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PS-c 的解析度(畫素)極限

dc的像素多
應該不是鏡頭好
而是經過模擬或內插演算增加它的像素數量
Charley53 wrote:
DC的鏡頭確實比DSLR的鏡頭解析力更高....所以才有辦法在小CCD裡面塞進高像素
小弟有點不解??這兩句話,好像畫不上等號


應該要改寫為
“DC的鏡頭確實比DSLR的鏡頭解析力更高....所以小CCD裡面塞進高像素才有意義”
Charley53 wrote:
DC的鏡頭確實比DS...(恕刪)


我絕得應該是這樣

DC的CCD 是跟機身上面的鏡頭相陪襯的

因為本來就是一同設計的

10分的機身 配上10分的感光元件


而在DSLR上面

鏡頭/機身設計本來就有年代性

有可能鏡頭已經設計到100分

但是機身性能還在80分

所以才會有那種跟不上的感覺
DC鏡頭比DSLR鏡頭好@@這也讓我意外
是因為DC鏡頭設計較為簡單嘛?或是製程便宜?

突然想到似乎有前輩說過
當片幅越大鏡頭好壞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但片幅是否等於畫素高低...
(還是討論畫素密度?密度高鏡頭重要,密度低則較不重要?)

陷入迷思了....
記得好像是~

畫素越高越考驗鏡頭>>所以當鏡頭解像力跟不上,提升畫素意義不大~

按下快門前能做到的事,不要等按下快門後才做.
Piggys wrote:
有些情況下,沒能夠在放大倍率1:1的最短距離拍攝...(恕刪)


Sigma 150mm Macro... 這隻工作距離還蠻長的, 真想買一隻用看看

這應該是指無法接近目標的情況
此時加上接寫環也沒用, 因為它會讓你的拍攝距離大幅縮短

Piggys wrote:
如果換成D90或D300,都有1200萬畫素
可以得到1.4X的放大效果(1200/600 再開根號)...(恕刪)


放大率的定義應該跟像素無關, 而是單純成像與物體大小的比值
樓主的說法應該是在裁切後仍保有較多的畫素

如果只是螢幕觀看, 我想 D50 的六百萬畫素應該夠用才是
假設螢幕解晰度是 1920 x 1080, 則原圖 3008x2000 的長度可切掉 1/3, 寬度則可切掉近 1/2
若是輸出 6x4 相紙, 則原圖長寬可切掉各 40%, 也不成問題
不能過於接近目標, 且目標物太小或需要更大的輸出尺寸的情況下, 就真的只能以高畫素取勝了
重點是成像圈大小(imager size), 因為小DC的感光元件比DSLR小很多, 在鏡頭設計上的effort自然少
所以鏡頭設計上能夠達到較高的解像...^^
DC鏡頭比DSLR鏡頭好??
那DC畫質有比較好嗎??

DC的畫質比較差是因為畫素密度太高吧!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證明DC鏡頭比較好呢?

小CCD裡面塞進高像素有意義??
照那種 畫素密度來作在APS-C 的尺寸,5千萬畫素跑不掉吧!
但是這樣畫質會好嗎??
多想想!這很有趣的!
相機比我兇...
CSDCSD wrote:
DC鏡頭比DSLR鏡...(恕刪)

DSLR塞進小DC那麼密集的畫素, 對於鏡頭設計是極大的挑戰~~
CSDCSD wrote:
DC鏡頭比DSLR鏡...(恕刪)

你所謂感光元件密度太高的理論只能在雜訊裡面成立,但是論解像力通常都比較好,若dc與dslr都用iso100在足夠光源的室外拍攝就可以知道哪個好哪個壞了,最近旗鑑級的dc解像力都高於dslr+kit,甚至是50mm定焦鏡
若aps-c到五千萬,那鏡頭也設計到這麼高解像力的話那也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