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to wrote:
真棒阿,專業藝廊/美術館必須考量照明強度與隔絕紫外線,藉此保護作品壽命也被你比下去了耶
只要是專業藝廊/美術館,一率釘牆懸掛,避免醜醜的懸掛線影響作品的完整性
每次換檔都是牆面拔釘補土刷白,沒有例外
會這樣施工的都是廉價複製品展售中心才會幹的事情
文包先生雖然說得誇張了點,但也不用那麼酸啦!
展覽館最好的採光是北向採自然光,這是設計上的基本概念。但是北向採光並不一定穩定、可能過多、或者過少,而且直射對畫作會有影響,因此美術館採光才多會採用間接自然光漫射,外加人工光線輔助。但人工光線在大型展覽館也是有難度的,直射對於需要保護的畫作面,常會造成玻璃反光,而且因為大型展覽館的空間大,要獲得足夠光線,則其流明也大,一樣對畫作有影響。所以很多展覽館的人工採光都是以漫射,甚至有點不足。如果看過蒙娜麗沙的人應該知道,外面的防爆玻璃,只要偏一點角度,就看不清楚了,這還是在非常低光源的狀況。
因此,他家的樓梯間,如果有背面而來的自然光環境(公寓式建築,半層樓高的樓梯位置,通常會開窗採光、通風。而且如果上方也有燈光(在出入口梯間位置上方通常有採光,理論上確實可以有不錯的光線。但是比展覽館強,的確是誇張了點,學環境控制的人,聽到這樣說,會想死。
但使用懸掛系統,在這個梯間來說,是有點勞師動眾,不過因為你算是『順便』,所以也無妨,玩玩看嘛!這才是DIY的樂趣。
倒是,美術館都釘牆?三個字,『不可能』!對新建築來說,釘牆還無所謂,對老建築來說,能釘最少,才是最好。你想啊!羅浮宮啦、凡爾賽宮啦!這種建築都是幾百年的歷史建築,怎能允許過多的釘牆?況且補土的強度,絕對是遠低於原建材,不管是混凝土、磚牆、還是石牆、甚至是木牆。一副中世紀大尺寸的油畫含框,重量可以到3、4百公斤,每次釘牆,沒幾次牆就垮了。隨便在網路上找個羅浮宮的室內照片,不管畫作大小,都是用懸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