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萬元要進入Canon系統,真的很難,但不是因為鏡頭貴,而是因為一堆人的莫名其妙的勸敗!!
marionette wrote:
我用KM 7D...個人覺得色彩很棒很接近真實...
7D和5D使用相同影像處理韌體應該相差不多^^?...
不過看西川和久的D5D女媽豆測試照,銳利到臉上的痘痘都一清二楚,真不應該啊...
不知道張小偉前輩所說:「銳畫到不自然的程度」 是指那些照片?煩請指教...
小弟我個人覺得用過minolta才知道minolta的迷人之處...
鏡頭是ODM的也沒有說差到那哩,糟的是minolta沒有相關數位鏡頭的設計規劃,令人擔心啊...
另外,數位當道的年代,似乎學好PS後製更為重要...
不過已經看一堆變態暴力不自然色彩看到膩了...
marionette兄,我只的就是西川和久的那篇測試.......
你仔細看麻豆臉上的細節,看起來很銳利,但是自然嗎??
找個人,湊近距離看,臉上的細紋、毛孔會像5D拍出來的那樣嗎?!
對照最新的5D測試照,再回頭搜尋西川和久用D2X,D7D的測試照,
明顯可以看出D5D的照片最「銳利」也最不自然.......
玩過PS就知道,銳化過頭就會出現那樣不自然的照片.......
Hermes和Eason兄說得很對,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有多少人可以抗拒L鏡的魅力???
畢竟講到廣角變焦、標準變焦,Canon系統最值得買的就是17-40/4L了!
當一個不太清楚狀況的人在討論區問該買那支Canon用的廣角變焦鏡,那最後答案一定只有一個
不過當進入Canon系統後,擁有了17-40/4L + 小小白,有誰會不滿意呢?!
至於後製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這個我就不想打比仗了!!
DCView,手扎都有很多的討論!!
提供一個連結 萊卡迷俱樂部--萊卡研究院
http://www.leicafanclub.org/institute/institute.htm
要說後製可以彌補鏡頭的不足,那請先弄清楚什麼是模糊圈、色散。
請說出非球面鏡、低色散鏡片對於真實物體透過鏡頭在CCD上的成像有何影響?!
搞清楚這些後再去研究鏡頭設計的過程,這時就可以知道,
後製幾乎很難改善光學設計上的缺陷,但可以大幅改變照片。
隨便以色散來做例子!
當色散較嚴重時,在同一平面上的物體,紅色對焦準確,紫色就一定失焦。
那失焦的畫面如何用軟體校正?!......
內文搜尋

X