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人像外拍與日本A片

剛看完這篇文章
在小弟的心中泛起一陣陣的漣漪
我不喜歡參加外拍活動,平常只拍風景和我家女王
但是我一定要為外拍活動說說話
這篇文章是否在伸張女權與否
我想都不應該運用批判的眼光在形容這一項活動
如果每件事都以超高的道德標準在看待
那這世界有多可怕
隨時都要準備被處刑---因為思想不正

以女性的角度去看待這樣的活動
我想女性同胞們也不盡然都是這樣的心態的吧
當然,我絕對保障當事人有權利說自己想說的話---只要不犯法
但是,這種類似在攻訐的文章
我想只要看看但是不要在其部落格回應了

男女平等不是靠法律在制定平等法案
而是心中的觀念
這篇文章先將A片的觀念導入文章
作者自己已經先物化女性了
哪換種角度來說,人體寫真不也是如此
只是鏡頭換成畫筆了

或許作者有自己的思維模式
這塊領域吾人不應妄加評論
但是,作者是否也應該深思下筆之後的影響

文章反應作者的心態
有時看看就好了
為了這種事而磨滅自己的興趣
那有多可惜阿...

最後
願主賜給我們智慧---當然包括作者
用心去追求心動的影像,這才是我輩風範!
從來沒有外拍過, 但是我沒有太贊成這樣的看法耶。 畢竟現實生活中, 真的很漂

亮上鏡的人不多, 而拿著相機的大大也只不過想要讓他們的作品更美些, 用意淫

來形容有一點點太過了, 同樣的現場也可以出現在畫畫的教室裡, 雕塑的教室

裡,不能因為現在照相,已經變的普及,就幫他冠上這樣的惡名。 我沒有參加過美

女外拍,但是我不反對。 我感覺這樣的發言, 不但貶低


照相這個休閒運動,也貶低了女性本身
小弟親眼看過男Model喔! 是在高雄攝影學會人像月賽的時候,男MD是貌似不惑的健壯男子,戴著墨鏡,相當特別的,迥異於一般拍女性的人像外拍,但攝影活動多半是男性(我多次在攝影器材專賣店數小時所看到的客人8成都是男性,剩下的女性多半是詢問、購買消費機種),而男性比較喜歡拍相貌姣好的異性,這並沒有危害社會或是壓迫到弱勢族群生存空間,甚至造成人心不古,世態炎涼吧? 科學研究與人文社會學者所研究人與社會的關係,對現象作系統化的研究,提出問題並蒐集資料,定義假設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得預測和解釋現象,增進人類的福祉,但是因果論的簡單概念套用到自己身上時,有時候或讓人困擾,假如解釋、測量開水沸騰的溫度,可以在實驗中找到溫度與壓力,進而提出一個理論,水的加溫至煮沸,水不會思考到煮沸這件事,也不曾體驗煮沸的經驗,然後再思考要不要被煮沸,人類從家庭、學校、社會等...的經歷,有自己的思考、集體社會意識和道德觀點,假設一個公司做問卷訪問消費者,問到第一個購買的相機品牌是否為該公司,這個答案的是、否都不會直接關係到該消費者以後是否還會繼續購買該品牌的產品,因為這個選項可能造就永遠支持或永遠排斥該品牌的因素,或許社會學界有人視自己為嚴格定義的科學家,也有將自己視為應用主觀取向來研究社會現象的人文學者,而非科學家,實在有趣。

記得柯錫杰作的一本"心的視界"中提到他的觀點,述敘他是怎麼拍三毛、辜振甫、張忠謀...的,長時間探索攝影的他,寫的觀點很值得一讀。
寫得不錯,形容的真好,不過....她到底想表達什麼?搞不太懂,或許就像她寫的一樣,放在網路上的模特兒照片,期待希望能成為明日的林志玲,而發表嗆辣文章希望能成為明日的另類創家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wind-trace/
文章表達的方法確實有點偏激,
不過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相簿裡面的女生,
敢穿敢玩,而且讓人覺得這間學校有很多女同.....
寫的不錯呀!
我沒參加過外拍,
但是之前也有類似的感覺。
去展場跟大家擠在一起拍時也覺得自己與怪老頭是同一類的,
不過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也許有人真的是為了其他高尚的藝術理由,
但是男人就是好女色,
拍照當然也喜歡拍美女。
沒人會把自己的鏡頭當陽具,
有錢的話我卻也想買大又貴的鏡頭

老實說,有的創意人像的作品
跳來跳去、眨眼傻笑,看起來很像女人在街上發瘋
不然就是很夢幻的裝扮,像男人在玩紙娃娃
看多了真的覺得很怪
我想以後有機會也去參加外拍
想拍美女、還想拍裸女
但是我就承認我拍是因為我喜歡看
不會明明沒什麼創意又要弄的很有創意的樣子

看到別人提出的觀感
先質疑別人心術不正
卻不思考自己為什麼給別人這樣的觀感
是很多回文給我的感覺
andyk7 wrote:
寫得不錯,形容的真好...(恕刪)


原作者可能還是學生,對於人事物提出自己的觀點也是好的,教育不就是灌輸知識、訓練思考方法,籠統一點是智、人、體、群、美、教養等等...,或許不能認同原作者的觀點,但這也是原作者自己的小天地(blog)裡面,並不像急於往自己額頭上一個標籤,深怕大家不認識他(她),而又不捨得把標籤撕下來的學生,不需給予嚴厲的反對或批評甚至到處轉貼,進而造成不良影響。
這種觀念還是頭一次聽到,好像還滿有道理的,
大家一拿出來就是會比來比去,太小會不好意思,
haha

我想一堆女攝影師圍著男model也不奇怪吧...
雖然我沒有外拍過.. 但看過啦..

雖然我只拍自己朋友跟女友..
但還是不禁想到.. 那個作者說的還蠻像一回事的..

不然資訊展時拍的內容是什麼呢??
好像沒人是去拍3C產品吧..
D80 + NIKON 18-200 VR + Nikon 17-35 f2.8D(IF) + SB-800 + Slik Pro 614 CF
blackeyecat wrote:
我也沒有評斷你是什麼心態啊?
這麼緊張啊...哈哈~


短短兩句話就可以自打嘴巴,
你也算是厲害角色了

mansonliu wrote:
看到別人提出的觀感
先質疑別人心術不正
卻不思考自己為什麼給別人這樣的觀感
是很多回文給我的感覺

看到一些人的觀點,
似乎反駁就是對號入座,
還要反省為何會給人這樣的印象.
到底該反省的是下面哪種人?
1.有偏見的人
2.讓人產生偏見的人
3.受到偏見的族群

充滿偏激跟偏見的文章也算好文章?
新世代的想法的確讓我無法理解,
知道歐洲文藝復興是在復興什麼嗎?
古人玩到不想玩的大帽子,
現在竟然還有人想繼續玩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