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張相片的構成讓我們有感動外,色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存在我們"腦海"裡的那個色溫跟演色情況常常有別於實際拍出的相片結果
所以調色跟修飾只是更接近我們當初拍這張照片原有的感動吧!!
舉個例子吧
前面有人提到尤金史密斯重視暗房
但哪是因為他在拍下一張照片前就已經思考過必須要使用暗房才能表達心中的印象
反過來說
如果他在拍照前認為不需要後製
那麼這位攝影大師就不會對此照片作任何暗房動作
所以重點依舊必須放在攝影者在拍下照片前面所做的思考
你要什麼?你打算怎麼呈現?你要的顏色?你要的構圖?你的表達?
如果思考後發現非後製無法達到心中的印象
那麼OK
按下快門
之後暗房或者是電腦後製吧
但是如果你發現不需要後製就可以了
那麼所謂的後製也不過就是一個企圖彌補自己技巧不足或器材不能勝任的動作
如果是這樣
那就十分讓人遺憾了
而且也喪失了拍照的意義
所以一個攝影師選擇自己的器材
拍自己所要的畫面
這些都建築在攝影主題上的「思考」是否完成
而不是看到、按下快門這麼簡單罷了
現在DSLR氾濫
人人都想拍出「藝術」
但卻往往忽略「思考」這個動作
這點是十分可惜的
數位也要後製(數位暗房影像處理)....
殊不見連換個身份證拍的大頭照,朋友把老灰啊我的皮膚給修的粉嫩嫩的好像10幾歲年輕人.
連臉上的魚尾紋皺紋刀疤彈孔全都不見了.......

戶政事務所婻著相片問我說"這是你嗎?啥時拍的相片?"..
我回答她說"民國38年在上海拍的"......

數位時代的來臨....
也讓我這個玩暗房的人開始研習數位暗房影像處理.....
有時會有感慨....
感慨的是現在數位時代攝影技術層面好像不是那樣重要了....
以前底片時代為了要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裝這個加那個......
不滿意的話同景甚至一去再去...一試再試..
甚至於換軟片買鏡頭甚至是換器材....
最後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然後進暗房去修正一些細部的地方....
數位時代一切容易了......
曾經朋友來我家將幾張我自己拍的相片自己極度不滿意的相片...
這裡修修那裏弄弄....
我從頭看到尾坦白說很驚訝...
有點賭氣想考考他...
將我老婆拍的相片給他修....
修完後叫老婆看成果....老婆說:
"我有拍的這樣漂亮嗎?...那A阿捏?".....

或許....我真的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但是目前的我....
總還是認為數位暗房影像處理還是應該要有所節制.....
網路上一堆作品....都是同一個調調....
都是同樣的修圖方式.....
夜景永遠都是湛藍或是紫藍的天空.....
或是紅焰的火燒雲......
作模型要像真.....所以細部改造所下的功夫很大....
拍照要像真.......所以各個攝影愛好家無所不用其極的用盡各種方法去表現去傳達....
如果後製者乾坤大挪移的加東加西這裏改色那裡增艷的....
我真的不懂.....這"大失真"的作品......要稱為相片?......還是稱為藝術?.......
是否....
漸層,濾色,偏光,減光....等等的附屬配件都可以不要買不要用了?...
反正天空不藍就修圖就可以了.....
坦白說....我自己也開始有點迷惑......哪天嘗試啥都不加然後全部都用軟體來處理......
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有一座雕像...
此雕像印象中是一位二戰的記者於硫磺島戰場上所拍的相片做根據所塑造的.....
如果在當時的這作品上.....
利用"後製"的手法在幾位奮勇於槍林彈雨中撐起星條旗的海軍陸戰隊隊員身上加上些彈孔及血跡..
或許更能讓美國人看了更加熱淚盈框...而更加的同仇敵愾......
後製與否...全看個人的想法....無所謂對錯....無所謂答案....
但是至少小弟還是深信後製修圖是要改正一些小細節..彌補一些"突鎚"的小錯誤....等而使用的.
如果後製是要"製造"出一個超級完美的"藝術"作品...或是製造出一個不可能有的景像及顏色....
那後製者或許是想呈現"藝術"這方面的手法吧......
胡言亂語...各位看倌罷要理偶......

這其實是很容易蓋起高樓的敏感議題啊...

不過看來01的朋友們都滿理性的呢!

其實前面已經寫過了,
小弟寫這篇的初衷只是要讓一些不熟悉的朋友們瞭解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相關的技法在市面上有很多書有教...
因為小弟當初剛踏進DSLR的時候,
拍完之後的感覺卻是怎麼比我之前拿的Sony F707還糟的感覺,
顏色清淡、似乎還濛濛的...啊啊啊~~~

我手上拿的,可是有SMC加持的Pentax *istD + DA 16-45mm F/4啊!

但是,在使用過RAW檔之後,
我深深的覺得,後製是很重要的!
RAW檔除了保存住了最多的細節之外,
同時也增加了照片表現的可能性,
本來,到這一步我覺得應該是足夠的了...其實我到目前也是這樣認為...
要進PS再修的情況應該是不多的...只要當初拍的情況OK...
可是漸漸的,我發覺不是這樣...
在許多貼圖的網站,發覺被一堆人評為『讚讚讚』、『美圖』的相片,
裡面的景色和美女怎麼我都拍不出那種色溫、光線感或是膚質...
這次我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笨了...
我知道,這是因為PS功力不足的關係...
所以找了些書來看看,自己隨便亂改,
有時候也可以改出類似那些照片的感覺...
這樣是好是壞,每個人都有一把尺...
是不必要去評論什麼,但是不可否認的,這的確會誤導一些剛進入攝影的朋友,
因為多半會這樣修圖的朋友都是用DSLR,
這些剛踏入攝影的朋友也會看一下這些照片的拍攝器材,
當他們看到這樣的照片,說不定會認為就是要DSLR才能拍得出來,
於是花了大錢買進DSLR的結果,
得到的卻是挫敗感...

這樣實在是不大好...
因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鑽研這些,
他們會誤以為拍出來的結果就應該是像他們當初看到的那些圖片一樣鮮豔飽和、皮膚吹彈可破外加純白無暇,
這個誤會真是大了...
但是追求這種飽和的色調、鮮豔的感覺,
不是很多人都想要的嗎?
尤其是每每看到一些鼓吹拍正片的朋友,
他們所追求的不也是那種感覺嗎?(小弟沒拍過,若有說錯,請包涵)
所以這樣修圖也不是什麼罪惡深重的事情啦!
總而言之,大家高興就好囉!
1Ds2, A1, A7R3, R6, Z6, E-M1 I~III, OM-1, fp-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