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推薦搭配解剖顯微鏡的數位相機??

pazala wrote:
業務員另外介紹The EOS 5D Mark II

因為相機單價高,希望能有多用途,
大家都可以使用,
平常也會想帶出野外,拍鳥或植物或風景,
但是全片幅機種,避開會有成像圈的鏡頭,
能搭配的鏡頭比較少,
且沒閃光燈 還得另外接

我好奇,搭配顯微鏡攝影,
一定得用全片幅機嗎??

這話就問對了, 一台 5D II 也不便宜. 實驗室的錢還是拿來花在刀口上比較重要. 那麼什麼才是刀口?

既然都講了 [實驗室採購顯微鏡: 在10x目鏡及1.0x物鏡使用情況下,總觀察放大倍率可從7.8x至160x
鏡身承戴器(AX Optics Carrier)為可調式雙光軸轉換單光軸設計,提供實體顯微鏡進行多層疊圖時,可消除成相位移. 因為觀看樣本都是極小的植物孢子或樹皮, 為配合教學要拍照及拉出畫面至螢幕上.]

那麼這台顯微鏡本身應該是全配了 (不是兩光的標配) 全配時的設備配置圖可以參考 [萊卡顯微鏡照相攝影系統] 網頁的照片. 擔心成像圈的話就選 Olympus 系列 E-510, -520. 顯微鏡的目鏡一般是 0.965 英吋

輸出畫面至螢幕啊? 先拍好數位照片, 然後用電腦送進投影機不是比較好嗎? 甚至可以把 slide photos 做成教學 DVD, 期末跑台看顯微鏡可以改成快速看電腦投影片. 一張放 5 秒, 就看誰眼明手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這裡有參考售價 I
http://www.microscopenet.com/







這裡有參考售價 II
http://www.amscope.com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我們研究中心平時使用的解剖顯微鏡是蔡斯的

有兩顆不同倍率的物鏡可以替換

搭配原廠套裝的 Cooled CCD攝影配件

利用制冷片降溫到零下20~40度

還可以合併CCD矩陣拍攝~ 讓4個或9個或16個CCD紀錄單一個畫素

拍攝畫質會好很多



不過一套要兩百多萬

實驗室自己採購可能會有困難

數位攝影光學顯微鏡與捕捉影像的電腦 (照片上用滑鼠右鍵點一下, 選 opem image 就可以看到大張的全圖)


Digital Microscopes 數位光學顯微鏡
http://www.opticsplanet.net/digital-microscopes.html (最易自行維修, 拔起更換目鏡攝影機即可)

http://www.hometrainingtools.com/catalog/microscopes-accessories/cat_digital-microscopes-and-cameras.html (最易自行維修, 拔起更換目鏡攝影機即可, 1.3 MP camera $200, 3.0 MP camera $400, 5.0 MP camera $500, 換攝影解析度和換 CPU 一樣簡單 *2)

http://www.microscopestore.com/category.aspx?id=150 (中等難度)

http://www.microscope.com/digital-microscopes-c-35.html?gclid=CNe6sLvr9ZcCFRIcawodSm3nDA (中等難度)

http://www.hirox-usa.com/products/microscope/kh7700_03.html (系統整合度過高最難自行維修, 萬一出問題只能被原廠牽著鼻子走. 注意它的專用錄攝影控制器, 萬一硬碟用掛了, 這恐怕不是隨便找一台 notebook 接上就能擺平的)

Trinocular Microscopes 三眼顯微鏡 雙眼加攝影通道
http://www.microscope.com/trinocular-microscopes-c-10.html?gclid=CJj26avp9ZcCFRykagodIC8pDA

ScopeTronix Digital Camera Adapters 數位相機轉接環 (接在目鏡端)
http://www.scopetronics.com/digitalcam.htm

其實如果考慮到學生趕論文, 趕國科會計劃...... 的時間壓力, 那麼低度整合系統所帶來的 [快速自行維修能力] 應該是眾多考慮因素中的第一優先要素! 用 USB 目鏡攝影機配上電腦可能是最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 *1何況一個 1.3 MP 的 USB 目鏡攝影機只需要兩百美元 (6500~7000 台幣) 大多數實驗室應該都能輕易負擔. 要是覺得 1.3 MP 解析度太低, 那就用高倍鏡多拍幾張, 然後用 AutoStitch (有免費試用版) 把這些照片拼起來. 願意這樣花時間去做的話, 一張20 ~ 30 MP 數位顯微照片也只需要 200 美元的數位目鏡攝影機就能拍攝.

*1 其實自己上 eBay 去找 (digital microscope) 就有一大票答案, 5.0 MP MICROSCOPE COLOR DIGITAL CAMERA USB 2.0 網路直購只要 $330 , 加上 EMS 運費這些大約一萬台幣左右就能擺平.

*2 目前數位產品換代更新的速度是用季來算的, 而且維修老電子產品的價格往往超出購買新品的價格. 因此選擇低度整合系統 (顯微鏡 + USB 目鏡攝影機 + 電腦) 恐怕才是上策. 所以透過毫無維修能力的代理商購買高度整合系統並不保險. 要是弄得不好代理商和原廠互踢皮球, 搞到學生要延畢, 國科會年度計劃報告要遲繳 ... 那就得不償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推~顯微鏡+CCD+電腦會比較適當~

跑過許多實驗室都是這樣做的,一般都用O或N,但是也有用Leica顯微鏡的

單眼加顯微鏡沒有想像中好用,那只是單眼的應用而已,不太適合作研究用途~

一聽到推D700跟5D2,一整個感覺就是業務員的業務手法...
按下快門前能做到的事,不要等按下快門後才做.
以前實驗室老闆常說: [除非你們有把握自行排除故障, 不然申購的儀器故障...延畢不是我的責任.] 除非是像 HPLC, NMR, GC, MS 這類已經無法簡化的東西. 不然儀器採購還是簡單易修的比較實惠.

鄙人同學以前做過 Hitxxxxx 的業務, 她就在同學聚餐時笑著說 H 牌的儀器都是超低價得標, 然後在維修, 耗材 (e.g. ruby check valve, 紅寶石高壓單向閥)上慢慢賺回來. 哪像 Waters 的 HPLC, 貴得要命, 可是操到外殼被磷酸鈉緩衝液(多餘廢液)浸泡到生鏽也沒換過零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針對以上大家的意見,個人有些不同的意見
搭配ccd是很好很方便沒錯,但價格呢?
若是像上面所提用一般插在目鏡那種等級usb ccd
其實際解析度只有320x240但軟體計算可達640x480
在研究領域根本是不夠的,若真的是是將他插在目鏡位置
那真的是浪費那台leica顯微鏡,而且操作上非常不方便

因為一般裝在顯微鏡的專業ccd(顏色校正去及方便)價格較貴,
所以有人改用數位相機,便宜的一般隨身攜帶的解析度裝在顯微鏡並不好
並不如各位想像中及一般日常照相那樣,舉例說吧,你人像照會去仔細看他臉上的痣或眉毛
等細微的部份嗎?而顯微鏡就是為了觀察其細微部份,更何況研究
再來,早期數位相機較耐用現在大不如從前,更何況不是所有相機都接的上

選用單眼數位相機裝在顯微鏡,以往操作並不方便因為對焦要從觀景窗,
正常雖然應該要從目鏡,但有多少人惠正確調整拍到對焦的影像
而且裝上轉接器後,拍攝的範圍與目鏡觀察差太多了
現在全片幅的單眼相機具有live mode解決了上述問題
利用hdmi連接到螢幕對焦或者用電腦操控從螢幕對焦
如此就可順便當作教學使用
再來,全片幅的規格大大提昇解析及拍照範圍

所以,業務如果要業績衝高營業額會建議你去選用他們的ccd,因為動則二三十萬以上
建議用全片幅單眼相機,純粹為了在最高解析下用最經濟的的方法
如果是nikon或OLYMPUS顯微鏡業務或許對他沒什麼差別因為都是他家的產品
但是leica業務要你用nikon或canon相機,對他並無好處,算不到業績之外獲利還會降低
crane wrote:
記得 olympus e330 好像也可以接顯微鏡

不過 正確的型號是 DSE330


現在已經沒有這一組了,因為E330停產了,所以,機身改配E-3

DSLR的最大問題= 震動
震動來自反光鏡,以及快門,要讓影像清晰,必須要快到1/500 sec
以BX41系列的燈泡功率,必須取下色溫片,同時開到最大亮度。

我們實驗室用來DSE330,拍靜態的傳統顯微鏡影像,
目前,我現在還在評估改用panasonic G1的可能性

不過倒立顯微鏡的部分,我實在沒有辦法提供意見。

要是嫌 USB camera 解析度太差. 多花一點錢買二線的 DC 通過轉接環來拍攝也是不錯的選擇. 花錢不太多, 壞了換相機, 影像也不太差. 而且 DC 可以避開快門震動的毛病.

沒有錯單眼相機最大的問題在振動,所以顯微鏡下在放置樣品時,樣品的穩固是像當重要的
以個人經驗若放置好得情況下單眼可以拍到相當好的影像,但是解剖顯微鏡用懸臂則不建議

因此建議,預算夠買專業的ccd,次之買全片幅單眼,再次之買一般dc
若是用幾千元ccd去照相再拼圖,這主意似乎不太好吧

以晶片大小去看全片幅單眼與一般DC,全片幅實在遠遠大於一般DC
效果也是如此

所以預算價格與品質及方便性只能去取得其間的平衡點,一分錢一分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