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oluan wrote:
較早之前的世界幾乎都是定焦鏡頭 .
我爸的Pentax 相機搭的套頭就是 50mm 1.4
不過好像從某個時候開始 變焦鏡就開始成為主流了 ....
套頭就都是變焦....也開始了有焦段的大三元....
有人知道那個 Key Point 嗎 ??...(恕刪)
變焦鏡的研發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代,距今超過100年,早期只能說是【多焦距鏡頭】,主要是開發給電影、電視工業使用的鏡頭(最有名的廠牌之一,要算是法國的愛展能吧!),不過很快就有攝影師抱怨為何沒有給靜態相機用的變焦鏡頭;到了1960年代,終於開始有135相機用的變焦鏡型號出現(1958年的Voigtl?nder–Zoomar 36–82mm f/2.8,也有人說是1959年),1975年5月的【Modern Photography】雜誌上列出超過100種變焦鏡頭,變焦焦距從35mm到600mm都有。
早期變焦鏡的共通點就是【貴】。這是早期定焦鏡仍然是主流的原因之一。到了1980年代,由於135相機市場已被日本廠牌給攻下,競爭激烈,變焦鏡頭價格開始下降,廠商推出新型號機身時開始搭配2倍的手動變焦鏡:35-70mm,光圈多半是f/3.5-4.5,取代當時常用的三個焦段:35mm, 50mm, 70mm。那時正是我和朋友迷攝影的時候,記憶頗為清楚。事實上早在自動對焦相機之前,手動的標準變焦鏡取代50mm標準鏡已是相機產業的趨勢。由於很受歡迎,套裝出售的標準變焦鏡頭,倍率不斷增加,從35-70到35-105,從28-70到28-90,再到28-105mm,現在有10倍變焦鏡也不怎麼稀奇。不過早期廣角變焦鏡一直很難製造,那時大概只有35-70、70-210這兩個焦段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