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各位大大拍照時都是設定前廉快門或後廉快門?

driver300兄的圖解應該是正確的!
花虎蘭 wrote:
可不可以順便請教:
1.在不使用內閃及外閃的情況下,相機本體F.cn設定為﹝前簾同步﹞,
或﹝後簾同步﹞....有沒有差別?
2.若要使用後簾同步,除了機身設定為後簾之外,外閃上面要不要
同時設定後簾同步?
3.夜間!若要﹝兼顧"定住主體"﹞又要﹝多吃一些背景光﹞,究竟該
怎麼設定?....曾經看過某位大仔用135/f2拍小朋友,不知是內閃還是外閃,
小朋友都很準確的被"閃光"定在畫面中,沒有任何晃動跡象,
而背景更是吃了好多迷朦五彩光線,很漂亮....不知怎麼拍的。)


1.不使用閃燈. 怎麼設定閃燈模式當然沒差啦....

2.後簾同步僅僅是觸發時機不同而已. 應在機身設定即可
即使單點觸發閃燈. 或是透過pc sync同步線. 也可以後簾同步
我用過D7D在同步端子外接燈線. 接上PE36s作後簾同步

3.上腳架. 對背景測光
所得之測光結果. 轉M模式固定住光圈快門
然後以閃燈照明主體即可
其實事先講好的話. 人物停止個一兩秒不動. 要拍的清晰並不困難

我個人在慢速閃燈的時候通常會並用後簾同步
感覺比較容易獲得清晰的輪廓

DC沒有快門"簾幕"
不過還是會有機械快門(不一定都是電子快門)
詳細的原理我不清楚
但是快門按下曝光結速時機械快門會關閉
放開快門鈕又會開啟(CCD取景,快門關上沒法取景)

前後簾幕的使用就如前面的大大所說的
前簾是快門開啟時閃光
後簾是快門關閉前閃光
影響主要是殘影在前或在後
一般建議用後簾幕會比較自然

背景吃光充足而人像定格的照片有幾個要素
1.測光以背景為主,快門要夠慢
2.主體以閃光補光,背景較人的臉亮,不然背景曝光足夠時,人臉也已經白花花了
3.閃光燈夠強,把主體(人臉)打亮
如果說特別要運用這樣的技巧來拍照片
以前看過比較特別的例子(還曾經聽過抄襲拍法的爭論,不過時間太久照片找不到了)
拍攝跑步或是騎自行車(當初好像是跨欄的照片)
傍晚天色有些暗
人臉因為沒有燈光所以比天空暗很多
運用廣角鏡頭+掃鏡+閃光燈+慢速快門(大概1/15)
讓背景有看得出顏色的亮度
主體有因為移動+慢速快門產生的暗暗的殘影(要預先對好焦然後改手動對焦,用AF會拍不出來)
但是因為有閃燈的關係又留下一個清楚定格的影像
有興趣的可以試著拍看看
以前大學閒時間多有玩過
現在工作忙相機都拿來紀錄影像
driver300 wrote:
沒錯啊.我畫的車子,...(恕刪)


啊! 原來是車尾燈... 不好意思會錯你了!
不過如果圖上能夠摽示清楚或是能夠分辨車頭車尾會更容易懂些.
小弟的確指的是車頭燈.
說的也是.

從善如流, 已編修完畢.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
後簾夜景人像拍攝應用,舉一張不是很成功的照片作例子,僅縮圖銳化

時間:2005/8/6晚上8:34
地點:九份山上觀景台
環境:全黑
器材:D70,SB800,腳架,離機線,手電筒
操作方式
拍攝:因快門過久,相機以腳架固定
對焦:由於是全黑的環境,以手電筒照射被攝者對焦
測光:對背景測光,由於考慮被攝者無法固定太久,17mm,快門4秒,光圈F4,ISO400,M模式拍攝,陰天白平衡
(由於D70高ISO雜訊高及被攝者無法固定太久,故無法以高ISO及更慢快門換取更小光圈,權衡之下,雖無法獲得星芒,但換取背景亮度)
閃燈:單閃,M模式1/16,離機手持,後簾
注意:拍攝時告知被攝者所需秒數,期間盡量不動避免殘影,直至閃燈擊發方止,快門按下時並讀秒讓被攝者知道進度
觀念:背景吃快門(拍攝全程背景與主體皆靠快門時間曝光),主體吃閃光(快門關閉前主體仍曝光不足,閃燈補光並凍結主體)
請問amgac大..
如果只是用相機本身閃光不加外閃的話~是否可以拍出來像上面照片一樣的感覺~
另外~如何使用手電筒來輔助?
是照射在模特兒身上後再對焦嗎~?
麻煩大大解釋一下~
經過查詢相關資料後,將一些心得和各位大大分享:

數位相機基本上都是使用電子曝光的方式,但是在一般的CCD(Interline Transfer )
因為具備有電荷儲存暫存器,固當停止曝光時可以瞬間將CCD所感光的電荷轉移到
暫存器當中,所以不需要所謂的快門簾.

但是設計暫存器進入CCD當中會佔用CCD的感光面積,所以為了增加感光度有了
Full-Frame CCD的產生,這類型的CCD因為感光Cell本身就是暫存器,所以當停止
曝光時就要將外部的光源遮斷,所以就有了快門簾的設計.

另外當快門動作時會將觀景窗遮斷,這部份是因為相機內折射鏡要避開鏡頭到感光
元件的路徑,所以會移動折射鏡到對焦屏的下方(平行),而遮斷了鏡頭到觀景窗的
路徑,所以才會形成快門動作時看不到拍攝景物.

==========這是分隔線===============

其實影像的形成不外乎是光線在感光元件上所累積的亮度值而產生, 前簾曝光大都
使用在一些拍攝環境不是過暗的情況,或是只要突顯主體的拍照,而會使用到後簾曝光
一般都是要兼顧到背景和前景的亮度(而且快門值較慢).以上面大大分享的九份夜拍
為例,因為前景是近乎全黑的情況,為了對焦所以用到手電筒先對主體對焦,而照片中
美女所站的位置也相當重要,若是人物背景有光的狀況下,難免因為拍攝時人在移動
而造成背景曝光的不自然,而這種拍攝方式是先曝背景光,再快門要關閉前對近距離
的拍攝主體再曝一次光,然因閃燈的強度不足以改變遠方背景的曝光值,所以這樣就
可以拍出前後景都有足夠曝光的照片,不過要記得改成手動對焦才不會在曝光過程中
有焦點偏移的狀況.

而機身上的閃燈GN值不大,對於近距離的補光還算堪用,但是為了取景上的需求,常常
與拍攝物要有一定的距離,同樣以上圖為例,內閃的範圍就不會那樣的廣,會造成四周
會有暗角,或主體曝光不足了.

以上是小弟我的認知,請指教.
amgac wrote:
後簾夜景人像拍攝應用...(恕刪)


也來野人獻曝一下(學長格式借我抄一下...)


地點:兒童樂園
器材:D70s,SB800,S10-20
操作方式:
目標是夜間追蹤攝影(快門1/10),因為使用超廣角鏡,安全快門比較不需要考慮,故手持,閃燈搭配45x45柔光罩,使用無線電觸發閃燈(出力我忘了....),機身與閃燈都是M模式,等待麻豆轉到面前時按下快門,同時相機跟著往右移。
注意:
因為是追蹤攝影,所以決定快門為第一優先,考量旋轉木馬移動的速度與在下手持的穩定度,選擇1/10,對焦調到AF-C,閃燈採後簾同步並放在在下右後方,稍微估算1/10有多長,讓第二快門簾動作時麻豆正好到達畫面中心。這張僅縮圖銳利化。


地點:西門町
器材:D70s,SB800,S10-20
操作方式:
目標是在感光時變焦(快門1/5),手持拍攝,閃燈一樣搭配柔光罩及無線電觸發,雙M模式,閃燈出力也是忘了...
注意:
因為要預留變焦的時間,故先決定快門為1/5,由於西門町晚上還是很亮,若麻豆後面正好是電視牆之類很亮的東西,狠容易在麻豆臉上留下痕跡,嚴重者臉都辨識不出來,故找尋背景是全暗的空隙,按下快門後第一快門簾動作,相機開始感光,此時轉動鏡頭變焦,最後擊發閃燈(也是後簾),第二快門簾關閉。photoshop改變背景色調。


地點:敦化南路某處
器材:D70s,SB800,S10-20
操作方式:
想表現麻豆裙擺動態的感覺(快門1/10),手持拍攝,由於麻豆粉會跳舞,請她轉圈讓裙擺飛起來,轉到定點後定格拍攝,也是雙M,無線閃燈加柔光罩
注意:
唯一要注意的是快門,因為希望讓裙擺有些殘影,可以表現動感,又要兼顧手持的穩定度,所以快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閃燈也是後簾。光球是photoshop加的。

我拍人約一年,承Herman老師與學長們指導(感謝amgac學長點醒我10-20要當成10mm的定焦鏡用),大致上能有這樣的成績啦....
我自己覺得夜拍比白天拍有趣多了..大家快去敗SB800吧哈哈~
eathanlee wrote:
請問amgac大.....(恕刪)


內閃也是閃燈,目的是前景或主體補光,但是因出力較小及方向角度固定因素較難達到,故使用外閃...有時甚至會使用到2隻以上,或高達數百或上千W以上的外拍燈具及電源箱呢!
在全黑或低光源環境下除使用手電筒外,打火機或手機亦可,照射對焦處當然是被攝主體囉!
或許我不見得認同你的說法,但我拼命也要維護你說話的權利! MSN:coffee_or_me@hotmail.com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