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nhilltc wrote:
那.....
就是說最好把圖片一傳上來就轉成.tif檔
然後確定要後製的動作都完成之後
再轉存成為.jpg檔
不過小弟發現了一個矛盾的地方
如果以下是相片轉檔的過程
.jpg------轉成.tif(品質較佳)------後製之後轉成.jpg(品質普通)
.jpg------後製之後還是一樣.jpg(品質普通)
那為啥要.tif檔阿
這樣有任何的意義在嗎
這是錯的!
已經壓成JPEG的檔案以後不可能藉由轉檔改善畫質..
只有可能越轉越差..
另外一般相機就算可以有不失真格式(TIFF)..
某些也是經過處理以後才存檔..
雖然理論上是不失真..不過事實上因為透過處理器處理..
對於曝光和對比等修改的容許範圍較窄..
不過畫質沒有失真到是真的..
JPEG轉檔存成TIFF其實沒什麼意義..
唯一好處是..
對TIFF後製處理以後存檔不會有二次壓縮失真..
只有再存成JPEG時才有..
如果以後可能對照片多次修改..
那存成TIFF的確可以減少壓縮次數..
但是畫質絕對不會比較好!
所以應該是這樣的..
JPEG(一次失真)->TIFF(無失真,和前者品質相當)->TIFF(編輯後仍無失真)->JPEG(二次失真)
其中對於TIFF過程怎麼編輯存檔都不會失真..
所以頂多只有兩次壓縮失真機會..
但是對JPEG多次編輯的話..
JPEG(一次失真)->JPEG(編輯後存檔,二次失真)->JPEG(編輯後存檔,三次失真)->...
除非您對照片會多次修改..否則存TIFF一點意義都沒有..
而且檔案太大了..
但是即使如此..還是建議直接留原始檔JPEG就好了..
因為保留的是失真最少的檔案..
當然..如果您是要作美工設計..而且成品未來仍有其他用途..
存成不失真格式當然是比較好..甚至存成有圖層的格式更好..
如果不是..那別轉了..浪費時間浪費空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