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全幅機好在哪裡?

我來說說光學吧 就這樣簡單看看就明白了
當image sensor 越小時 透鏡須要對物和像的縮小程度越多 (object-to-image reduction)除去透鏡光學系統各種相差, 縮小越多, 繞射效應 (diffraction effect) 越大, 所以同樣的物體大小 FF 相縮小的程度比 APS_C 和 DC 小 , 如此, 繞射效果小, 各位可以把照相檔案放大後比較不同照相機照出來物體的邊清析度 (image contrast)就知道了.另一個是噪音, 大的像素噪音低. FF有這兩個優勢

話說回來 若是只是拍風景人像印些照片保存, 而不是做跟拍的狗仔 以上的FF的好處並不一定有用. 這就看個人的要求了.

供參考
sonicsonic wrote:
想知道全幅與APS-...(恕刪)
srwmx2004 wrote:
是指這一篇??
http://dc.watch.impress.co.jp/cda/review/2006/04/24/3659.html

就是這篇
背景的視角有差, 但糊的程度一樣
如果大圖抓下來比較的話, 記得要把5d的圖resize成30d的大小
meridian wrote:
只要鏡頭焦段相同, 光圈相同, 拍攝的主體一樣大, 糊的程度看起來就一樣...(恕刪)

上述觀念可能是有誤的...若所謂"拍攝的主體一樣大"是指主體在畫面(照片)上所佔的比例大小一樣,那麼使用全幅機及APS機身就不可能是站在同一位置拍攝...使用APS機身的人一定得站在較遠的地方才有可能拍出"一樣大的主體",由於物距較大,景深模糊程度就不會相同...
不過若指的是透過鏡頭所看到的物體大小、成像於感光元件上的大小、眼睛所看到的物體大小,那麼在相同物距時,使用全幅或APS機身的確是沒有差別,只不過這點可能只有拍攝者本人會曉得,其他人眼裡所看到的照片(size相同時),一定是全幅機拍出來的主體較小,而APS機身所拍出來的主體較大!
還好你分不出來....

分的出來的話...就表示你中毒了

中了全片幅的毒....這個毒難解 最便宜的解法就只有5D了......(數位)
https://medium.com/@ln1202

因為鏡頭比較便宜
APS鏡頭對我來說太貴了
寧可把這些價差投資在全幅機身
享受更純淨的畫直、更堪用的高ISO、更漂亮的景深


EX:
tamron A05 17-35 F2.8~4 vs APS超廣角

nikon AFS 24~120 VR vs DX 16~85 VR

50 F1.8 / 1.4 vs sigma 30 F1.4

https://www.instagram.com/izzychiang/
心靈奧客 wrote:
上述觀念可能是有誤的...(恕刪)

既然你說"可能"而已, 所以不一定有錯囉?
事實上我講的就是正確的

實際上, APSC為了拍出一樣大的主體, 所以拍攝者要退比較遠
直接套公式的話會得到比FF還大的景深, 有個但書.........

但為何我說只要鏡頭實體焦距固定, 光圈大小固定, 且背景夠遠, 拍出來的散景糊的程度就一樣
你認為FF看起來會比較淺, 是因為你忘記考慮較長等效焦段的背景壓縮效果
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你就會發現即使APSC景深比較深, 但看起來糊的程度卻一樣

這裡有一張DC拍的圖, 鏡頭實體焦長72mm (等效432mm)
光圈3.5, CCD "1/2.5吋"
套公式算景深的確深的不得了, 理論上應該看不出淺景深效果了
但實際看起來卻還有不錯的淺景深
http://www.dpreview.com/gallery/photo.aspx?gallery=canons5is_samples&photo=8

為了方便起見, 你可以直接把鏡頭標示的實體焦長除以光圈大小
得到的值就是"看起來"景深會有多淺
這是個很方便的算法, 可以套用在任何相機, 任何鏡頭, 而得到任何組合的"視覺淺景深"能力
像上面這個72/3.5 = 20.57
你拿一顆50mm F2.8的鏡頭把主體拍成一樣大的話, 背景糊的程度看起來是不是也差不多呢?

meridian wrote:
既然你說"可能"而已...(恕刪)


其實也不需要套什麼公式不公式,或什麼定理啦....
就我使用這麼久、看了這麼多的照片
FF確實景深比APS淺
我也沒特地去管什麼公式定理
經驗談而已啦
meridian wrote:
既然你說"可能"而已...(恕刪)

你的想法太理想化了..."背景夠遠"的話,當然可能會讓人難以分辨出景深模糊程度,但出現"背景夠遠"的機率有多少?如果"背景不夠遠"的話呢?閣下的論點還站得住腳嗎?
無法百分之百適用的想法就不能稱之為"正確",請再仔細思考一下FF與APS的差異吧!
小弟認為搞不懂全幅與aps機景深問題的新手,只要理解心靈奥客的這句話就夠了.
使用APS機身若要拍出和全幅機一樣的構圖,就得比使用全幅機的人更往後退,此時因為物距增大,在鏡頭是相同焦段、相同光圈的情形下,景深就會變得較深了!
心靈奧客 wrote:
你的想法太理想化了....(恕刪)

更精確的說, APS vs FF, 只要背景遠1.6倍 (or 1.5倍)
則背景糊的程度就一樣, 隨著背景越來越遠, 看起來的差異會越來越小
不需要這樣的表情, 也不需要想什麼
都算給你看了, 也請你面對事實吧

我算的僅是"視覺上的淺景深等效", 可以不必考慮片幅差異, 因為會被縱深壓縮感抵銷掉
而且我前面早就說過視角是不能等效的
你叫我去理解APS與FF的差異? 視角的差異我前面講過了不是嗎?



to nicola520
我在算的就是心靈傲客那句話的不足之處
景深變深, 但看起來不一定會變深, 前面也有圖佐證了
沒有那麼難理解, 甚至也不用理解, 知道鏡頭焦距與光圈大小就夠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