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老而彌堅的皇者...Contax TVS-Digital(4/9再加圖)

我很好奇的是, Sony的DC上面也是Carl Zeiss, Contax TVS-D也是Carl Zeiss, 而且兩者都是在日本製造. 那兩者差在哪裡? (Sony也有少部份DC的鏡頭是有T*的) Contax的Zeiss血統難道就比Sony還純嗎?

我感覺大家是看重Contax這個牌子勝過Sony, 有沒有Zeiss反而不重要了!
Monte920 wrote:
我很好奇的是, So...(恕刪)

您了解CONTAX的歷史就知道
誰的血統比較純了

我印象中,SONY有小紅T的只有R1吧(如果其他還有麻煩幫補)
至於蔡頭部份
我想版內沒什麼人會在意SONY上面的ZEISS...
Sony中後期的DC鏡頭已有T*鍍膜
不過忘了從那台開始 可能要再去查查吧 !?

Contax這個品牌是從Zeiss流傳下來的
TVS更是在底片時代就存在的輕便型相機系列
所以大家比較不會去懷疑"血統"的問題

不過後來Kyocera出的幾台強調造型的DC
感覺上就離Contax比較遠
阿薩斯 wrote:
至於蔡頭部份
我想版內沒什麼人會在意SONY上面的ZEISS...


不管測試或是實拍
ZA鏡頭可沒有對不起Zeiss的名號啊 ...

只是應該有不少人更希望看到的
掛著G或是Rokkor名號的Alpha鏡頭吧


阿薩斯 wrote:
您了解CONTAX的...(恕刪)


Contax的歷史悠久,而且它現在也是真正成為歷史了!

不過這不打緊,我知道Contax當年成立的時候就是由德國負責光學,日本負責機身的. 不過製造,起碼我所知道的機型和鏡頭,都是日本製造的. Sony合作的歷史較短,但你不能由歷史的長短來說後來的血統比前面的血統不純吧? 根據Zeiss的官方網站,它的日本廠目前就是負責Sony部分的鏡頭. 你只能說,它的日本廠在Contax倒之前是在忙Contax的,而現在則是忙Sony的 (可能還有一些是在忙Nikon F環的),那這種血統有差別嗎?
Zeiss日本廠的員工,以前為了Contax差一點餓死,為了能夠繼續吃飯不餓死,幾年前為Yashica製造便宜的T4, T5鏡頭,現在為Sony製造DC的鏡頭,所以這些都是不純Zeiss? 還是Zeiss自我墮落?
Monte920 wrote:
不過製造,起碼我所知道的機型和鏡頭,都是日本製造的.


Contax/Yashica當初一直有在德國生產鏡頭
不然也不會有AEG/MMG以及AEJ/MMJ之分了
後期的Contax G系統裡面的G16也是德鏡
Zeiss現在改和Cosina合作
也還是一樣有繼續在德國生產RF鏡頭

我想SONY相機上的Zeiss血統
就跟Panasonic相機上的Leica血統
都一直會是眾人爭論焦點吧 ......

BTW. 不過比起以上兩者
Nokia上的蔡頭爭議更大吧 ......



Lordcolus wrote:
Contax/Yas...(恕刪)


只有G16是德鏡, 但G21, G35, G45, G90照樣很受推崇不是嗎?

講白一點, TVS-D的鏡頭如果拿到現在最新Sony的DC(也是Zeiss鏡頭的)上套下去,表現會比現在的Sony DC好嗎? 我強烈懷疑喔!
Monte920 wrote:
只有G16是德鏡, ...(恕刪)


我只是想說產地的問題
鏡頭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且個人私心認為SONY的蔡頭容易被戰
跟SONY的DC表現和價位還有品牌形象等有關 ......

不過我也不認為Contax TVS-D或是Minolta F200這類古董DC真的可以比得上現代DC
只是這兩家公司都倒店了
尤其是像Contax TVS-D可是繼承Contax TVS系列底片機的名號
所以成為"另類經典" ......

我倒是覺得Contax TVS-D跟GR-D有些像
這兩者的表現跟底片機其實都有著不少的落差
但Ricoh GR-Digital打著Ricoh GR底片機數位版的名號
在今日依然引起一股風潮 ......






Monte920 wrote:
Contax的歷史悠...(恕刪)


趁備份資料的空檔 上來聊聊我所知道的Zeiss
雖然大部分都是網路上找得到的資料

首先 Zeiss從未在日本設廠製造相機
早在70年代左右 因為無法與日本廠商進行成本競爭
Zeiss找上了Yashica合作 生產135相機的機身與鏡頭
此時所用的品牌就是Zeiss從30年代起沿用的機身名稱"Contax"

當時 大部分的鏡頭都是在德國先生產
然後才慢慢移植到日本Yashica工廠
所以產生了所謂的 AEG/MMG/AEJ/MMJ 的差異
當然 有些鏡頭純粹只在德國生產(如某些"神"鏡)
也有些鏡頭是德國設計 直接由日本製造的(如後期的變焦鏡)
無論如何 此時的Contax鏡頭仍被認為有Zeiss深深介入的痕跡

期間 Yashica被Kyocera買下
然後Kyocera又因不堪虧損而停止Contax的生產
所以Zeiss轉而找上了Cosina另起爐灶
產生了後來的這些ZM, ZS, ZF鏡頭 (ZA我不確定是)

就在上述的轉換中途 Zeiss與Sony在DC上開始合作
一般猜測 這個合作比較像是Zeiss提供鏡組設計與鏡片鍍膜給Sony
但其餘進料 製造 品管就由Sony負責
所以也就被許多人認為這些DC上的Zeiss 比較沒有蔡味

Gercon wrote:
但其餘進料 製造 品管就由Sony負責
所以也就被許多人認為這些DC上的Zeiss 比較沒有蔡味



其實我覺得比較沒有菜味的最大因素應該是數位化後造成的,而非Sony的因素吧?

Sony沒有底片機,而Contax很少數位機,所以真的無法比!

Contax的榮耀時期是在底片時期,它唯一留下的數位機就是N Digital 以及 TVS-D這兩台. 我雖然都沒有,但也看過不少網路上的貼圖,感覺上總覺得少了那層味道,沒有底片時期那麼吸引人,尤其是TVS-D我更覺得跟Sony DC的差別不大!

此外,我借了85mm ZA這支放在Minolta底片機上拍,它的味道感覺就跟G2 + G90mm這支鏡頭拍起來的味道蠻相似的 (雖然還是有所不同).

Leica也是有同樣的問題,跟Panasonic在一起的當然一點也不受人尊敬,但即使是Leica純種M8照出來的似乎也沒有讓人有以前看M6/M7照的那種令人感動的感覺.

我個人是認為Zeiss和Leica的特殊特色同樣都還在數位時代中掙扎,而救它們的金主Sony和Panasonic剛好就變成代罪羔羊,被人韃伐說它們把特優生拉到凡世間來了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