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稱呼是手震補償.影像穩定等等...,
不知為何會被渲染成防手震,應該改成"減"手震還比較貼切些

cbs417 wrote:
因為人很多
感覺閃光燈都還沒閃完
相機已經放下來了
不然就是還沒描好就拍下去了
果然拍出來的成相不佳
想請問各位大大若是此種情形下
Wheel勤時 wrote:
其實我是覺得要視乎環境啦。
在某些低光度而又不許開閃光燈的環境中,防手振是非常好用的利器。舉個例,我現在在西安,上一次隨學校到兵馬俑博物館去看兵馬俑,那裏可以拍照,但不許用閃光燈跟三腳架。讓我覺得很幹的一回事就是我用300D,把ISO推到1600,得出來的光圈快門組合還是f/5.6 1/15s(我當時用的鏡頭是Tamron 28-200mm f/3.8-5.6,因為其實圍欄離兵馬俑還是蠻遠的),我只好把鏡頭給架在圍欄上來拍照啦。在這種情況之下,擁有一支有防手振的鏡頭的話,拍攝的成功率還是會好很多的。
jay303 wrote:
不過其實自己可以到..1秒的時間還沒有震動到..
所以..其實技術好的話..防手震應該是可有可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