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zzz513 wrote:
To 大天使的氣息
真的很感謝你巨細靡遺的回覆!!
我可能再清楚說明一下我的狀況~
我的確還沒有入手我的相機,只是想說到時候看相機順便一起看個腳架,
而我認知的長曝不知道正不正確,有錯請指正一下!
目前腳架想使用處可能有,拍車軌,瀑布流動,夜拍,用仙女棒畫字,還有星軌(需要比較久?)
(其他這些應該不用曝光太久!? 可能快門20秒內足夠?)
因為我還不知道可以用到那些其他用途 (除了最基本需要腳架追求穩定拍攝)
我想對於G7X這台相機,Sinno P-1 是足夠的~
只是有時候會想說,腳架是長久性使用的,
如果多提高一點點預算,找一隻至少可以應付未來相對比較大台的相機,
(因為之前也有考慮微單眼+KIT鏡+長焦段200MM,這種組合)
後來選G7X,當然還是以旅遊方便為主,並想把基礎的光圈、快門、ISO、曝光值的組合學習一下
以前買的數位相機(Canon 870IS)只有P模式~
另外幾點想再確認一下!
1.
(圖表上Benro A-158M8 + BH-0 是不含雲台的規格)
我資料是參考露天拍賣資料,它是將兩種規格分開來寫,應是有含才對(這我不是很確定)
而我把最高高度與重量都分別把腳架與雲台兩種前後標示
所以這一隻Benro A-158M8 是不能反折的?
雖然我目前不太知道反折可以做那些用途 (拍攝低角度的花草主題!?)
2.
(首當其衝到250 秒的長曝需求,原則上我會建議選擇Benro A-158M8 + BH-0 這一組)
關於這句,有甚麼主題是需要這麼長(30秒以上)的長曝需求??
以及Sinno Y2425Z 可玩性比較高,可以舉例一下嗎? 謝謝
3.天使大大比較少提到Sinno P160Magic,是比較沒那麼推薦嗎?
因為我看到收合37公分,且價格也不會高太多,滿吸引我的~(看起來五節相對四節應該比較不穩定)
4.是不是要額外購買腳架袋,這會很貴嗎,還是可以跟店家凹一個比較陽春的即可?
因為我目前能自己比較的應該就是 重量/收納/節數/高度/價格,其他選項我應該分辨不出差異。
而我會再去店家那邊做前四隻腳架的比較看看,希望天使大大能再幫我回覆一下我不太懂的問題!
感激不盡~
大大您好,
1.
對,
Benro A-158M8 + BH-0 是不可反摺的,
所以在與長度有關(不升中柱、最低高度、收合)的部分都要+7.1cm,
另外就是這一組腳架已經有做過改款,
為Benro A1580T + BH-0,
規格也都有變動,
過去的Benro A-158M8 + BH-0 已經是各店家在舊款出清了,
還有雲台與腳架承重的值,
請選用較低的那一個,
這原因不難理解才是,
反摺的用意純粹用於收納,
可以在收合時縮減雲台的長度,
若無收納長度上的限制,
反摺其實是一個累贅,
表面上收合時縮短長度,
實際上是變向增加收合時的體積,
必須注意到的,
反摺並不適合用於超低角度的主題,
因為此時三支腳的角度調整的部分是未被固定住的,
無法保證此狀態拍攝時腳架不會突然劈腿,
有些雜牌腳架在商品說明會故意誤導使用者可以這樣使用,
正確要超低角度拍攝是需要採用中柱倒插,
2.
關於長曝攝影,
需要超過20 秒長曝大部分都是刻意的,
比如夜拍要有更好的畫質,
或者希望能夠拍出光軌(車軌、仙女棒畫字、星軌),
這些都有機會花費30 秒以上,
而Sinno Y2425Z 的可玩性,
其實也就是可拆單腳架,
多了單腳架的應用,
3.
實際上Sinno P-1 與Sinno P160 就我看來是一樣的東西,
P160 為了做到這樣的高度才會加大管徑維持基本的穩定性,
我沒有提到它純粹是因為它的重量有1.4~1.53Kg,
如果大大外出旅遊不太需要背著腳架走,
當然這支也建議,
另外如果大大改變心意要選用有觀景窗的相機,
我也會建議選Sinno P160 ,
4.
大部分的腳架都會附腳架袋,
除非是像Gitzo、Manfrotto...etc 才有部分不附腳架袋,
所以我個人都是使用原本附的腳架袋,
但我大部分是根本不使用腳架袋,
外掛在相機包上比較多,
多一個腳架袋也是很佔空間,
而且腳架本身是不需要腳架袋保護的,
真的能傷到腳架的物理衝擊,
基本上腳架袋是擋不住的,
腳架袋存在的用意只是便於攜帶腳架,
當然有些人比較不喜歡腳架外露,
也會使用腳架袋,
這就因人而異了,
最後是我個人經驗分享,
選擇腳架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穩,
其次是依預算與需求慢慢的去犧牲穩定度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腳架,
管徑越大、結構越單純(節數少、無反摺、無單腳)、高度越矮(不升中柱)、重量越重、材質彈性越低,
越接近以上5 個條件的腳架穩定度越好是永遠不變的,
腳架並不會像相機一樣可以強化硬體與寫好韌體還可以得到更好的品質,
所以有人想說使用Mirrorless(微單、輕單) 就是要搭配又輕又高又可以長曝攝影的腳架,
這是不可能的,
我常說人生中最適合自己的腳架大多是買到第三支的時候,
一支是"一次到位"的腳架(不一定是攻頂腳架),
強調高承重,高穩定,拍攝主題無極限,
不用擔心未來配備升級無法應付攝影設備重量與拍攝各種主題的限制,
但缺點一定是不易攜帶,
一支是"輕便隨身"的腳架(不一定是旅遊腳架),
強調重量輕,收合短,高度夠,
不用擔心攜帶受長度限制與拍攝需要彎腰駝背,
但缺點是長曝攝影容易失敗,
一支是"穩定好願意帶"的腳架(可能是攻頂腳架或旅遊腳架),
強調穩定強,高度剛好,易攜帶,
不用擔心不好攜帶與任何主題都可以拍攝,
但缺點是會受到特定活動的限制,
(像是拍煙火,別人的腳架都比你高時自己就需要排前面一點,排不到就只能拍進別人的頭和相機了。)
至於這些腳架的購買順序就不一定了,
建議不要以"萬用"為前題來選擇腳架,
這樣的腳架將會是最少帶出門的,
寧可選一支"泛用"瑕不掩瑜的腳架,
才會更願意帶它出門使用,
謹記,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