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助旅行雙肩包選購

建議考慮後大前小的雙模式

後背包,30L左右,裝兩備用鏡+平板+個人其他物品
前小包,裝即時開拍的機身加鏡頭+隨身物品(手機皮夾)
推 Clik Elite Contrejour 35
我四月份背這個背包去聖母峰基地營健行,一機三鏡加隨身機,下層裝相機的空間還裝不滿,上層空間還可以裝不少東西,背覆性很好,行動時很舒服(我大約背15~20 Kg)。
可以去看看並實際背看看是否適合。
masaei99 wrote:
建議考慮後大前小的雙...(恕刪)

以一般自助旅行而言,歷經多年後,近期也是朝向後大前小方向,使用方式跟這位一樣。

早期單一後背包,去年先是用後背加1~3個外掛小配件包,今年開始試行單一小側包,覺得很適合。
理由,
只有單一後背包是最輕鬆,但,
1.只有後背,突然想拍照,就算有側取快拿有時還是很不方便或來不及,就放棄不拍。
2.現在手機平板可提供很多訊息,如地圖、交通、旅遊資訊等,使用率很高,放後背包太麻煩了。
3.可放常用小物,如零錢、交通卡、紙筆等等,快速拿取方便太多了。
4.短時間外出甚至就直接小包,免後背了。

缺點當然就是多了個側背包,在搭交通工具需將後背包移前胸或坐下時稍累贅,所以前側背包不要太大。
不過如果您是如樓上的山野旅行,情境就不太適用了,多前背會很累贅。

tosaman wrote:
爬了一陣子的文,發現...(恕刪)


小弟今年9月底去德國是背MindShift rotation 180° Panorama加上Capture PRO
包包裝著1機3鏡或是1機2鏡

不管是取像機還是換鏡頭,背包都不用拿下來,真得不錯用,只是價格不是很親民
到國外自助旅行幾次後,最後連後背側開的相機包都懶得背,直接可以轉180度到前面的方便多了
加上用Capture PRO後,不想把相機放進背包也可以直接掛在胸前,很方便的
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zhaohua 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zhaohua/sets/
雖樓主已經透過私訊詢問我此問題了,
但看到後面幾位大大的回應我也想做一點分享,

我也同意masaei99 大大的方式,
masaei99 wrote:
建議考慮後大前小的雙模式

後背包,30L左右,裝兩備用鏡+平板+個人其他物品
前小包,裝即時開拍的機身加鏡頭+隨身物品(手機皮夾)


很多人會詢問我關於長時間長路程的相機後背包選擇,
除了要求舒適度外,
尤其會特別強調希望是可側取的,
理由是取相機可以比較"快速",

實際上側取是不夠快速的,
不用卸下背包,
也不需要翻箱倒櫃,
側取的用意單純只是圖個"方便"而非快速,

不少人一直認為不夠快速是"側取設計"或"手腳不夠迅速"的問題,
但就連單肩側背包都會有不夠快速的狀況,
更何況是需要將相機包轉到身前、打開側取口、取相機的連續動作,

其次因"相機包轉到身前、打開側取口、取相機"的連續動作之後,
"收相機、關上側取口、相機包轉到身後"的連續動作,
會多思考是否要為了拍張照片而花時間做這些連續動作,
很多時候會是選擇放棄拍攝,

最後是當身體有一定的疲倦程度時,
前述"攝前"與"攝後"一連串動動作的意願也會降低,
大部分都會是選擇放棄拍攝,

所以我的建議大多是"後背"與"側背"的組合,
不建議單純一個側背包或後背包打天下,
除非你的體力過剩,

側背:主要是裝需要即時性使用的東西
可以是包包,也可以直接將相機掛、背在身上,
一般常見的是側背包、斜背包、槍包、腰包、相機背帶、相機單肩背帶與相機快拆系統,
如果是像單車、登山、攀岩...etc. 需要身體四肢並用的,
避免礙於行動需考慮胸包或類似MindShift Gear UltraLight Camera Cover 可固定於胸前,

後背:主要裝的是不需隨時就要使用的東西或者是體積較大的東西
容量就依行程而定,
可自由變動,
最好可以選用非上下分層式的背包,
除非這上下分層式的背包,
被規劃為雜物空間的分層起碼要有能夠平放A4 紙的能耐,
這樣收納較不容易受到長度限制,
若能選用到全開式的設計尤佳,

masaei99 大大描述的更簡潔,
後大前小模式,


我相信很多人不只一個相機包,
雖然有很多因素都會造成買下一個相機包的動機,
但最核心的因素,
要裝的東西變多時就不得不換容量大一點的相機包,
而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相機器材與額外物品放置在一起,
不知不覺間就買了許多,
而且每一包都有一個特定用途,

最後一定能查覺到有幾樣是常常用且一定會帶的,
卻礙於其它東西可能會用到的東西,
依不同用途而需要不同容量,
才會演變成包包永遠買不完的狀況,

現在來看就可以知道所謂"常常用且一定會帶的"可以集中在"側背"中,
"側背"通常是相機包,
且會更換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就不會經常要這些東西搬家,
而"可能會用到的"就可以放置於"後背"中,
"後背"通常就不限制一定要相機包,
其它如一般包、商務包、電腦包、登山包...etc. 皆可,
依不同裝況做更換,


另外我個人會建議"後背"保留可放"側背"的空間,
就如carlevaro 大大最後提到在較擁擠的地方遇到的麻煩,
當"後背"與"側背"同時出動時,
這時就不得已需將"側背"收到"後背"中,
只保留一定會用到的東西放進口袋與掛在身上,


P.S.
側背包、斜背包(Shoulder Bags、Messenger Bags) 例:Crumpler Million 系列
槍包(Holsters、Zoom Packs) 例:Kata Access 系列
胸包(Chest Carriers) 例:Clik Elite Chest Carrier 系列
腰包、臀包(Beltpacks、Waist Packs、Hip Packs) 例:thinkTank Speed 系列
單肩後背包、單肩胸前包(Sling Packs) 例:Lowepro SlingShot 系列Kata LighTri 系列Tamrac Velocity 系列
相機背帶(Camera Straps) 例:Crumpler IDEKata C-STRAP PL
相機單肩背帶(Shoulder Camera Straps) 例:BlackRapidCarry Speed
相機快拆系統(Release) 例:Capture PROHolster Spider


以上
如果預算夠Mindshift rotation180° Professional應該最符合樓主需求
腰包容量有8公升,可塞下一機2~3鏡,後背包有30公升可塞私人物品
還能額外加掛水壺、腳架、鏡頭袋等,容量、舒適度、方便性、擴充性都很不錯
暑假帶小朋友去澎湖玩揹四天,D800+大三元鏡頭+閃燈+腳架+小朋友行李總重10~12kg
在潮間帶可以站著拿裝備,背這麼重也不會汗流浹背(澎湖的暑假非常熱)
只是它空重2.5kg有點可觀,沒裝多少東西就超過個人搭機配額7kg,還要拿小朋友的配額來補

連玩沙的東西都要裝背包帶著走.....
之前也在看Mindshift,不論外型、機能、空間都很吸引人,當初差點就下手。可惜唯一也是最大的缺憾,裝備快取一定要將護腰扣上才可使用,間接限制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僅有後開方式之背包,不將腰帶扣上就不能不放下背包取出裝備。
地球連邦軍(α任務部隊)可変型試作モビルスーツ重裝式樣MSA-0011[Ext]Ex-Sガンダム
Photobiotic wrote:
可惜唯一也是最大的缺憾,裝備快取一定要將護腰扣上才可使用,間接限制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僅有後開方式之背包,不將腰帶扣上就不能不放下背包取出裝備。

其實不管哪一廠牌的後背包便利性都不好
背開/側開都得解開背帶才能翻轉背包,前開/上開就更麻煩,包包放下來才能拿裡面的東西
想快速拿取裝備就得像前面幾位大大提的前方掛個胸前包
但這樣後背包就沒辦法快取,像F-stop Loka掛胸前包後背包快取就廢掉了

除非胸前包不是固定在後背包的背帶上(像是KATA LT317)
而且帶小朋友出門不可能掛胸前包,因為不時要抱他、哄他
快速背帶是個好選擇,但缺點是相機會甩動,因此小弟又購入HAKUBA GW-Pro VG固定在腰帶上
這樣一來負重+快取就能兼顧了
感謝各位大大的心得分享
確實要方便的話相機就得是掛在身上,不然就是側背的,但是側背整天下來身體會吃不消的(由其是全幅機),只是想說要輕鬆點的話就得背個雙肩包比較輕鬆,鏡頭的話我想有過不少自助旅行經驗的大大們,鏡頭也不會帶太多吧!頂多1機3鏡,最多再上個外閃跟腳架而以,而且鏡頭帶愈來只會讓自己更難選要怎麼拍而以。
小弟我也有考慮Obscura CE009 不過小弟是m43系統 搭配一機4鏡一閃 不知道這樣可以嗎....閃燈是可以放上層
不知道包包的背面 可以拉開嗎 都只有看到側取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