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系統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其鏡頭在系統內不分廠牌均可共用;以及改善了感光元件斜射入光的情形。
以第一點來說,它只分系統,不分品牌。
舉例:Canon的鏡頭很理所當然的只有Canon機身能接,其機身若要使用他廠牌鏡頭唯有轉接一途。
第二點:直射入光。
為甚麼一般DSLR在焦段的處理上都必須*1.5(或1.6) 呢?
為甚麼一般DSLR的感光元件不能夠使用跟傳統135底片的相同片幅呢?
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感光元件的構造及原理不同。
底片,其表面為光滑的~
可接收各個方向進來的光線。
感光元件(如ccd,cmos等)的表面並不是光滑的
其感光點之間會有阻隔,若為斜射光均可能造成感光元件無法受光等情形。
4/3系統有別於APS-C陣營
跳脫傳統包袱,重新設計數位專用機身、鏡頭(這也是其機身與鏡頭選擇性少的原因之一),
為的就是避開底片的設計包袱,製造出真正數位化的DSLR。
以上資訊有任何錯誤也煩請指正。
希望大家都能夠在這個討論串了解兩者的優勢與劣勢,創造出更好的討論環境。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