大片的over exposure(白) 及 under exposure (黑), 對景物已沒有鑑別力, 直接看照片也的確是如此, 這意味現實場景的dynamic range 已經超過了器材的dynamic range.
而5D2的histogram 則是一側靠著白邊(右邊), 但量較小. 左側波峰則平緩的下降到histogram左緣, 這表示暗處各種階調都有且連續, 對暗處仍有充足的鑑別力, 器材的dynamic range 大於場景的dynamic range.
也就是說, "類"120的Dynamic range (DR)小於5D2.

3) 器材的dynamic range決定性因素在感光元件, 不論是image sensor or film, 當然還要搭配整體的SN ratio. image sensor 的每一個pixel 都是一個電位井, 累積光電效應產生的電位. 而image sensor 的dynamic range 原則上就是電位井的深度. 可以想像下雨天用試管接水, 試管上面擺著一個漏斗. 漏斗的口徑
有如光圈, 在漏斗口徑一樣的情況下, 比較短的一定滿得早, 為了不讓水滿, 就得縮小漏斗. 這又造成雨小的地方
水很淺, 低於試管上面的最小刻度而無法辨視. 而dynamic range 就是20*log (最大刻度值/最小刻度值), 單位
DB. 那如果把刻度刻細一點 (ADC bit depth加大), dynamic range 不就變大了? 理論上是, 但無論什麼東西
都有noise, 想像把試管放在草叢裡, 刻度刻得細, 比草低的部份還是沒有鑑別力的, 所以重點還是在試管的高度.
試管裡的水會先經過類比放大(analog gain), 讀出刻度(digitize), 再數位放大縮小(digital gain), 再經過一些image processing(DNR, gamma, DRC etc.) 讓數值調整到人眼的最佳可視區域並轉成輸出的色域(例24-bit RGB, 8-bit of each prime color). 如果經過統計, 就是histogram.
當動態範圍足夠時, 除非場景非常單調, 否則分佈應該平緩連續, 畫面上不會有over/under exposure.


powerslide wrote:
好說好說閣下可得以身...(恕刪)


閣下太高調了
我不喜歡
總之 我不喜歡你
不謙虛

大師 應該是"虛懷若谷"的
各位大師都那麼的專業 用詞上應該可以更謙和一點
這樣才是大師阿 神人阿 不是嗎?
hao0915 wrote:
攝影師背了一台MAMIYA RB 67 來,我遠遠一看想說120片幅的還不錯,不是隨便拿一台dslr來拍
,結果我走近一看,唉呦喂好髒喔,整台相機舊到不行根本沒在保養,重點是鏡頭還發霉,霉點多且清楚面積也大,加上一組廉價又非常舊的腳架,這時我想我還是把我的相機〈我正好帶了5d2+580ex2+24-105+70-200+suri m2240碳纖腳架等〉來出來吧免得他拍不好,我告知了祕書長說我可以幫忙拍拍 看起碼數位的可以馬上看,底片還要等。
開始拍了喔
第一張團體照 他看到我的相機有點驚訝的表情以為我是別組攝影師但我穿著制服,並告知他我只想在旁隨拍一下等一下我會入伍一起拍...(恕刪)



呼~看了好久....大概有兩個小時左右吧!

先聲明一下~看完了之後我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的,並沒有任何批評喔....

截取以上這段....我個人猜想~會不會是因為那位攝影師看到你拿了5D2....然後心有不悅

所以才沒用他帶來的MAMIYA RB 67繼續拍攝呢?這個可能性會不會很大啊?
看完整篇看了好久,不過真的學了不少東西,感謝各位強人的指教。


我的感覺是:其實陽春麵的比喻不夠恰當。到底這個價碼是攝影師開價的,還是此協會有預算上限的問題?協會有要求要便宜的陽春麵嗎?

若是協會要求價碼不超過3000,而此攝影師在此budget的限制下,沒有使用太多120的相機底片來拍,大家都可以理解。

若是協會說了此次照相的重要性以及希望有不少相片可以放大展示,而攝影師卻開價三千並大量使用小DC拍照,那的確有失服務業的基本精神:"滿足顧客的需求"。

最後,再次謝謝各位強人不厭其煩的解說,真的讓大家多學了不少東西。不過建議一下powerslide大大,能不能在發文的時候少用一點放大字體及紅色字,這樣大家會比較好閱讀一點,也比較不會有那種咄咄逼人的感覺。
好累.....本來12點要睡覺的

不小心誤觸此文..... 看到半夜2點多....
好累看完全部~...
.
.
.
.
.
.
.
.
.
.
.
.
.
.
.
.
.
心得~~~



都三百多樓了~樓主還不認錯????????????????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