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搞相機, 第一點就是公司要很巨大,
台灣一堆小公司做數位相機當然做不起來,
因為公司太小, 欠缺足夠的研發能力和資本,
所以只能做最低階的相機...
最低階的相機只能騙些沒看過相機的人去買,
不然就是淪為"贈品"之類的,
(因為做出來的產品真的很爛)
而且這些小公司也欠缺"文化"或"行銷"的能力,
只會在規格, 價錢上做文章,
無法將這些低階相機包裝成Lomo之類的相機去行銷,
所以更沒知名度, 最後賣不出去就倒了....囧
台灣的大公司做不出數位相機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因為問題還是在"文化"上,
因為台灣人在文化上還是相對於日本歐美落後許多,
所以這些台灣大廠的高階主管看到國外的相機賣那麼好,
就先做成本分析, 看到一台相機, 市售2萬, 成本2000, 什麼? 真好賺!
就一頭栽下去搞, 結果做出來的東西還是輸人家很多,
無論是拍出來的畫質或是操作性都不好,
雖然做得是不太爛, 但也不怎麼好,
所以就來到一個尷尬的地位,
因為消費者還是買知名品牌或是最爛的低階產品,
國產的不上不下反而失去市場...囧
去看看日本, 也有一些小廠在搞一些很低階的相機,
但他們就是很懂得去行銷, 為自己的相機找到定位,
所以就能活下來.
台灣那些做相機的人, 搞不好本身也沒在攝影,
或者是隨便拍拍不是真的對攝影很有興趣,
所以不是抱著把相機當作"工藝品"來做,
而只是在算怎麼降低成本而已.
以這樣的心態, 永遠不會成功的.
最後, 我是覺得台灣一直做代工, 也沒什麼不好啦!
只要能夠一直代工那些大陸做不出來的東西就還是能生存得下去...
或許在未來, 台灣能代工到Nikon D3等級的東西時,
那就表示台灣還是有立足點啦!
☆阿良☆ wrote:
老實說BenQ的相機拍出來成像不差
個人用過三台BenQ相機評價都不賴
但讓我比較納悶的是....
為什麼永遠都停留在三倍光學變焦
永遠都停留在35mm
BenQ相機成像的確有進步,低價相機中表現算不錯的,比SONY W180,Nikon L20畵質優的多
去年BenQ相機在大陸還可以名列第10大相機品牌,今年銷售量還在成長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sharon-sharon/article/view?aid=6102
鏡頭停留在三倍光學變焦,廣角停留在35mm,我想應該是成本跟售價的考量
價格再上去要面臨更強的敵人,其他大廠牌相機我想應該會較佔優勢
膜拜摩必爾 wrote:
連 美樂達 這類相機大公司都放棄數位相機的市場了!
其他退出的也不少.. 柯尼卡 yashica 等等..
Yashica 還在喔, 只不過也變成貼牌機就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