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mouse168 wrote:馬克蘇 wrote:
ps...
如果您的po文跟本文無相關的資訊
建議您不要浪費您的時間,看看就好...謝謝
老實說你問的挺籠統的,所以大家也得很籠統了。
我個人是覺得底片在機身控制上很單純,光圈快門對焦搞定就好。
不過沖洗的變因很多,不同品牌的軟片效果也不盡相同。
數位就反過來,白平衡場景畫素色域。
不過回家後轉到電腦上,會用photoshop就能玩數位暗房。
好壞?我只知道我買不起DSLR啦。
pigmouse168 wrote:馬克蘇 wrote:
自己去拍拍看就知道了
這東西,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這種比較是主觀的,好壞自在人心
抱歉我沒錢,也沒有東西可以借用
所以沒辦法拍拍看
當然我也不知道好壞在那裡
我只想了解差別性在那裡...tuanyang wrote:
底片的粒比較細,可以放大到很大,對於光線的層次也比較豐富!
數位的比較方便,可以立即看到結果....
就鏡頭來說的話,有些數位的焦長要乘以一定的數值....
還有,傳統相機的連拍速度快於數位相機!
tuanyang大大
您說的真好
這才是我要的資訊.....
ps...
如果您的po文跟本文無相關的資訊
建議您不要浪費您的時間,看看就好...謝謝
你可以不相信我的話,但是等你真的嘗試過,你會相信我說的
底片與數位的差別,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完,況且,有太多主觀因素,每個人說的都是他自己認為的那一套,舉例來說,tyanyang兄說的顆粒,如果你只是負片拍出來拿到一般沖洗店掃瞄,出來的是兩百萬像素的圖檔,顆粒之粗糙,會把你嚇死,隨便拿兩百萬像素的小DC就可以把底片打死,但是你如果花了十倍二十倍的錢拍正片拿去滾掃,你也可以得到兩三千萬像素的圖檔,雖然顆粒仍然很粗,雜訊仍然不少,但比起現役八百萬像素的主流DSLR的出圖要大很多。
再舉個例子,焦長轉換,我也可以說你買5D、pro 14/n/c、1Ds、1DsII等全片幅的DSLR,就不會有什麼碗糕焦長轉換,有差嗎?
再說連拍,別說1DII的9連拍,就算是20D的5連拍,底片機就需要用到EOS個位數的等級,甚至還要加捲片馬達才追的上,誰快?再者,一卷底片給你36張,任一台DSLR裝個1G少說JPEG可以拍兩三百張,如何比較?
好了,這都是規格上的說法,沒啥好說,底片隨處可買,隨便都可以拍,我的EOS KISS單眼相機才三千五,還可以找到更便宜的,一顆50/1.8才三千元,網路上DSLR的原始照片多如牛毛,測試照片不勝枚舉,自己比較才會知道差在哪裡,這種主觀的差異,你沒有親眼看到,任誰說了都不算數。
況且底片除了選擇底片(有各廠正、負片、各種ISO),沖印店家,沖洗方式,掃瞄方式等變數之外,還要再加上對掃出來的圖檔做後製處理,有沒有通則?根本沒有,顏色、解析度、雜訊....太多變數
回過頭說數位,狀況一樣,不同相機不同調性、不同鏡頭不同調性、不同設定不同感覺、不同後製完全不同,一樣充滿變數
兩者的差異在哪裡?一句話,你試過才會知道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