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DSLR新手考慮購買入門級DSLR,希望能給我點建議

A100 +1

kit鏡一開始就很夠用了,建議你可以慢慢熟悉再開始選鏡頭
如果對M家的系統有興趣你可以來MFC探探險
怎麼聽起來你會可能需要Canon系統的可能性比較大? 畢竟Canon系統的鏡頭多是事實.

然後你可能會用到TS-E系列的鏡頭.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bluejeff wrote:
怎麼聽起來你會可能需...(恕刪)


請問TS-E系的鏡頭的功能和特色是什麼??

不過如果是滿貴的鏡頭我大概短期內也不可能購入
京都! wrote:
一直以來都是拍黑白底片,也想要進入DSLR的領域了,對DSLR完全是新手
用途方面我想我拍照量確定會很多,主題大部分都不是風景或人物寫真
(價錢都是大概網路上的報價而已,因為實在是不知道哪裡有比較好的報價網站)

Nikon
D50+kit $23500
D70s+18-70mm $33000
D80 $35900 +kit $45900

Nikon鏡頭
Nikon 18-200VR 未知

D80跟D70s的價差比我想像的多
$45900是我會要稍微再考慮一下的價錢

綜合以上,雖然我使用量大但是預算不多
4萬多差不多是底限了,打算一機一鏡先用一陣子
個人偏好色彩濃郁,短距離內拍的機會滿多,不知道哪一牌比較偏向這些特色?
還麻煩大家給我點建議

億華可以得知水貨價格, 此外我也想建議你留意Nikon D80, 它的色彩特性很接近D50, D200, 依照年底前的跌幅來說, D80+AF-S DX 18-70 F3.5-4.5應該可以符合你的預算與用途, 對焦能力應該不輸D200, 不妨等到年底便知道實際使用結果, 此外Nikon的機身介面是與眾家差異最大部分, 無需進入menu操作, 機身直接調整項目這特點需要你親自試用才知道你是否認同? 至少我已經選定D80, 也在耐心等待國內外的使用報告, 及價格逐漸下滑到30000元以下區間再入手!! 這樣其他周邊也剛好符合我4萬的預算, 僅供參考!!

補充: 入門機似乎也被切割成幾個層級了, D80算是頂級, 因此各廠家訂價也是如此自我評估, Canon 400D, Sony A100似乎就是中階, Pentax K100D算是低階, 這也是讓許多人頭暈之處, 當然功能高下也是相對的, 不然廠商不會開出差異這麼大的售價, 從D80的32800, 400D的26900, Sony A100的25900, 直到K100D的22000, 到了年底應該就可以看到各家穩定的報價出現了!!
蟑螂~~ wrote:
如果對M家的系統有興趣你可以來MFC探探險

早就已經變成Sony家了.....
millerliu wrote:
補充: 入門機似乎也被切割成幾個層級了, D80算是頂級, 因此價位也是如此, Canon 400D, Sony A100似乎就是中階, Pentax K100D算是低階, 這也是讓許多人頭暈之處, 當然功能高下也是相對的, 不然廠商不會開出差異這麼大的售價, 從D80的32800, 400D的26900, Sony A100的25900, 直到K100D的22000, 到了年底應該就可以看到各家穩定的報價出現了!!

所以像素比較低就等於比較低階?
Walt Yu wrote:
millerliu wrote:
補充: 入門機似乎也被切割成幾個層級了, D80算是頂級, 因此價位也是如此, Canon 400D, Sony A100似乎就是中階, Pentax K100D算是低階, 這也是讓許多人頭暈之處, 當然功能高下也是相對的, 不然廠商不會開出差異這麼大的售價, 從D80的32800, 400D的26900, Sony A100的25900, 直到K100D的22000, 到了年底應該就可以看到各家穩定的報價出現了!!

所以像素比較低就等於比較低階?

只聽到你的結論, 沒看到你的想法, 很可惜! 不同意的話為何不解釋你的分類方式呢?
此外Nikon的機身介面是與眾家差異最大部分, 無需進入menu操作

我的EOS 5D各項設定也都不用進到menu操作,canon只有KISS系列各項設定需要進到menu吧


eurowings wrote:
此外Nikon的機身介面是與眾家差異最大部分, 無需進入menu操作
我的EOS 5D各項設定也都不用進到menu操作,canon只有KISS系列各項設定需要進到menu吧

各家入門級DSLR都默認以menu鍵來開始所有設定, 似乎大家也都同意這樣設計, 唯獨Nikon入門級D80, D70s, D50保留直覺的機身專用鍵來立即改變參數, 也還好有這樣的對照讓人多一種選擇, 也許有人就是喜歡不斷按menu及四向鍵吧!!
millerliu wrote:
只聽到你的結論, 沒看到你的想法, 很可惜! 不同意的話為何不解釋你的分類方式呢?

如果EOS350D跟EOS400D的規格完全一樣,只差在像素,那你還是會認為350D比較低級嗎?
同樣地,8mp的30D也不會因為比400D少了2mp因此變成比較低級的產品不是嗎?

說實在地,如果EOS300D,350D,400D各拿一台,用一樣的鏡頭一樣的曝光值和一樣的白平衡,所有參數都調到一樣,用目前網路上常見的貼圖尺寸(也就是還不到800x600)貼出來,有幾人可以直接告訴你6mp,8mp,10mp有什麼差異?試問目前多數一般消費者是不是都以螢幕瀏覽為最主要的觀賞方式,偶爾洗洗4x6,一年之中洗到超過8x12的有幾張?也就是說對多數消費者而言,像素的高低主要的差別僅止於「心理上的爽度」,還輪不到出大圖,因為4mp的EOS1D,5mp的Olympus E-1,一樣有人洗照片洗到8x12,元佑之前的攝影展照片超過二十吋的張數也不少,所以像素的高低除了爽度與虛榮之外,在實質上的差異根本沒有那麼大。不是現在也有廠商說高像素不等於高畫質,而EOS30D的海報上亦標榜「8mp畫質媲美10mp」嗎?當然以廠商的角度而言像素拼高才能創造顯著的賣點,畢竟多數人根本不懂,在過去幾年廠商的宣傳下早已在心中埋下了「高像素等於高畫質」的觀念,而且根深蒂固.....

話說回來,過去在SLR時代有清楚的產品等級劃分,進入DSLR時代的確是沒有明確,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從一些資料上來區分,先送上一張所有品牌的分級結果,當然這不是標準答案,有些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產品等級\品牌 Canon Nikon Konica Minolta Olympus Pentax Sony
專業機 EOS1Ds mk2 D2Xs E-1
專業機-高速連拍 EOS1D mk2N D2Hs
高級業餘 EOS5D,EOS30D D200 Dynax7Digital ist*D
入門 EOS400D D80 Dynax5Digital E-500,E-330 ist*DS2 α@
家用 D50 ist*DL2/K100D/K110D


入門機的部分,Pentax在ist*D與DS系列的差別主要是操控性與垂直把手,DS系列沒有垂直把手,將操作從機身外部多個按鈕改成進選單,但是其他部分與D相差不大,這也是為什麼P家的使用者會非常推崇DS系列的原因,而K100D/K110D在規格上可以看得出來是承襲ist*DL2的,主要是改款與K100D增加SR CCD防手震,而Nikon D50也列入這個等級,因為家用級的取向最主要就是給一般家庭使用,拿起來對完焦就拍,所以在操作性上最差(至少相對上是如此),觀景窗也是最小(要注意很多比較都包含了與自家產品垂直比較為主,與對手產品水平比較為輔的觀念,到也不是非常絕對),而等級越高操作性就會越好,一些規格也會越好,這裡就要看每一家的廠商是怎麼定義的,K100D確實在等級上是最低的(如果觀景窗有DS2的大小與視野率那就會歸類到入門機),但是等級低的原因不是因為像素低!

而400D,D80,D5D,α100這些被規類在同一級,其實可以追溯到他們的底片版本,EOS300V,F80,Dynax60,這些底片時代的始祖,在當年就是歸類到業餘級的,Pentax ist*D的底片版ist*也是同一級的沒錯,但是考量到Pentax推出DS與DL後的相關情形,所以把ist*D列入高級業餘......;D80與400D與同級產品中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僅有這兩款有垂直把手可選購(ist*D已停產),而競爭的白熱化使C,N不約而同在這一個世代把高一階的對焦系統下放到了入門機上,但是並不是說C,N的產品就是全面勝出擁有完全優勢的,就像α100承襲了D5D的CCD防手震與最完整的白平衡選項:自動,預設(預設均可做正負3級微調),自訂,k(100/1000k為單位調整)..................

講了這麼多,最主要是想講選購一台相機時應該先確認自己的需求是哪一個等級的產品可以滿足的,然後在逐一考慮每一款候選機種的規格、性能、成像(最好參考時拍圖片,不要買到拍出來你不喜歡的相機)還有整個系統的產品是否能夠符合自己的選擇,排除品牌因素,徹底回歸需求面,在充分了解每一系統的優缺點後在購買,如此日後後悔換機的機率最低,如果都只是看品牌決定的話,那產品本身是否合用根本不重要,擲硬幣決定不就好了(正面C,反面N,立著的話S)?

如果只就樓主所言色彩濃郁與只拍風景人像的話,那O/P/S的每一款產品"通通"可以滿足樓主的需求,C,N個人是沒有那麼熟比較不敢講,但是說不定選個合適的picture style或者套個曲線,也許一樣也可以很濃郁,所以謹以如此稀少的資訊是無法做出最合適的推薦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