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工作跟家裡備份資料用過DVD跟CD-R發覺DVD很容易資料不見,CD反而不會過了好幾年,很少發生CD備份的東西不見DVD反而常常發生讀不出來的現象所以現在備份,除了放硬碟之外重要的東西都燒在CD裡
我都是回來用軟體處理照片後轉檔,把RAW轉JPG後把RAW刪了!只有工作用的才留RAW,然後,燒光碟後直接放防潮箱保存,RAW轉JPG大概只剩幾分之一的大小,畢竟,一些旅遊照、生活照之類,300DPI的JPG就夠用了,不必要再留RAW。
我會分類,把自己覺得很重要的照片JPG和RAW都各留一份,至於其它的都只留JPG,然後一式二份用不同大廠牌的光碟片各燒一份,為什麼用不同廠牌的,因為我曾有用某廠牌的片子,結果二年後全讀不出來,但同一時期另一大廠的都還能讀,這種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發生,所以乾脆一式二份,回憶無價…以前CD燒出來的,我會再用DVD備份一份,等藍光或是下一代儲存媒體出來,再備一份,曾經有一段時期的照片全部因為HD突然故障而全部遺失,送去專門的公司也救不出來,所以我決定寧願麻煩一點,也不要讓這種事再發生。
1. 電腦硬碟裡一份2. NAS 裡用 Raid 1 備份一份3. Flickr 備份一份備份倒是還好,重點是怎麼整理...... 真希望電腦 + NAS 的 photo station + Flickr 的 Tag cloud 可以同步~也希望 Flickr 可以導入像 Picasa Web 的人臉辨識功能.. 才不會加 tag 加到手抽筋.....
用光碟儲存後放防潮箱同時備份2張光碟並且用不同廠牌當然光碟不用太便宜的只要保存的好可以放十幾年甚至100年都沒題所以我在等藍光光碟普及的時候.....1層可存25G,現在最新技術可達4層也就100G啦~另外要提的是光碟燒錄時,如果是重要資料,記得要"慢慢"燒不要開全速, 像照片都用4~8倍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