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愉快的購物經驗

”先前挑了3-4片漸層鏡都有刮傷,我希望挑到的沒有瑕疵的...”我只是好奇為何在正陽買的保護鏡或漸層鏡會有瑕疵?不是都賣新品嗎?以前我在那買的M牌保護鏡也是連續拆了四盒才找到看似新品的鏡片,其他都有明顯的擦拭痕跡,像是油漬或水漬或清潔液,當下感覺很不好,心想:那些被我挑過的要賣誰啊?就連年初買的d80外盒包裝一角都明顯凹陷(害我擔心是不是曾連機帶盒摔過!)還好後來回家試機沒事...雖然擔心將來會影響將來轉賣的二手價,但當時很多家都沒現貨,且以前在使用D50時代都去那家買(因為老闆娘很親切)所以就將就了,但真的從此心裏就有疙瘩....... 
正揚???
你是去哪家正揚
不是已經換老闆加上改名了嗎...
商家是專業的賣家
所以應該自己訓練出一套交貨與清點的標準流程
沒做到這種基本訓練
我覺得這是有待改善的

一個觀念
客戶至上
所以很多細節的瑕疵
我覺得是店家必須去改善的

消費者買了東西忘記拿走
店家怎能不知道
這樣的訓練我想是很基本的
t758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
那如果店家找錯錢給你的時候,
你會還店家嗎?


會, 我當然會的.

t758 wrote:
還是在版上,
喜孜孜的告訴大家你今天賺到了呢


若有人這麼做, 那代表自己要檢討嘍.

上星期的新聞, 美國《讀者文摘》雜誌
在 32 座城市測試,
每個城市故意遺失 30 支手機在街頭,
檢驗市民的 誠實度.

第一名的是斯洛文尼亞的首都盧布爾雅那,
30部手機當中有29部最終物歸原主.

連死韓國首爾, 都有 27 部手機回的來,
人家真的有在做教育.

總平均歸還率是 68% , 若還在喜孜孜
的暗爽你賺到的話, 真的要檢討了.

http://news.sina.com.tw/global/xinhuanet/cn/2007-07-25/151112625991.shtml
Chance Chen wrote:
第一名的是斯洛文尼亞的首都盧布爾雅那,
30部手機當中有29部最終物歸原主...(恕刪)


很有意思的報告,在陳文茜的節目聽過資料,

不過沒看到台灣的排名,台灣好像沒被測試,否則成績一定不好看吧...

身邊朋友手機掉的人好像很少拿的回來...
ahanlin wrote:
買賣雙方當場點清產品不是基本的認知嗎?
我也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的錯,調錄影帶看應該求之不得...
(恕刪)


請問我需要付什麼責任?
我也希望老闆跟我當場清點
老闆娘收完錢根本沒有跟我清點我買的東西
給我有只想收錢的感覺
我要走的時候發現放在桌上漸層鏡不見了
第一個想問的就是我朋友是不是跟他的東西放在一起了
我朋友移動的速度比較快,我不追上去問要怎麼確定東西在不在他那?
如果老闆不是只想到要收錢而有做清點的動作,我想這些也省去這些不必要的麻煩

看完監視器畫面,老闆也看不出所以然,把工讀生叫了進去,我跟朋友就在那等....
我等到不耐煩,詢問老闆娘,此時老闆跟工讀生才出來,也講不出個所以然...東西收哪去了...

來01這PO文不就是抒發不滿情緒,東西沒跟客人清點,調了錄影畫面看不出所以然後...還要聽老闆數落工讀生,
在那裡大家找一找消失的漸層鏡,在那邊耗時間...誰喜歡被誤會成小偷?妳喜歡?

將心比心 就是佛心


重點:
商家是專業的賣家
所以應該自己訓練出一套交貨與清點的標準流程,相信以上的紛爭就不會存在了...


hcy101 wrote:
請問我需要付什麼責任...(恕刪)


你說的不錯,商家該在客戶面前清點交貨才不會有爭議,
但消費者本身也要做確認的動作才對吧,如果是回家才發現,不知要店家該怎麼處裡呢?

你也說監視器看不出所以然,可是店家還是願意賠給你,可見店家並非不負責任呀!?

老闆罵工讀生也是應該的呀,難道這是當老闆的不對?

你都可以有不滿情緒,那老闆不可以有情緒嗎? 如果真是工讀生偷了,那老闆就該欣然接受囉?

我只是覺得這種事拿來01討論,很無聊就是了... 不只01這裡這樣,很多討論網站都這樣

希望店家服務品質提升的同時,消費者的水準也必須相對提升才有可能呀
不然台灣的消費環境很難進步...

我不想變成口水文,我不是要批評你有什麼不對,還是老話一句

你知道的

將心比心 就是佛心
~~商家是專業的賣家
所以應該自己訓練出一套交貨與清點的標準流程,相信以上的紛爭就不會存在了...~~


非常贊同這一句話
雖然消費者也要注意
但是若店家有一套交貨與清點的標準流程
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糾紛
ahanlin wrote:
你說的不錯,商家該在...(恕刪)


妳有看清楚我的敘述嗎?可能我敘述的不清楚
我東西不是忘記拿...結完帳的東西都沒有裝袋,腳架與盒子還是分開的,因為在等螢幕保護貼,東西還在在桌上沒有裝袋,貼完保護貼物品裝袋的時候,我發現漸層鏡已經消失了...

您一直強調消費者也需自行作確認的動作,"我有作確認的動作"

我就是在作確認的動作,不然怎麼知道東西沒有拿...
我沒有回家過...如果回家後才發現你的假設才成立吧~相對如果我沒作確認的動作...我自己理虧

問題是
在店門口都快扯不清了...何況回家後..
我也沒說店家不責任,只是店家給了我不好的感受....單純就是這樣
老闆罵工讀生給客人看幹麻?員工沒訓練好,要罵也是私底下罵~罵給我聽也是於事無補

我不覺得我的作法有何不妥?我也不是傲客,也沒有抱著花錢就是老大的想法...也沒亂砍價,詢了3間店的價錢後就直接購買,也沒做殺價的動作...
妳是站在賣方的立場,無法體會消費者的感受

將心比心 就是佛心...了解消費者的感受,相信您的生意一定會更好

如果您覺得無聊而想強調"希望店家服務品質提升的同時,消費者的水準也必須相對提升才有可能"麻煩請到之前的主題另做討論,我也不想成為口水文...

我的重點還是一樣:
~~商家是專業的賣家
所以應該自己訓練出一套交貨與清點的標準流程,相信以上的紛爭就不會存在了...~~
我覺得這件事兩方都要付點責任.
如果店家沒有一件件和買方把東西點交,難免會有糾紛,
我記得我的經驗不少店家會在東西放進塑膠袋前一件件跟客人核對
不過以店家的立場,要是天天有人跟我說這沒拿那沒拿的,這樣我也受不了吧
如果現在店家有電子儀器可以輔助判決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個人認為,開店做生意的,心裡可以有合理的懷疑
但是結果出爐前,盡量避免猜測性的發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