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討論]SLR對DSLR的優勢到底是甚麼?

如果單純拍負片, 又只洗成4x6的相片, 的確是看不出底片機的迷人之處.
你可以拍一捲專業正片看看, 如何有感覺到一點點驚喜了, 再去敗一個燈箱和看片器,
你會得到更多的驚喜.
終身免清CCD
最便宜的全片幅機身
還有那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喜悅!
  底片與數位的比較對我來說,沒有所謂的誰優誰劣,端看"喜歡哪個"

  底片相機我好幾天才拍36張,而使用DSLR一天可能就拍了360張
,而一捲底片拍完我會很快速的拿去沖洗、並且期待著照片呈現,然後趕快拿
照片跟朋友分享;反之我用DSLR一天快速的拍了360張照片,回到家裡
會懶個幾天才把照片抓到電腦上,刪除180張後,挑出90張來修圖調整,
再挑出45張喜歡的,在刪掉22張,其他的上傳到相簿,然後通知友人們:
"嗨~大夥~新照片我傳上去了喔!記得上去看。"朋友們也因為數位的便利
隨時可以看,就過幾天在家各自看各自的,對我來說少了點分享的感覺。

  這好比像是棒球比賽,看現場與看電視轉播的差別,一群朋友相約去看現
場,以及朋友各自在家看轉播之後隔天討論的感覺。棒球的精彩在於那種現場
期待感,以及許多決定性的瞬間逆轉(當然!現場啦啦隊的競爭也很有趣)這
些在電視轉播上撘配球評的演說很難完全呈現的;但我能說"電視轉播有啥好
看嗎?要看就要看現場!"這兩者都有他的價值和好處,沒有誰好誰壞,單就
觀眾或使用者喜歡哪一種。
底片真正吸引我的

是那種層次感~

是那種銀鹽粒子間所產生出的特殊層次感。



這跟0與1的數位影像,是截然不同的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底片和數位拍出來感覺差異是相當大的
不同的感覺自然就有不同的人喜愛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也沒什麼對錯

不過底片除了色彩吸引我之外
還有一點就是他是實體的東西
一張數位相片是由0和1兩個數位組合成的
未來科技發達可能腦中的影像就可以輸出成一張照片
不需要到現場拿個相機在那裡調半天
要加個人到照片中只要改個0和1就可以了
但底片則是實體的東西
代表的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獨特性

不過我出門還是兩者都會帶啦
帶SLR就配DC
帶DSLR就配底片傻瓜
數位還是有方便之處
我認為 DSLR 最大致命傷在於 CCD/CMOS 易進塵,以及數位雜訊問題。
我現在是70%的數位30%的底片
想感受差異真的要拍正片
差很多
現在出門都是帶D50+24/2.8+50/1.8+SB24 OR PE20S +海鷗C型
底片跟數位的最大差別
從前使用底片會慢慢等待一個內心景色的出現
然後才拍下(因為底片貴,我都拍正片)
然後等待沖洗出來的感覺
那一種立體感浮現
有感動的感覺
可是現在是數位
拍的照片比過去還多
可是那種感動卻不容易在內心裡產生
IMAGE是影像可是卻也是內心的一種想法的落實
我覺得底片就好比是煲湯(醇厚好喝)
數位就好比是現場快炒(出外人喫粗飽)
所以最近我也重新拿起底片機了
甚至昨晚又敗了一台底片機
9張小朋友就離家出走了

chiang : 這樣算不算挑釁?
小弟的攝影路是如是:sony p系列開始有自己相機,然後pentax istDs進入dslr,後來又換eos 5D + 24-70 L。eos3拿回來後搭配24-70拍了兩卷底片(Kodak),洗出來後(6X4)也沒覺得怎樣。。。



底片拍照影響結果的幾項重要因素:

1. 相館的沖洗品質因素(大部份相館沖洗相片品質水準很差)
2. 底片的選擇因素(不同拍攝主題,應測試了解各種底片的表現)
3. 自己的因素(構圖、光圈及快門的配合、拍攝的感覺)
4. 鏡頭的因素(選用高價高素質鏡頭會比廉價鏡更能表現出底片的魅力)

以上4項因素,影響拍攝品質最嚴重的變數就是"相館的沖洗水準"。
即使你用萊卡銘鏡、西德蔡司、Canon L鏡,Nikon 等高價鏡,
相館的沖洗品質水準差,也會讓你拍攝良好作品變成普普的,
甚至於嚴重的沖洗出來結果對焦不清楚及顏色很奇怪,
最好問問拍底片的朋友都去那間相館洗相片,
拍什麼場景用什麼樣底片。

如果覺得麻煩,那你還是使用DSLR好了,
因為你可以後製,因此拍照品質你可以自己掌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