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用熱靴來直接將geotagger寫入照片的新聞-支援任何DSLR

howard1204 wrote:
這個geotagger用熱靴觸發,
雖然很省電,
但只有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才記錄,
不拍照則無記錄,
這樣就無法記錄整個旅程的路徑了,
這樣不好,大大的不好.


嘿嘿,這個咚咚也是可以切換成軌跡紀錄模式的!!
發文自帶酸性體質的人還真多
inben2 wrote:
說它省電怪怪的...
除非它可以在 200 ms 完成:開機-找衛星-定位-記錄-關機......(恕刪)


不,不對...

PDF 檔對於原理說得很清楚..
200ms 的時間,只是捉取一小小段的 GPS 訊號,做為日後連回 server 去比對出當時
的位置用的,並沒有在當時完成任何定位
mocca6361 wrote:
這個咚咚也是可以切換成軌跡紀錄模式的!!

那!
這個「軌跡紀錄模式」也是一個點用 200ms 記綠一小段訊號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mocca6361 wrote:


嘿嘿,這個咚咚也...(恕刪)

喔, 如果這樣,那這個東西好,大大地好,
不過如果用來記錄軌跡,不知可記錄多久.
mocca6361 wrote:
嘿嘿,這個咚咚也是可以切換成軌跡紀錄模式的!!...(恕刪)


別家的不知道,但利用 u-blox 方式的產品 (代號 KATO ) 是不行的 !!

Capture size: 128 kB
Storage capacity: 2000 captures (4. Dependent on selected NAND flash size. 1000 captures per gigabit.)

所以看來基本型內建 2Gbites (256MByte) 的 flash
howard1204 wrote:
喔, 如果這樣,那這...(恕刪)


我想,這個技術不是不能拿來記錄軌跡,而是不適合,它的原理是把「衛星訊號存起來、不進行定位」,在記錄軌跡上延伸出兩個問題:
1.記錄的資訊量比較大,如果有定位完成,只需要存座標
2.長時間工作不見得比傳統做法(定位完成)來得省電;在傳統的做法下,定位除了找出座標也會解出星暦,有了星暦後就容易追跡衛星訊號,可是KATO既不解衛星訊號,也就不會算出星暦,它的星暦是之後連上server取得的,(我猜)它必須接收所有的頻道

綜合以上,記錄軌跡不是這個技術的強項,甚至是弱點;當然,做個hybrid的把傳統定位做進去就行了,但這樣在省電和成本上就沒有任何好處了
請問一下:
1. 每次按下快門時, hot shoe總是會發出signal嗎? 還是我需要去設定閃光燈的模式?
2. 在電腦上後處理時, 他要怎麼把算出的位置與照片對應起來? 例如我拍了3張後, 刪除一張, 然後再拍3張, 這樣他應該會算出6個位置, 但是我只有5張照片, 這樣他怎麼mapping?
3. 哪邊可以買到這個產品?

我覺得"把照片放到電子地圖上"這個idea很棒, 我對於旅遊, 通常記不得確切時間, 所以按照時間分類來存放照片真的不是那麼方便. 若是能按照地點來分類, 然後用電子地圖來查找照片, 就很方便了!

pocketmon wrote:


我想,這個技術不...(恕刪)


口袋怪獸大大說得不錯!

小弟針對您說的hybrid稍微補充一下:
其實hybrid在實際的設計上, 應該會是一個開關來切換mode, C&P mode與traditional mode, 由機器內的f/w來切換運作模式. 當然, 他的cost會比起純C&P mode來得高一些, 但理論上要跟traditional mode一樣才是, 因為traditional mode比C&P mode多了一顆CPU之故.

當然, traditional mode也不一定要內建CPU, 他一樣也可以使用C&P的方式, 但是這樣的效果遠低於當下就求出定位, 畢竟他只儲存200ms的GPS訊號而已.

其實這個hybrid mode產品之所以還沒問世, 而是市場定位問題. 目前並沒有適合的定位.
changyc wrote:
1. 每次按下快門時, hot shoe總是會發出signal嗎? 還是我需要去設定閃光燈的模式?
2. 在電腦上後處理時, 他要怎麼把算出的位置與照片對應起來? 例如我拍了3張後, 刪除一張, 然後再拍3張, 這樣他應該會算出6個位置, 但是我只有5張照片, 這樣他怎麼mapping?
3. 哪邊可以買到這個產品?
(恕刪)


 小弟對Embedded system及GPS只有一點粗淺的認識,對相機構造則完全不了解;不過閃光的觸發,應該不會是大問題;但是第二個問題似乎是個好問題;希望這家公司有好的解決方法。
關於第三個問題,我想這裡應該沒有人知道,或許還沒上市,只是宣佈而已。

小弟以為,這個產品不是很理想的產品,倒是這個技術如果能內建在相機中才是理想的做法;
目前來說,我覺得還是「外帶GPS logger」是最好的做法;
1.反正都要上電腦處理,流程上沒有比較簡單,C&P的做法在處理的時候需要網路反而還比較麻煩
2.體積重量上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這個產品還會影響閃光燈的使用

我想得到這個產品和一般GPS logger(或類似做法)比起來只有一個「可能的」優點:精準度。雖然我懷疑在加上GPS本身定位的誤差後,這個精準度的意義可能就不大了,但對某些應用和場合之下,這個產品是比較有可能有比較高的精準度的,因為使用track的資訊通常是以秒為單位,或取最接近的一點或取前一點或取兩點內差算出來的,精準度一定比較差,更不要提「相機時間」和「GPS時間」兩者之間如果沒校好產生的誤差。從這個觀點來看,或許changyc兄的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清楚了:如果你的應用是需要這個精準度,那麼請不要刪除照片。(不過,其實從照片的編號也可以知道刪掉幾張)

小弟從兩三年前就開始對我的照片geotag了,一直以為我都是使用手持機記錄軌跡,以個人實際使用的經驗來說,精準度本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1.GPS有的時候定不到位,只能手動標,不過有軌趾的幫助倒也不困難,2.GPS收訊太差時,定位差太遠,這個比定不要位還討厭,等於是標錯地點。

如果changy兄有興趣,不妨先去買個可以log track的東西,先買先享受。
一點個人的經驗和想法分享。
pocketmon wrote:


小弟...(恕刪)


謝謝口袋怪獸大大的分享.
請問您是如何將logger內的fix給update到照片上的EXIF呢?
是logger有提供軟體, 可以自動把你指定的照片與指定的log作整合呢?
例如給他一個存放照片的資料夾, 然後給他一個log的檔名, 接下來他就自動依照照片中的時間去找尋log中的position, 然後把position寫入EXIF內.
若是如此, 那就方便許多, 只是每次拍照前都要校正一下相機時間, 出國玩也要記得切換時區, 不然mapping就會出問題了. 那我也就很有興趣採用這個solution.

題外話, C&P這個solution的確有相機廠在評估, 是把200ms的GPS訊號存在JPEG中.
但不知道廠商是否會真的採用這個solution.
現在很多GPS都可以達到5秒內TTFF, 或許這已經大幅降低C&P的吸引力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