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sigma 20mm 1.8這支定焦不利, 我看測試報告也是不夠利.即使如此, 光圈只要稍縮一兩級, 還是利得嚇人.而且定焦鏡有一種"真正一鏡走天涯"的想像. 尤其愛拍風景和街景和食物如我者,一支20mm 1.8 定焦幾乎搞定所有的題材.定焦有一種實在感和單純感.
chengolf wrote:除了不能變焦。其他的一切都比變焦鏡更好。更亮、更清晰、更銳利、更輕巧、更便宜。 Canon的定焦L鏡都不便宜唷...24L 35L 50L 85L 135L 除了135L比較便宜一點之外 剩下那幾支都要35k以上
單焦鏡與變焦鏡最大的差別在於鏡組結構的複雜性與鏡身結構的精準性。想想每多一片鏡片所衍生的光譜損失,光線繞射,折射,反射等等問題。你就會瞭解為什麼為了追求質素的人都會使用單焦鏡了。以平常的TESSER四片三群,或是PLANAR的八枚,都比個變焦竟動輒十幾枚的鏡片,想想鏡間反射與折射有多恐怖。再加上那些鏡組間的空氣透鏡,唉,還是單焦鏡比較好。再者,變焦鏡因設計的困難度,很難控制畫面的變形率,所以變焦鏡的畫面變形率大部分人也就不太重視了。反正一定會變形嚴重的嘛,有什麼好再去在意的。不要以為我們每次買鏡頭都會順便裝一個保護鏡是理所當然。就算是多這片鏡片,管他是不是B+W等高級品牌,平面柱狀鏡所衍生的鏡面折射與內部反射就會將鏡頭的素質降低不少。這也就是為什麼專業攝影師大都用遮光罩來保護鏡頭而不用保護鏡的理由。遮光罩一方面可以擋掉四周漫射光,同時也可以阻擋異物觸碰到鏡片。變焦鏡也有鏡軸控制的問題,一方面鏡片太多不容易在組裝時控制其鏡軸的精準度,一方面也因為有很多浮動結構。現在的浮動結構又大多是塑膠鋼材料,利用卡筍做滑動式前後浮動。塑膠鋼的膨脹率與硬度等等都是問題。遠比以前老鏡的材質要差得多。單焦鏡一般沒有浮動鏡組,就算也有浮動鏡頭的鏡組設計與品質也較為單純精良。現在自動對焦也衍生一些問題,就是鏡片沒辦法做的大又重。有時得將一個柱狀形透鏡改成多片薄的鏡片來取代。以利對焦馬達的運作。這點又回到了先前的問題。多了一堆鏡面反射與空氣透鏡的麻煩。一個鏡頭的好壞不光是看銳不銳利。鏡頭設計必須考量各種不同的要求。單要設計一個銳利的鏡頭,或是設計一個讓人覺得銳利的鏡頭相對是很容易的。或是要設計一個感覺又銳利,又高反差的鏡頭也是很容易的。但同時要完成層次表現力,又要每一種光譜都要有相同的表現力與還原性,又要考慮變形率,色還原力,又要考慮一般解像力與每一個色譜的解像力(銳利不代表解像力),又要表現高光位與低光位細節層次還原力,還要考慮各式色差與像差,又要考慮散焦處美感與散焦處的色差,真是多得不得了。所以,結構較為簡單的單焦鏡,問題當然是少得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