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件小=用料體積少= cost down=包材小=logistic cost drop=.......

幾個笨問題:

1. 現有的全幅相機,因為sensor的大小物理限制,使得機身大於一般user習慣的機身大小.是否比較成為專業級使用.而現有的APS-C系統,反因為量大,cost 低,市場大,會把全幅機的市場吃掉使得全幅機跟底片機一樣,雖有其很多優勢,但應市場變動而被終結,或是變成極少數廠商生產.
2. 在請教一下,有反光鏡的主要功能為何哩?

如果反光鏡不是一個 optical performance 的critical item,說不定會被取消掉. 如果是
畢竟以現有的架構來說,還是很多可以用其他機構光學方式來取代這個過大的機構原件來縮小DSLR的尺寸.
3. 以大廣角光學鏡頭來說, 球面失真是造成鏡頭高單價原因. 未來相機內處理晶片說不定可將在大廣角需求時,可用廉價的廣角鏡,而以軔體感應到此鏡頭之等級,用電子運算法來解決球面失真的問題...有沒有可能哩?
還有很多笨問題,以後再一一提出,目前公司有做光學元件,正跟光學工程師討論有沒有機會把我的笨問題減少到最少,免得好像都在這裡亂~~~
想請公司考慮投入製作鏡頭,以台灣公司的習慣及能力,在進入此產業之後.說不定能將DSLR鏡頭價格打成現在半價..畢竟只有塑膠件,金屬件,光學件,及馬達及少許低階電路板,實在很適合台灣人來作

AndyHo0922 wrote:
是呀!我是在x豐,你...(恕刪)
我在新城區大學城這邊的台xx上班啦
最近我們一些台灣來的同事都很喜歡到你們公司的餐廳去吃飯
尤其是懷念台灣口味的時候
前幾天我也剛去過一次呢
上海市區的拍照景點說實在我覺得不是很多 (可能是我沒有很用心去找吧)
而且天空總是灰濛濛的 白天很難有層次 所以大多是拍夜景
各處的老宅, 新天地的夜景, 外灘和濱江大道已經拍過太多次了
最近想改拍點人文題材 不過還在拿捏這裡的人 面對鏡頭時的反應
街上用偷拍MM倒是常常做啦

上海附近的地方我去拍過的 蘇州 杭州(覺得西湖不太容易拍出想要的感覺)
周庄 (人太多 根本沒辦法拍) 西塘 (比周庄好一些)
再遠一點有黃山 , 千島湖, 青島(八大關景區不錯, 不過最好的還是當地產的青島啤酒)
再再遠一點的就是九寨溝 (超想再去一次的)
同事裡有人去過安徽宏村 還有雲南麗江香格里拉 (這個我有計畫要帶未來的老婆去)
Rudy_huang wrote:
我在昆山工作,住家在上海。原本計畫這個月要去搭青藏鐵路旅遊...(恕刪)
我們幾個同事也想要去走青藏鐵路呢
可是後來想想還是明年看看 先讓那些在凍土上的鐵軌經過一些 reliablity 的考驗吧
另外最近有聽說有個朋友的朋友開了一輛 1.4Polo 去西藏玩了三個星期
正在打聽他的路線做參考
一早起來看了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