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DC鏡頭設計較為簡單嘛?或是製程便宜?
突然想到似乎有前輩說過
當片幅越大鏡頭好壞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但片幅是否等於畫素高低...
(還是討論畫素密度?密度高鏡頭重要,密度低則較不重要?)
陷入迷思了....
Piggys wrote:
有些情況下,沒能夠在放大倍率1:1的最短距離拍攝...(恕刪)
Sigma 150mm Macro... 這隻工作距離還蠻長的, 真想買一隻用看看

這應該是指無法接近目標的情況
此時加上接寫環也沒用, 因為它會讓你的拍攝距離大幅縮短
Piggys wrote:
如果換成D90或D300,都有1200萬畫素
可以得到1.4X的放大效果(1200/600 再開根號)...(恕刪)
放大率的定義應該跟像素無關, 而是單純成像與物體大小的比值
樓主的說法應該是在裁切後仍保有較多的畫素
如果只是螢幕觀看, 我想 D50 的六百萬畫素應該夠用才是
假設螢幕解晰度是 1920 x 1080, 則原圖 3008x2000 的長度可切掉 1/3, 寬度則可切掉近 1/2
若是輸出 6x4 相紙, 則原圖長寬可切掉各 40%, 也不成問題
不能過於接近目標, 且目標物太小或需要更大的輸出尺寸的情況下, 就真的只能以高畫素取勝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