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安娘畏 !這是啥咪情形啊?

老禪師 wrote:
看清楚請別忙著兔曹"...(恕刪)

你確定有看到他吐槽的重點?
他吐的是不要以為數位影像不會褪色.如過經過檔案搬移.多次轉存一樣會褪色的這句話..........
洗積分洗到被砍光了吧 哈
老禪師 wrote:
看清楚請別忙著兔曹"...(恕刪)


請問您這篇主題的意思是?
要宣揚什麼理念嗎?

另外,「您若能拿出超過十年還完好的光碟.我就相信數位檔得可靠性......」...
這.....你相不相信?關我們什麼事啊 = =
老禪師 wrote:
本人提供超過百年...(恕刪)


不知你用的 CD-R 或 DVD 是哪種,
如果不是用日本製造,例如太陽誘電這等級的片子燒,
我想的確會發生你的這種情況。

雖然這需要時間來印證,但我用太陽誘電備份照片並且保存在防潮箱也有幾年時間,
現在拿出來讀取一樣速度正常,但是同樣保存法的台製空片,則看到光碟機一直轉動,
讀不太出來,我想用好的片子絕對必要,並且硬碟也需要備份,
還有要多定期重新審視與備份,例如未來可以轉至藍光上。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老禪師 wrote:
看清楚請別忙著兔曹"...(恕刪)


你把一個txt檔copy paste五百次 看看裡面的字會不會少一兩個?
數位的東西固然方便,但是也是要看使用者的觀念來用

對了,1997年左右的 賣最好的是Casio QV-10 30萬畫素的
2MP相機約在2001年時才當道

還有,底片如果沒有保存好,一樣也是三五年就掛掉!
沒有用無酸套保存的片子,最好放10年還不會有事
流浪貓的攝影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gsmboy 踢爆常業攝影詐騙犯行累積7起
老禪師 wrote:
本人提供超過百年的底...(恕刪)


基本上你舉的這個例子, 因為有其歷史價值, 所以會"不計成本"的把他保存下來.
請問絕大多數的相片底片有那麼幸運, 可以住在博物館內, 享受恆溫恆濕的環境嗎?
我底片,數位都有, 數位我拍了七年, 除非我自己刪除, 我還沒掉過, 燬過一張數位相片.
個人的習慣, 和對數位資訊處理的認知, 才是預防失誤的重點.
十年以上的燒錄資料片? 我這邊有一大箱都沒問題, 而且我是上個禮拜還在抓裡面資料的說, 好的很.

讀不讀的出來取決於你的片子好壞, 燒錄過程, 以及你保存的方式.

我只是用單純的Memorex光碟就可以簡單做到, 這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Gary.hs wrote:
基本上你舉的這個例子...(恕刪)


這張是本人於1974年拍的九份.超過30年了.這個樓房是當今的阿妹茶樓.我可沒本錢在恆濕衡溫環境下保存.也沒用無酸袋就一般放在餅乾盒裡面而已.最近才翻出來掃描也沒發霉現象啊....
老禪師 wrote:
至於您不相信底片的保存可靠性.攝影術發明者達慨爾發明攝影至今已經一百六十幾年了.當時使用的以玻璃為媒材的濕式銀鹽底片至今還完整保存在柯達影像博物館.

哇~~好棒的歷史課唷!
但是面對現實吧...沒有誰的家能擁有博物館等級的設備來保護這些百年底片,
再說這也沒甚麼好辯論,科技時代一天比一天新....
不方便、不實用、占空間、浪費資源的產物一定會被淘汰而以。
最重要是,您真的懂得"保存"嗎?


老禪師 wrote:
不要以為數位影像不會褪色.如過經過檔案搬移.多次轉存一樣會褪色的

基本上跟電腦不懂的人聊這些蠻吃力


老禪師 wrote:
這張是本人於1974年拍的九份.超過30年了.這個樓房是當今的阿妹茶樓.我可沒本錢在恆濕衡溫環境下保存.也沒用無酸袋就一般放在餅乾盒裡面而已.最近才翻出來掃描也沒發霉現象啊....


如果這張是彩色經過30年的洗禮,顏色應該不像話了吧?
不歸的設計路...兩顆肝不夠爆!!

GSMBOY wrote:
Casio QV-10



看到熟悉的型號= ="
貓那個時候買的是他的後繼機種:QV-700 ._.
停權計數:3次
小弟有很多片之前剛上國中時燒的資料,用teco SCIC介面的 4x 燒錄機 燒的錸德"金片"...
(當初一片70阿)

到目前還完好如新,讀取無困難耶... 更棒的是我都只是放在罐子裡丟在書架上保存而已...

我想想~ 大學四年+高中三年+國中三年...剛好差不多十年耶!

不過也不是真的這麼神啦~ 其中還是有少數幾片已經不行了。比例上大概小於1/10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