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 or N 鏡頭選擇性多寡, 等級差異之類的問題,
先前我在別串討論中有提到一些看法如下, 僅供參考:
**************************
N & C 的比較不需著眼在鏡頭可選擇數,
因為這兩家比起其他家而言, 鏡頭群的數量幾乎都是別家的兩倍以上.
若再加上專業鏡頭廠的副廠產品, 那根本多到嚇死人, 除非你要開品牌博物館.
從數量上看
Nikon 目前仍販賣中的自動對焦鏡頭有 40 幾支, Canon 有 60 幾支.
若扣掉 300mm 以上的級距, 再扣掉魚眼, 移軸這類特殊鏡頭,
以一般大眾會選擇的焦段而言, 比方說主要 10-200mm 之內,
從總量來看的確是 Canon 比較多.
從選擇性來看
在標準焦段內的變焦鏡, 比方說 28-105 這一段,
兩家都各自有很多支焦段相近或根本重複的鏡頭,
而且都是價位平易近人的鏡頭在重複.
所以我不太認為選擇性是這兩家之間的差距.
畢竟選擇就是要挑一支自己要的, 而不是蒐集, 是吧?
另外講到所謂 "銘鏡級",
我想這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
由於 Canon 有特別樹立 "L" 鏡這樣的等級,
直接點名凡掛上 L 的都是高級鏡, 所以很好辨認, 也容易有認同感.
Nikon 比較不強調這一點, 比方說有些鏡頭有掛上一圈細細的金環,
但是不見得沒掛金環的就是素質較低的鏡頭.
就好像 Nikon 有低色散鏡片的會掛上 "ED" 字樣, 但是也不見得有 ED 就一定是公認的好鏡,
沒 ED 的一樣有許多經典高素質的鏡頭.
所以應該說 Nikon 在產品上沒有特別做這樣的行銷.
最後講對焦速度
不可諱言的這的確是 Canon 的強項.
因為 Canon 很早就開始把 "USM" 超音波馬達內建在鏡頭上,
即使還是有不同等級的 USM 使用在不同等級的鏡頭,
但是有就是有, 陣勢一擺開, 絕大多數的 Canon 鏡頭都掛有 USM.
反觀 Nikon 的 AF-S 就顯得不那麼普及,
約莫七, 八年前才開始在一些 F2.8 的鏡皇級變焦鏡上開始有搭載,
後續普及的速度也很慢,
反倒是最近幾年開始的 DX 數位專用鏡頭系列才普遍用上 AF-S,
然後一些舊 AF 鏡頭改版時才變成 AF-S.
但是鏡頭改版的速度也比 Canon 慢些.
Canon 廿年前直接放棄手動對焦產品包含鏡頭接環改款,
致力在自動對焦產品上, 也許這也是人家有先見之名, 行銷策略獨到之處.
至於市佔率, 又牽涉到不同等級的機身分割;
選系統除了西瓜靠大邊比較容易取得資源/支援 之外,
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喜好跟預算.
廠商推出商品是要賣錢的, 沒道理哪一台就不好, 一定輸給人家的.
選機身看預算, 看功能對自己的輕重緩急取捨, 看感官上的手感, 操作感;
選鏡頭也是一樣, 看預算, 看自己的拍攝習慣, 看喜不喜歡它帶給你的感覺.
**************************
補充說明, Nikon 的曝光精準及可創造的多樣性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當然, 要搭配它的閃燈系統, 在越是複雜光源環境下,
或是搭配多閃燈作創意佈局時更能感受到其威力.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