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看了很多,覺得現在很多人就只是會買東西而已


所以我想拍面紙盒或拍尺在那邊計較幾mm並不是好的側移焦方式. 因為對焦距離的不同會導致前後景深的不同比例.

標準拍攝距離內(每個鏡頭不一樣, 像sigma 30mm好像是3m以內, 對焦尺表上3m接下來就是無窮遠)

開最大光圈近一點的物品跟遠一點的物品各拍一張, 都放大檢視是否清晰, 如果都很清晰我想也不會移焦移到哪裡去.
改個標題 + 1

好好的一篇討論文,不要因為標題有爭議而被弄臭了,

殊不知任何事物學習的過程,不外都是三個階段
1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3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真正3的高手是很有包容心的,對於新手犯下以前自己犯過的錯誤,
只會充滿同理心地去指導新手,讓新手如沐春風,
一站上2就回頭嘲笑1的人只是不上不下的半吊子高手,
對他人的錯誤訕笑以對,只是為了裝作自己好像從來不曾經歷過那個階段...

我想那間店家若在當時能為客人深入淺出的解說一下[前一後二],
不就不會被人家砲轟的這麼厲害了嗎?
ruthalex wrote:
改個標題 + 1好好...(恕刪)


+1

大大說的好

哪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就全盤皆懂

Leica-M Hasselblad Rolleiflex Zeiss
這篇文章其實也不錯...讓大家多一點經驗去測試器材時要注意的事項....不然沒有問題的東西一直跟老闆說換一隻試試也怪怪的....
鏡頭的前後景深比並不是一個固定值,它和焦長、片幅、光圈、物距都有關係!
假設焦長及片幅都固定的條件下,當物距很近時,前後景深的比值會很接近1,
隨著物距增加,這比值就會慢慢小於1,且光圈開愈小,前後景深的比值下降愈快...

一般要計算景深較精確的方式是使用景深表(除非計算公式設錯),這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得到,
以下隨便找一個供大家參考:
Depth of Field Table

圖例:


以上是使用較科學的方式去探討景深。很多人在購買鏡頭時總是很擔心會遇到移焦問題,
所以喜歡對著面紙盒測半天...不過我的話就比較隨性,只要針對不同距離的東西拍個幾張照片,
對焦點清楚的話我就買了,也不太會在意是不是真的有稍微前移或後移...
心靈奧客 wrote:
鏡頭的前後景深比並不...(恕刪)


請教心靈奧客 大大

那我那天測試的對焦距離約1m長,是不是如圖所示景深因該要前後差不多呢? 謝謝
因為我那天測焦都是光圈全開2.0

Leica-M Hasselblad Rolleiflex Zeiss
有點疑問,測移焦干景深什麼事
對焦點是否清楚才是重點吧

另外,小弟倒是覺得有必要管別人怎樣嗎,自己拍的開心就好了吧
別人的缺點作為自我警惕,別人的優點多去學習,這就夠了
實在沒必要如此憤慨,當初踏入DSLR,前輩們總是交代...."要彽調..要彽調...."
攝影、PC、Laptop、單車,興趣多敗的多$$也要賺的多(T_T)
我得為那位在輔鎂測焦的朋友說些話

景深觀念
跟移焦測試
不能混為一談吧!

對焦A點
卻是B點清楚,A點模糊
怎麼說都不對

樓主這麼說
好像假設了測試者搞不清楚這兩者的差別
真是這樣嗎?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ruthalex wrote:
改個標題 + 1好好...(恕刪)


真的非常同意您的觀點

只是通常部分在2階段的人會不能同理心1階段的人 也是部分2階段的人的通病

能去理解這樣的問題 我想這樣也不會發生筆戰了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到心得跟經驗分享 因為可以多學習多成長

Don't use the "blue bird" vs the "chicken leg".
抹茶橘子 wrote:
有點疑問,測移焦干景...(恕刪)


移焦是不干景深的事

但是景深是跟著焦點的阿

測焦不管景深,那要怎測?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